成语「躭惊受怕」详解
读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含义
- 躭:同“耽”,指承受、忍受。
- 惊:惊吓、恐慌。
- 受:遭受、经历。
- 怕:恐惧、担忧。
整体含义:形容长期处于恐惧、担忧的状态,内心不安,时刻提防危险或不幸的发生。
典故
- 《左传·昭公元年》:
“民无躭惊,神无怨恫。” 这里的“躭惊”指百姓不受惊吓,生活安定,反衬出“躭惊受怕”的负面状态。 - 《后汉书·皇甫规传》:
“边境之民,躭惊受怕,日夜防寇。” 描述边疆百姓因战乱而长期生活在恐惧中。 -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
“那妇人自丈夫出门后,躭惊受怕,夜不能寐。” 刻画了独居家中的女性因担忧丈夫安危而焦虑。
近义词
- 提心吊胆:形容极度紧张,生怕出事。
- 惶恐不安:因害怕而心神不宁。
- 忧心忡忡:忧虑深重,难以释怀。
- 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内心焦灼。
反义词
-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从容,毫不慌乱。
- 心安理得:内心坦然,无所愧疚。
- 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毫无戒备。
- 镇定自若:遇事冷静,不慌不忙。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第一次上台表演,躭惊受怕地站在舞台上。
- 夜晚打雷时,小兔子躭惊受怕地躲在窝里。
-
小学高年级:
- 考试前,他因为没复习好而躭惊受怕。
- 探险队在黑暗的森林里躭惊受怕地前进。
-
初中:
- 战争年代,百姓们每日躭惊受怕,生怕炮弹落下。
- 她独自走夜路时,心里躭惊受怕,总觉得有人跟踪。
-
高中:
- 犯罪嫌疑人逃亡期间,整日躭惊受怕,生怕被警方抓获。
- 金融风暴来袭,投资者们躭惊受怕,担心资产缩水。
-
文学化表达:
- 那艘小船在暴风雨中颠簸,船员们躭惊受怕,唯恐下一秒被巨浪吞噬。
- 深宫中的妃子们,表面风光,实则躭惊受怕,时刻提防暗算。
错误用法
-
误用场景:
- ❌ “他考试得了满分,高兴得躭惊受怕。”(“躭惊受怕”是负面情绪,不能用于喜悦场景。)
- ❌ “游乐场的过山车让人躭惊受怕。”(应改为“刺激”或“惊险”,“躭惊受怕”强调长期恐惧,不适用于短暂体验。)
-
语义混淆:
- ❌ “他躭惊受怕地等待生日礼物。”(“躭惊受怕”含贬义,应改为“迫不及待”或“满怀期待”。)
- ❌ “比赛前,选手们躭惊受怕地热身。”(应改为“紧张”或“专注”,“躭惊受怕”程度过重。)
-
搭配不当:
- ❌ “阳光明媚的早晨,他躭惊受怕地散步。”(语境矛盾,需替换为“悠闲”或“放松”。)
- ❌ “喜剧电影让观众躭惊受怕。”(应改为“开怀大笑”或“忍俊不禁”。)
通过以上解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躭惊受怕”这一成语,避免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出现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耽惊受怕
耽惊受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ān jīng shòu pà,表示因担忧、害怕而心神不宁的状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因某些事情或情境而感到的极度不安和恐惧。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在日常生活找到相关情境。近义词包括心惊胆战、提心吊胆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不与轻松愉快的语境搭配,以及注意搭配对象,不与其他负面情绪混淆。文章还给出了一些例句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担惊忍怕
本文介绍了成语“担惊忍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因担心或害怕而承受的精神压力或不安的心理状态。文章还给出了一些与“担惊忍怕”相关的例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担惊受恐
“担惊受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某些事情或情况感到极度担心和害怕。其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均已介绍。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对象、搭配不当或用错语境。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面对未知或危险时的心理状态。
杯弓市虎
杯弓市虎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因误解或疑心而惊慌失措的状态。其典故来源于《战国策》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成语可以与其他表示惊慌、疑心的词语互为近义词,如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等。反义词则包括处变不惊、心安理得等,表示镇定自若的状态。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误解题意等。在文学创作和正式场合中,应根据情境慎重使用。
战战栗栗是什么意思
战战栗栗的读音战战栗栗的拼音为:zhàn zhàn lì lì。战战栗栗的含义战战栗栗,形容非常恐惧、害怕,心惊肉跳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人面对某种压力或危险时极度紧张、恐惧的状态。战战栗栗的典故战战栗栗的典故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在古代,战争频繁,人们常常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这首诗描述了士兵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忧虑,其中“战战栗栗”这一成语便来源于此。此外,也有其他典故和故事表达了“战战栗栗”的含义,如《左传》中记载的某些人物在面对危险时的极度恐惧和紧张状态。战战栗栗的近义词心惊胆战胆颤心惊惴惴不安诚惶诚恐惊弓之鸟这些词语都表达了极度恐惧、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战战栗栗的反义词从容不迫镇定自
战战惶惶是什么意思
战战惶惶的读音战战惶惶的读音为: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战战惶惶的含义“战战惶惶”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内心极度恐惧、惊慌失措的状态。这个成语中,“战战”表示因恐惧而颤抖、不平静,“惶惶”则表示内心极度不安。战战惶惶的典故“战战惶惶”的典故源自古代战争时期,人们面对战争的威胁和恐惧,常常感到内心极度不安和恐慌。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内心产生的强烈恐惧和不安。战战惶惶的近义词心惊胆颤:形容内心极度惊恐不安。提心吊胆:形容心情非常不平静,担心发生不好的事情。惴惴不安:形容因担忧而心神不宁。惊弓之鸟:比喻因一次受惊而长期心有余悸的人。战战惶惶的反义
成语背生芒刺
本文介绍了成语“背生芒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内心因恐惧、担忧或疑虑等不安情绪而产生的强烈不适感,仿佛有芒刺在背。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出处和用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屏气慑息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屏气慑息”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因某种原因而极度紧张、恐惧,抑制呼吸,心怀恐惧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左传》中的战争场景。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和与其他成语的区分,避免滥用和误用。
汗洽股栗
本文介绍了成语“汗洽股栗”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极度恐惧、害怕到极点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文献和民间传说。文章还列举了汗洽股栗的例句,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及解释。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匹配程度,只有在形容极度恐惧或紧张的状态下才可适用,需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准确使用。
大难临头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难临头”的读音、含义和典故,并解释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用来形容遇到重大困难或灾难的严峻形势,需要冷静应对。使用时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和语境搭配,避免错误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