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

读音

bù zì liàng lì

含义

“不自量力”由四个字组成:

  • :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能”。
  • :自己。
  • :估量、衡量。
  • :能力、力量。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自己,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典故

  1. 《左传·隐公十一年》
    春秋时期,郑国和息国发生战争。息国弱小,却主动挑衅强大的郑国,最终惨败。史官评价息国“不度德,不量力”,即不衡量自己的德行和实力,贸然开战,最终自取其祸。
  2. 《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讲述了一个人想举起千斤重的鼎,结果不仅没成功,反而伤了自己,以此比喻“不自量力”的愚蠢行为。
  3. 《战国策·齐策》
    齐国有个小官想挑战孟尝君的门客,结果被对方轻松击败,旁人笑他“不自量力”。

近义词

  1. 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试图阻挡强大的力量。
  2. 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形容力量微小却妄想挑战强大的事物。
  3. 以卵击石: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自取灭亡。
  4. 班门弄斧: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显得不自量力。

反义词

  1. 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
  2. 自知之明: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
  3. 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和自身条件做出合理判断。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想一个人搬动大石头,真是不自量力
    • 小蚂蚁想打败大象,太不自量力了!
  2. 小学高年级

    • 他数学成绩很差,却非要参加奥数比赛,简直是不自量力
    • 一只小鸟想和老鹰比飞行高度,真是不自量力
  3. 初中

    • 他刚学篮球几天就想挑战校队主力,未免太不自量力了。
    • 一个小公司想和行业巨头竞争,简直是不自量力
  4. 高中

    • 他连基础题都不会,却妄想考满分,实在是不自量力
    • 某些国家试图干涉大国内政,无异于不自量力
  5. 大学及以上

    • 在科技领域,没有核心技术就想超越行业龙头,纯属不自量力
    • 他缺乏管理经验却硬要接手大型项目,最终因不自量力而失败。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自信”

    • ❌ 他不自量力地相信自己能成功。(正确应为“充满信心”)
    • ❌ 她不自量力地认为自己是班里最优秀的。(正确应为“自信”)
  2. 误用为“勇敢”

    • ❌ 他不自量力地冲进火场救人。(正确应为“奋不顾身”)
    • ❌ 士兵不自量力地冲向敌人。(正确应为“英勇无畏”)
  3. 误用为“努力”

    • ❌ 虽然能力不足,但他不自量力地坚持学习。(正确应为“刻苦努力”)
    • ❌ 她不自量力地每天练习钢琴。(正确应为“勤奋练习”)

“不自量力”带有贬义,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词汇。

你可能感兴趣

比权量力

比权量力的正确读音为bǐ quán liàng lì,含义是比较衡量两方的权力大小和实力强弱。这一成语源自古代的战争和政治斗争,用于描述势力之间的较量和决策。比权量力的近义词有权衡利弊、权衡轻重等,反义词有势均力敌、平等互利等。在谈判、政治、军事、企业竞争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使用比权量力时需注意其正式场合的应用、具体含义和搭配语境,避免误解和滥用。

不知自量

“不知自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未能正确认识或评估自身能力、地位,过度高估自己。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警告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避免自负。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自命不凡、自视过高等,反义词为谦虚谨慎、自知之明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不要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或轻视他人。文章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薄技在身

薄技在身的读音为bó jì zài shēn,意味着拥有虽不精湛但足以赖以生存或谋生的技能。该成语源于古代的技艺传承,强调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并带有自谦意味。其近义词有一技之长、微技自保、身怀绝技等。反义词为一无所长、毫无所知、庸庸碌碌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误用。

不胜其任

不胜其任是一种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因能力、经验或知识的不足而无法有效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或职责。其拼音为bù shèng qí rèn,典故来源于古代文献。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力不胜任”、“难以胜任”等。反义词包括“胜任愉快”、“游刃有余”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不应被错误地用于描述因缺乏动力或兴趣而不愿意承担任务的情况,也不应与“不负责任”混淆使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正确理解和运用“不胜其任”这个成语。

表壮不如里壮

“表壮不如里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这个成语强调内在实力和基础的重要性,意味着外表的强大不能替代内部的坚固。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事物外表和内在的认识。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虚有其表、徒有其表、形式主义等。反义词包括表里如一、货真价实和实事求是等。文章同时给出了正确的使用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提醒。在选择产品、商业宣传等方面,不能只看外表而忽视内在实质,真正的强大需要内外兼修。

兵强马壮

兵强马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形容军队实力强大,战斗力旺盛。源于古代战争时期,最早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军队的军事实力强大。其近义词包括兵精粮足、精锐之师等,反义词有兵弱民疲等。使用兵强马壮时需要避免错误用法,不宜用于非军事领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滥用。

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

寸木岑楼的拼音是cùn mù cén lóu,形容建筑物的高大雄伟或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该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下》的典故,强调事物间的差距如天地之别。其近义词有天壤之别、霄壤之别、云泥异路等。反义词为平分秋色、相提并论、齐头并进等。文章提供了关于寸木岑楼的多个例句,同时指出其错误用法,如不当语境使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总的来说,寸木岑楼用于形容事物间的显著差距。

未卜先知是什么意思

未卜先知的读音未卜先知,读音为 "wèi bǔ xiān zhī",其中"卜"字读作bǔ,表示占卜的意思。未卜先知的含义未卜先知是一种成语,表示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预知其结果或发展,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洞察力、预见力非常强,能够预见到未来的情况。未卜先知的典故未卜先知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占卜文化。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然而,有些人却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预见到其结果。这种能力被视为一种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因此形成了未卜先知这个成语。据史书记载,古代有一位名叫姜子牙的智者,他能够未卜先知地预测到敌人的行动和战争的胜负。此外,还有许多历史人物

自不量力是什么意思

自不量力的读音自不量力读作:zì bù liàng lì。其中“自”指自己,“不量力”指没有估量自己的能力。自不量力的含义自不量力指的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轻率地承担重任或任务,以至于无法完成或无法应对。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或实力估计过高,缺乏自知之明。自不量力的典故自不量力的典故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的故事。故事中,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交战,晋国将领荀息认为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可以同时与楚国和狄国作战,于是他向晋献公建议出兵攻打两国。晋献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结果晋国军队大败而归。这个典故后来就形成了成语“自不量力”,用来形容那些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的人。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典故也涉及

逞己失众是什么意思

逞己失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ěng jǐ shī zhò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过分炫耀自己,不尊重他人,从而失去众人的支持和拥护。它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避免过分炫耀。该成语源于古代典故。近义词包括炫耀己能、自恃过高、自我吹嘘等。反义词包括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使用不当会导致误解,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或在不适当场合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