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涂说

道听涂说

读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含义

  • :道路。
  • :听到。
  • :通“途”,道路。
  • :传播、讲述。

整体含义:指在路上听到的没有根据的传言,未经证实就随意传播。形容不可靠的消息或轻信谣言的行为。

典故

  1. 《论语·阳货》
    孔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是,在路上听到传言就随意传播,是违背道德的行为。
  2. 《韩非子·显学》
    韩非子批评当时学者不深入研究,只是道听涂说,导致学问浅薄。
  3. 《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批评某些官员不调查事实,仅凭道听涂说就妄下结论,导致政务混乱。

近义词

  1. 以讹传讹:错误的消息被一再传播,越传越离谱。
  2. 捕风捉影:比喻毫无根据的猜测或传言。
  3. 三人成虎:谣言被多次重复,就会让人信以为真。
  4.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言论。

反义词

  1. 言之凿凿:说话有确凿的证据,非常可信。
  2. 有凭有据:有确切的依据,不是凭空捏造。
  3. 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不夸大或歪曲事实。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我们不能道听涂说,要问清楚老师再告诉同学。
    • 小明听到别人说“明天放假”,结果发现是道听涂说。
  2. 小学高年级

    • 他喜欢道听涂说,经常传播一些不实的消息。
    • 新闻记者不能道听涂说,必须核实事实再报道。
  3. 初中

    • 网络时代,很多人喜欢道听涂说,导致谣言满天飞。
    • 老师批评那些道听涂说的同学,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4. 高中

    • 科学研究必须严谨,不能道听涂说,否则会误导他人。
    • 历史上许多战争都是因为统治者道听涂说,误判形势而爆发的。
  5.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讨论中,道听涂说的观点毫无价值,必须引用可靠来源。
    • 企业管理不能依赖道听涂说的信息,否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听说”

    • ❌ 错误:我只是道听涂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正确应为“听说”)
    • ✅ 正确:他道听涂说,把谣言传遍了整个班级。
  2. 误用为“讨论”

    • ❌ 错误:我们在会议上道听涂说,交换意见。(正确应为“讨论”)
    • ✅ 正确:他从不调查,只会道听涂说,误导别人。
  3. 误用为“传播知识”

    • ❌ 错误:老师道听涂说,给我们讲解历史。(正确应为“讲授”)
    • ✅ 正确:这些谣言都是道听涂说,不可轻信。
  4. 误用为“广泛传播”

    • ❌ 错误:这个新闻道听涂说,大家都知道了。(正确应为“广为流传”)
    • ✅ 正确:他喜欢道听涂说,从不核实消息来源。

总结:成语“道听涂说”带有贬义,强调“未经证实就传播”,不能用于中性或褒义的语境。使用时要注意区分“道听涂说”和普通“听说”的区别。

道听涂说.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道听耳食

道听耳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tīng ěr shí,表示听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或传言就轻易相信并传播,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口耳相传信息的方式,常用来形容不经过思考和判断就轻信他人言论的人。道听耳食的近义词包括轻信不疑、信口开河等,反义词为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等。使用道听耳食的人容易盲目相信传言,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我们应该保持审慎态度,独立思考,不轻易被道听耳食的信息所左右。在职场和社交媒体等场合,我们应该警惕道听耳食的误区,避免传播虚假信息和未经证实的说法。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tīng tú shuō,指从各种途径听来的消息或传闻,尤其指未经过亲自调查或证实的信息。这个成语描述了那些不负责任地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的行为。其典故源于古代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由于缺乏现代通讯工具,信息往往未经验证即被传播。近义词有耳食之言、捕风捉影和轻信轻闻等。反义词则包括确凿无疑、亲眼目睹和实事求是等。在使用道听途说的信息时需谨慎,避免轻信不实信息或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免误导他人或造成不良影响。常见的错误用法场景包括轻信不实信息、不负责任地传播信息和缺乏核实信息的意识。

耳食之言

本文介绍了成语“耳食之言”的读音、含义和典故,它用来形容没有根据、不经过思考就轻信、轻易接受的说法或言论。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耳食之言”。最后,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的恰当性,以避免误解或滥用。

捕风捉影

本文介绍了成语“捕风捉影”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事实依据,无凭无据地胡乱猜测或捏造。文章指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强调不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提到了该成语的正确和错误用法,以及在何种场合下使用更为恰当,提醒读者避免误用。总结使用成语时应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以免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麻烦。

丁公凿井

丁公凿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īng gōng záo jǐng。它指的是丁公开凿水井的故事,用来比喻多此一举或重复劳动。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故事,指做了本不需要再做的工作。其近义词包括画蛇添足、重复劳动、徒劳无功等。反义词有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不恰当的语境。错误用法包括在正式场合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不结合具体语境判断等。

流言风语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流言风语”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流言风语指的是无根据的、不负责任的、不实之语,常常在社交场合中传播,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误解。文章还指出了流言风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轻信或散播不实之语。

飞短流长

“飞短流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消息、传言、谣言等在人们之间迅速传播,带有贬义或负面含义。该成语的出处虽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典故不明确。近义词包括流言蜚语、闲言碎语等,反义词为实事求是、真相大白等。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含义,避免在正式场合或误用于正面事物。在实际语境中需正确理解其含义,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或误解。

讹以传讹

本文介绍了讹以传讹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讹以传讹指的是错误信息的误传和误导,经过多次传递后造成更广泛的误导和影响。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信息传播手段有限,人们口耳相传时信息常常出现偏差和失真。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讹以传讹的现象发生。

流言惑众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流言惑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例句和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没有事实依据的传闻或谣言,能迷惑和扰乱群众。文章通过具体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该成语,并提醒读者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流言。

飞短流长

"飞流短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i liú duǎn cháng。它用来形容人们在评价事物时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全貌。这个成语强调了表面评价和误解的局限性,并指出了全面观察和理解事物的重要性。使用"飞流短长"时需注意语境含义,避免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的用法包括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忽视其语境含义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在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准确把握其含义和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