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越庖俎
读音
dài yuè páo zǔ
含义
- 代:代替、取代。
- 越:超越、跨过界限。
- 庖:厨师。
- 俎: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礼器,也指切肉的砧板。
整体含义:比喻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干预或处理别人负责的事务。
典故
- 《庄子·逍遥游》:
尧帝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拒绝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即使厨师不做饭,祭祀的主持人也不会越过自己的职责去代替厨师。 - 《左传·昭公二十年》:
记载晏子劝诫齐景公不要越权干涉臣子的事务,引用“代庖”之理,强调各司其职的重要性。
近义词
- 越俎代庖:与“代越庖俎”同义,指越权行事。
- 包办代替:形容一个人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不让别人插手。
- 喧宾夺主:比喻次要的事物占据了主要事物的位置。
- 多管闲事:形容干涉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
反义词
- 各司其职: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 安分守己:安于本分,不越权行事。
-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范围。
- 袖手旁观:形容不插手别人的事务。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让小明负责擦黑板,小红却代越庖俎,自己跑去擦了。
- 弟弟的玩具应该他自己收拾,妈妈不要代越庖俎。
-
小学高年级:
- 班长的职责是管理纪律,但小华代越庖俎,连值日生的活也抢着干。
- 爸爸本想让哥哥洗碗,结果妈妈代越庖俎,自己洗完了。
-
初中:
- 学生会主席不该代越庖俎,干涉社团内部的事务。
- 老师让小组长分配任务,但有些同学代越庖俎,擅自安排工作。
-
高中:
- 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不能代越庖俎,干预司法独立。
- 项目经理应该让团队成员自主完成任务,而不是代越庖俎,事事亲力亲为。
-
大学及以上:
- 在国际事务中,大国不应代越庖俎,干涉他国内政。
- 企业管理中,高层领导要避免代越庖俎,影响中层管理者的决策权。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主动帮忙”:
- ❌ 小张看到同事工作太忙,主动代越庖俎,帮他完成了任务。(正确说法应是“主动帮忙”)
-
误用为“尽职尽责”:
- ❌ 李经理代越庖俎,把部门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正确说法应是“尽职尽责”)
-
误用为“团队合作”:
- ❌ 在团队项目中,大家互相代越庖俎,共同完成任务。(正确说法应是“分工协作”)
-
误用为“领导管理”:
- ❌ 老板代越庖俎,亲自指导每个员工的工作细节。(正确说法应是“事必躬亲”)
-
误用为“热心助人”:
- ❌ 她总是代越庖俎,帮邻居照顾孩子。(正确说法应是“乐于助人”)
总结:“代越庖俎”强调越权干预,带有贬义,不能用于形容正当的帮忙或合作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操矛入室
操矛入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āo máo rù shì。它形容一个人在技艺或学问上达到了非常熟练和精通的程度,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或技能上已经达到了高超的水平。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武术训练,意味着该学生已经准备好接受更高层次的训练和挑战。操矛入室近义词包括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和登峰造极等,反义词包括初出茅庐、一知半解和浅尝辄止等。在正确运用该成语时,需确保与上下文相符合,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同时提供了例句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
越俎代庖是什么意思
越俎代庖的读音越俎代庖的读音为:yuè zǔ dài páo,其中“越”、“俎”、“代”、“庖”分别对应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越俎代庖的含义越俎代庖,原意是比喻越权或越职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务,也常用来形容代替他人工作或处理事务的错误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侵犯了别人的职责领域。越俎代庖的典故越俎代庖的典故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故事中,古代的官员们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责,有一个官员在处理事务时,却越权插手了其他官员的职责范围,结果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这个行为就被称为“越俎代庖”。这个典故也常被用来比喻那些不遵守职责范围,擅自插手他人事务的人。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是一句常用的成语,读音为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uā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不参与他人事务,形容个人自顾自、自私自利的行为态度。它来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谚语,强调了个人责任和自我管理的观念。其近义词包括各自为政、各自安好等,反义词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等。然而,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在紧急情况下只顾自己而不帮助别人,或在团队合作中只关注个人任务而不关心团队目标等。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应该避免这些错误用法,积极参与他人事务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多管闲事
本文介绍了中文成语“多管闲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相关内容。该成语指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过于关心或插手,带有贬义色彩。文章还提供了与之相关的故事和说法,并列举了例句和错误用法场景。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避免在社交场合误用。
百端待举
本文介绍了成语“百端待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许多事情亟待兴办或处理,表示事务繁重需要着手处理的情况。文章还指出了错误使用“百端待举”的情况,如在不适当的语境中使用、与无关词语搭配使用以及未明确描述具体事物或情况。正确的使用方式应根据语境和表达需求来判断。
分守要津
分守要津是一个成语,拼音是fēn shǒu yào jīn。它的含义是分别守卫重要的渡口,常用来比喻在关键位置上各司其职,保障整体的安全和稳定。该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军事或交通方面的实际需求。其近义词有各司其职、分兵把守、严阵以待等,反义词有疏于职守、一塌糊涂等。该成语常用于描述警察、士兵、团队成员等在重要岗位上的职责和工作状态。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需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根据具体语境正确使用。
代拆代行
代拆代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i chāi dài xíng,意为代替别人做事情或处理事务,表现出乐于助人、乐于承担责任的品质。该成语源自古代官府中的行政制度,并涉及多个历史典故。其近义词包括替人捉刀、包办代替、代理承办等,反义词为袖手旁观、推诿塞责、置身事外等。该成语在实际使用中要把握度,避免过度解读或误用。在适当场合下使用,可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乐于助人、勤政为民的精神。
疏不间亲是什么意思
疏不间亲的读音读音:shū bù jiàn qīn拼音注音:shū bù jiàn jīn qīn疏不间亲的含义“疏不间亲”这个成语指的是关系疏远的人不应该参与或干涉关系亲密的人之间的事情。它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界限和尊重,意味着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心或偏见而介入他人亲密的关系。疏不间亲的典故该成语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在古代,有一个叫子皮的人,他的一个朋友叫子良。子良的弟弟子皮因为与子良关系亲近,便在子良不在时,帮助他处理事务。而其他与子良关系较疏远的人,则不应干涉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因此,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不要管别人的家务事,特别是不要干预那些与自己关系不亲密的人的私人事务。疏不间亲的
搞定 读后感
《搞定》读后感《搞定》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用方法论,让我深感启发。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让我理解了如何有效管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繁杂事务。书中详细介绍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如何制定计划、设置优先级和避免拖延等实用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帮助我在工作和学习中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每一分钟。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心态准备的重要性。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书中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以更加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阅读书中的故事和案例,我深受启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和技巧不仅帮助我在工作和
滥用职权是什么意思
滥用职权是指不合法、不合理地运用自身职务权力,超出职权范围或违反职责规定干预公共事务。滥用职权常伴随权力滥用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可能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近义词包括僭越职权、越权行事等,反义词则是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等。滥用职权的错误用法包括将职权用于个人私利、超越职权范围、不按程序行使职权以及对权力缺乏约束和监督。这种行为不仅违背职务初衷,损害公共利益,还可能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