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拆代行

代拆代行:解读与运用

读音

dài chāi dài xíng

含义

  • :代替、代理。
  • :拆阅、处理(文件或事务)。
  • :执行、办理。

整体含义:指代替他人拆阅文件并执行相关事务,形容完全代理他人的职责,甚至超越权限行事。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武(赵文子)出使楚国,楚国令尹子木故意试探他,让他“代拆代行”晋国国书。赵武拒绝,表示使者无权越权处理国君的事务,体现了对职权的尊重。
  2. 《明史·职官志》
    明代内阁大学士权力渐大,常“代拆代行”奏章,甚至代替皇帝批阅奏折,导致皇权旁落。
  3. 清代官场现象
    地方官员的幕僚(师爷)常“代拆代行”公文,实际操控政务,形成“胥吏擅权”的局面。

近义词

  1. 越俎代庖:超越职权范围处理他人事务。
  2. 一手包办:独自揽权处理所有事务。
  3. 大权独揽:集中权力,独自决策。

反义词

  1. 各司其职:各自负责分内之事。
  2. 恪守本分:严格遵守职责范围。
  3. 无权过问:没有资格干预他人事务。

例句

小学阶段

  1. 班长不在时,副班长不能代拆代行,必须等老师安排。(三年级)
  2. 弟弟偷偷拆了我的信,这是代拆代行,妈妈批评了他。(四年级)

中学阶段

  1. 古代权臣常代拆代行皇帝诏书,导致朝纲混乱。(七年级)
  2. 公司规定秘书不能代拆代行总经理的文件。(八年级)
  3. 他未经允许代拆代行同学的作业,被老师严厉警告。(九年级)

高中及以上

  1. 明代宦官代拆代行奏章,是宦官专权的重要表现。(高一历史)
  2. 代理律师无权代拆代行委托人的私人信件。(高二法律)
  3. 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代拆代行居民快递,需提前征得同意。(高三社会热点)

职场与生活

  1. 助理擅自代拆代行老板的合同,险些造成重大损失。
  2. 夫妻之间也应尊重隐私,不可代拆代行对方的手机消息。

错误用法

  1. 误用场景

    • 错误:老师让班长“代拆代行”班级事务。(班长本就是职责范围内,不属越权。)
    • 正确:老师让普通同学代拆代行班长职责。(超越权限)
  2. 混淆近义词

    • 错误:他喜欢代拆代行,总是抢着做分内的事。(应为“积极主动”)
    • 正确:他代拆代行主管的审批权,引发同事不满。
  3. 忽视贬义色彩

    • 错误:感谢你代拆代行,帮我解决了问题。(隐含越权,应改为“代理处理”)
    • 正确:未经授权代拆代行机密文件是违规行为。

总结:该成语多用于批评越权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

你可能感兴趣

百凡待举

“百凡待举”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ǎi fán dài jǔ。该成语表示众多的事情等待着手去处理,强调了积极行动的重要性。它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近义词包括“百事待举”、“千头万绪”和“纷繁复杂”。反义词为“百无一事”或“无所事事”。文章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释、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的提示。在繁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常需面对众多待处理的事务,此时可以使用“百凡待举”来表达。

越俎代庖是什么意思

越俎代庖的读音越俎代庖的读音为:yuè zǔ dài páo,其中“越”、“俎”、“代”、“庖”分别对应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越俎代庖的含义越俎代庖,原意是比喻越权或越职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务,也常用来形容代替他人工作或处理事务的错误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侵犯了别人的职责领域。越俎代庖的典故越俎代庖的典故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故事中,古代的官员们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责,有一个官员在处理事务时,却越权插手了其他官员的职责范围,结果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这个行为就被称为“越俎代庖”。这个典故也常被用来比喻那些不遵守职责范围,擅自插手他人事务的人。

忧公忘私是什么意思

忧公忘私的读音忧公忘私的读音为:yōu gōng wàng sī。忧公忘私的含义“忧公忘私”这个成语指的是为公家的事担忧,而忘记了个人的私利。它强调了个人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以及在处理公共事务时能够超越个人利益的境界。忧公忘私的典故“忧公忘私”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许多有志之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弃了个人的私利,积极投身于公共事务之中。他们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展现出了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这个成语正是用来形容这些人的行为和品质的。例如,在《左传》中就有记载,春秋时期的大臣祁奚为了国家的利益,多次上书请求辞去官职,以示忧国忘家、忧公忘私的精神。他的行为得到了人

百端待举

本文介绍了成语“百端待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许多事情亟待兴办或处理,表示事务繁重需要着手处理的情况。文章还指出了错误使用“百端待举”的情况,如在不适当的语境中使用、与无关词语搭配使用以及未明确描述具体事物或情况。正确的使用方式应根据语境和表达需求来判断。

积案盈箱

“积案盈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文件、资料等大量积累,需要处理的工作量很大。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具体典故已不可考。它常被用来形容古代官府或文人书房中文件堆积如山的情境。近义词如堆积如山、卷帙浩繁等。反义词为清闲无事、寥寥无几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搭配和语境,通常用于描述工作或学习的繁忙程度。

家长里短

"家长礼短"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家庭中的日常事务和琐事,涵盖家庭内部事务的礼仪和规矩。其典故源于古代家庭对内部事务的重视和家族制度中长辈的管理决策。家长礼短的近义词有家务事、家庭琐事等。反义词为国家大事、社会事务等。在处理家长礼短时,需遵循礼仪和规矩,以维持家庭和谐。该成语不适用于描述其他社会场合或组织中的事务,且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使用可能被认为不恰当。错误用法包括在不当场合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使用不恰当的语境。

多管闲事

本文介绍了中文成语“多管闲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相关内容。该成语指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过于关心或插手,带有贬义色彩。文章还提供了与之相关的故事和说法,并列举了例句和错误用法场景。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避免在社交场合误用。

日理万机是什么意思

“日理万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ì lǐ wàn jī,表示每天处理大量的事务,形容政务繁忙。该成语最早出自《汉书·贾山传》,用于描述古代帝王每天要处理的事务繁多。后来,它逐渐用来形容国家元首或高级官员的工作繁忙程度。使用“日理万机”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尤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不应用于形容普通人的工作繁忙程度或在非正式场合使用。同时,不应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描写走狗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走狗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陆游、杜甫、梅尧臣等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描绘了走狗的忠诚、陪伴、活泼、灵动等特点,并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走狗不仅是人们忠实的伴侣,也是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在诗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这些描写走狗的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让我们思考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珍惜彼此的存在。

当家立事

“当家立事”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家庭或社会中承担重要责任,能独立处理事务。其出处可追溯到古代社会,常用来形容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独立自主、掌管家政等,反义词包括无所作为等。使用“当家立事”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是否得当,避免错误用法。文章中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和含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