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操矛入室”详解
读音
操矛入室(cāo máo rù shì)
含义
- 操:持、拿。
- 矛:古代兵器,长柄尖刃,用于刺杀。
- 入:进入。
- 室:房屋、内室。
整体含义:手持长矛闯入他人内室,比喻以强硬或粗暴的方式干涉他人事务,或指不顾礼节、冒犯他人。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zhù)因妻子与齐庄公私通,便设伏刺杀齐庄公。庄公逃入崔杼家中,崔杼的家臣贾举“操戈而入”,最终杀死庄公。后人以“操戈入室”或“操矛入室”形容不顾礼法、强行干涉。 - 《后汉书·郑玄传》:
东汉学者郑玄曾批评某些学者“操矛入室”,指他们不尊重前人学术成果,反而攻击原作者,比喻学术上的冒犯行为。
近义词
- 越俎代庖: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干涉他人事务。
- 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占据主人的位置,形容喧宾夺主。
- 横加干涉:无理强行插手他人事务。
- 喧宾夺主:次要的事物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反义词
- 客随主便:客人尊重主人的安排,不擅自做主。
- 谨守本分: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不越界。
- 礼让三先:谦逊有礼,不与人争。
- 退避三舍:主动退让,避免冲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未经允许就拿走小红的橡皮,真是“操矛入室”!
- 老师说过,不能随便翻别人的书包,那样就像“操矛入室”。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弟弟擅自修改姐姐的作业,姐姐生气地说:“你这是‘操矛入室’!”
- 未经允许就替别人做决定,是一种“操矛入室”的行为。
-
初中:
- 有些网友喜欢在别人的社交账号下指手画脚,简直是“操矛入室”。
- 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的隐私,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在“操矛入室”。
-
高中及以上:
- 某些国家干涉他国内政,无异于“操矛入室”。
- 学术讨论应当理性,而非“操矛入室”般地攻击对方观点。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主动帮忙”:
- ❌ 错误:他看到朋友忙不过来,便“操矛入室”地帮忙。(正确应为“雪中送炭”)
- ✅ 正确:他看到朋友忙不过来,便主动伸出援手。
-
误用为“勇敢闯入”:
- ❌ 错误:消防员“操矛入室”救出被困居民。(正确应为“奋不顾身”)
- ✅ 正确:消防员冒着危险救出被困居民。
-
误用为“积极进取”:
- ❌ 错误:他“操矛入室”地争取机会,最终获得成功。(正确应为“迎难而上”)
- ✅ 正确:他积极争取机会,最终获得成功。
总结:“操矛入室”带有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或中性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点指划脚
本文介绍了“点指划脚”这一形容词性短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时手势繁多、动作夸张,带有指导或批评的意味。其来源于日常描述人们动作多、态度夸张的表达,近义词包括手舞足蹈、指手画脚等,反义词为沉默寡言、举止得体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该短语的使用,并指出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过度使用可能给人留下不专业或轻浮的印象,同时不应滥用该成语形容他人性格或习惯。
代越庖俎
本文介绍了代越庖俎这一成语的读音和含义,解释该成语为代替他人做事或越权行事的比喻。文章引用了《左传》中的典故,详细描述了代越庖俎的出处和背景。同时,列举了代越庖俎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文章还指出了代越庖俎的错误用法场景,如滥用职权、干预他人私事和超越职权范围等。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代越庖俎这一成语。
点指莋脚
点指莋脚的读音为"diǎn zhǐ zuō jiǎo",意为指点并批评不足,强调直接纠正。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智者用此方式教导他人,后被广泛传播。点指莋脚在表达批评和纠正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滥用或伤害感情。该成语的典故和具体历史背景虽无确凿证据,但已成为中华文化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近义词有指点迷津、指正批评等。反义词包括含糊其词、避重就轻等。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正确使用,避免不当搭配或过于严厉。
多管闲事
本文介绍了中文成语“多管闲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相关内容。该成语指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过于关心或插手,带有贬义色彩。文章还提供了与之相关的故事和说法,并列举了例句和错误用法场景。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避免在社交场合误用。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是一句常用的成语,读音为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uā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不参与他人事务,形容个人自顾自、自私自利的行为态度。它来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谚语,强调了个人责任和自我管理的观念。其近义词包括各自为政、各自安好等,反义词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等。然而,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在紧急情况下只顾自己而不帮助别人,或在团队合作中只关注个人任务而不关心团队目标等。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应该避免这些错误用法,积极参与他人事务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急人之难
“急人之难”是一个成语,意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表达人们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品德。其源于古代儒家思想。近义词有“雪中送炭”等,反义词则包括“见死不救”等。该成语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朋友间的互助、慈善活动、灾区重建等场景。但需注意避免误解和滥用,要与“落井下石”等成语区分开。
越俎代庖是什么意思
越俎代庖的读音越俎代庖的读音为:yuè zǔ dài páo,其中“越”、“俎”、“代”、“庖”分别对应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越俎代庖的含义越俎代庖,原意是比喻越权或越职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务,也常用来形容代替他人工作或处理事务的错误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侵犯了别人的职责领域。越俎代庖的典故越俎代庖的典故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故事中,古代的官员们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责,有一个官员在处理事务时,却越权插手了其他官员的职责范围,结果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这个行为就被称为“越俎代庖”。这个典故也常被用来比喻那些不遵守职责范围,擅自插手他人事务的人。
反客为主
本文介绍了“反客为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详细阐述了该成语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例句。同时,也指出了反客为主的错误用法,强调了在实际使用中要特别注意成语的适用场合和语境。
分守要津
分守要津是一个成语,拼音是fēn shǒu yào jīn。它的含义是分别守卫重要的渡口,常用来比喻在关键位置上各司其职,保障整体的安全和稳定。该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军事或交通方面的实际需求。其近义词有各司其职、分兵把守、严阵以待等,反义词有疏于职守、一塌糊涂等。该成语常用于描述警察、士兵、团队成员等在重要岗位上的职责和工作状态。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需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根据具体语境正确使用。
不自量力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自量力”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如妄自尊大、蚍蜉撼树、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以及反义词如量力而行、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知难而退。文章还给出了多个例句,说明了不自量力的用法和错误用法。提醒读者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要量力而行,避免轻率行动导致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