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涂说
读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含义
- 道:道路。
- 听:听到。
- 涂:通“途”,道路。
- 说:传播、讲述。
整体含义:指在路上听到的没有根据的传言,未经证实就随意传播。形容不可靠的消息或轻信谣言的行为。
典故
- 《论语·阳货》
孔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是,在路上听到传言就随意传播,是违背道德的行为。 - 《韩非子·显学》
韩非子批评当时学者不深入研究,只是道听涂说,导致学问浅薄。 - 《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批评某些官员不调查事实,仅凭道听涂说就妄下结论,导致政务混乱。
近义词
- 以讹传讹:错误的消息被一再传播,越传越离谱。
- 捕风捉影:比喻毫无根据的猜测或传言。
- 三人成虎:谣言被多次重复,就会让人信以为真。
-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言论。
反义词
- 言之凿凿:说话有确凿的证据,非常可信。
- 有凭有据:有确切的依据,不是凭空捏造。
- 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不夸大或歪曲事实。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我们不能道听涂说,要问清楚老师再告诉同学。
- 小明听到别人说“明天放假”,结果发现是道听涂说。
-
小学高年级:
- 他喜欢道听涂说,经常传播一些不实的消息。
- 新闻记者不能道听涂说,必须核实事实再报道。
-
初中:
- 网络时代,很多人喜欢道听涂说,导致谣言满天飞。
- 老师批评那些道听涂说的同学,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
高中:
- 科学研究必须严谨,不能道听涂说,否则会误导他人。
- 历史上许多战争都是因为统治者道听涂说,误判形势而爆发的。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讨论中,道听涂说的观点毫无价值,必须引用可靠来源。
- 企业管理不能依赖道听涂说的信息,否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听说”
- ❌ 错误:我只是道听涂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正确应为“听说”)
- ✅ 正确:他道听涂说,把谣言传遍了整个班级。
-
误用为“讨论”
- ❌ 错误:我们在会议上道听涂说,交换意见。(正确应为“讨论”)
- ✅ 正确:他从不调查,只会道听涂说,误导别人。
-
误用为“传播知识”
- ❌ 错误:老师道听涂说,给我们讲解历史。(正确应为“讲授”)
- ✅ 正确:这些谣言都是道听涂说,不可轻信。
-
误用为“广泛传播”
- ❌ 错误:这个新闻道听涂说,大家都知道了。(正确应为“广为流传”)
- ✅ 正确:他喜欢道听涂说,从不核实消息来源。
总结:成语“道听涂说”带有贬义,强调“未经证实就传播”,不能用于中性或褒义的语境。使用时要注意区分“道听涂说”和普通“听说”的区别。
你可能感兴趣
道听耳食
道听耳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tīng ěr shí,表示听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或传言就轻易相信并传播,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口耳相传信息的方式,常用来形容不经过思考和判断就轻信他人言论的人。道听耳食的近义词包括轻信不疑、信口开河等,反义词为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等。使用道听耳食的人容易盲目相信传言,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我们应该保持审慎态度,独立思考,不轻易被道听耳食的信息所左右。在职场和社交媒体等场合,我们应该警惕道听耳食的误区,避免传播虚假信息和未经证实的说法。
飞短流长
“飞短流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消息、传言、谣言等在人们之间迅速传播,带有贬义或负面含义。该成语的出处虽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典故不明确。近义词包括流言蜚语、闲言碎语等,反义词为实事求是、真相大白等。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含义,避免在正式场合或误用于正面事物。在实际语境中需正确理解其含义,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或误解。
捕风捉影
本文介绍了成语“捕风捉影”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事实依据,无凭无据地胡乱猜测或捏造。文章指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强调不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提到了该成语的正确和错误用法,以及在何种场合下使用更为恰当,提醒读者避免误用。总结使用成语时应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以免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麻烦。
讹以滋讹
讹以滋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é yǐ zī é。它指的是错误的信息或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因人们的误解或无意识传递而越来越离谱,最终演变成完全不同的故事或含义。这个成语强调了错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源于古代传言和谣言的传播。其近义词包括以讹传讹、谬误流传、误传误信等,反义词则是准确无误、真实可信、清晰明了等。在使用时,要注意针对故意或非故意传播错误信息导致事态恶化的情境进行描述和批评。
流言风语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流言风语”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流言风语指的是无根据的、不负责任的、不实之语,常常在社交场合中传播,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误解。文章还指出了流言风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轻信或散播不实之语。
流言惑众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流言惑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例句和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没有事实依据的传闻或谣言,能迷惑和扰乱群众。文章通过具体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该成语,并提醒读者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流言。
三人成虎是什么意思
三人成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ān rén chéng hǔ。它指的是谣言或虚假传言一旦广泛传播,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这个成语强调了谣言的危害性和传播威力,提醒人们要理智对待信息。三人成虎的含义和典故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庞恭通过实验让魏武王相信没有事实依据的传言。近义词有众口铄金、谣言惑众等,反义词有眼见为实、实事求是等。在网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警惕三人成虎的谣言,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三人成虎不是用来形容团结力量的成语,错误使用会导致语义混淆。
流言飞语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流言飞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流言飞语指的是没有根据的、不负责任的、无中生有的言论或消息,通常形容社交圈中传播的未经证实或被夸大的信息,或恶意中伤、诽谤他人的言论。这些流言飞语对人们的名誉、形象和声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在日常使用要注意避免将个人猜测、道听途说的消息当作真实信息传播,避免故意散布不实之词诋毁他人,以及不加核实就轻信并传播流言飞语。
讹以传讹
本文介绍了讹以传讹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讹以传讹指的是错误信息的误传和误导,经过多次传递后造成更广泛的误导和影响。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信息传播手段有限,人们口耳相传时信息常常出现偏差和失真。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讹以传讹的现象发生。
流言止于智者是什么意思
“流言止于智者”是一个成语,意味着在面对不实传闻或谣言时,有智慧和判断力的人会制止谣言传播并揭露真相。该成语强调了智慧和理性在面对谣言时的关键作用,来源于古代智者的故事。它的近义词包括真相大白、明辨是非和明哲保身等。反义词包括谣言惑众、信口开河和不明真相等。在现实中,需要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避免混淆流言和事实,将智者简单理解为有权力或地位的人的错误用法。在面对流言时,我们应相信智者会澄清事实,制止谣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