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儆心:警醒人心的成语
读音
chù mù jǐng xīn
含义
- 触目:眼睛看到,引起注意。
- 儆心:使内心警觉、警惕。
合起来指看到某种情景后,内心受到震动,从而引起警惕或反思。
这个成语强调通过视觉刺激引发心理上的警醒,常用于形容教训深刻、让人不敢再犯的情境。
典故
- 《左传·昭公元年》
“触目儆心”的雏形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古人常以直观的惩罚或惨状警示他人,如“悬首示众”以儆效尤。 - 《资治通鉴》
司马光记载唐代酷吏来俊臣的恶行时,提到百姓“触目儆心”,形容其残酷手段让人不寒而栗。 - 民间传说
明代海瑞惩治贪官后,将罪状张贴于市井,百姓“触目儆心”,官场风气为之一清。
近义词
- 惩前毖后:吸取教训,防止再犯。
- 引以为戒:以某事为警戒,避免重蹈覆辙。
- 前车之鉴:借鉴过去的失败教训。
- 惊心动魄:形容感受极深,震动内心。
反义词
- 麻木不仁: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
- 置若罔闻:明明看到或听到,却装作不知。
- 屡教不改:多次警告仍不改正。
例句
小学阶段(1-3年级)
- 老师把小明乱涂乱画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真是触目儆心!
- 看到小狗因为乱跑被车撞伤,我触目儆心,再也不敢不牵绳了。
小学阶段(4-6年级)
- 纪录片里污染的河流让同学们触目儆心,纷纷承诺要节约用水。
- 博物馆里展示的战争照片触目儆心,让我们更珍惜和平。
初中阶段
- 这次火灾事故触目儆心,学校立刻组织了消防演练。
- 贪官落马的新闻触目儆心,警示我们做人要清廉。
高中及以上
- 历史书上南京大屠杀的记载触目儆心,激励我们勿忘国耻。
- 金融诈骗案例触目儆心,投资者开始更谨慎地选择理财产品。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触目惊心”:
- ❌ 车祸现场触目儆心,路人纷纷拍照。(应为“触目惊心”,强调震惊而非警醒。)
-
形容美好事物:
- ❌ 樱花盛开的美景触目儆心。(成语仅用于负面警示场景。)
-
主语错误:
- ❌ 他的演讲触目儆心,观众热烈鼓掌。(“儆心”需搭配教训、警示内容。)
总结:正确使用“触目儆心”,需满足“视觉刺激+心理警示”的双重条件,多用于社会、道德、安全等严肃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惩的拼音怎么读 12笔写法与惩字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惩”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包括其作为处罚、警戒的含义,以及其在古文中的用法,如“惩毖”、“惩恶扬善”等。同时,“惩”还有克制、制止的含义。整体内容详细解析了“惩”字的含义与用法。
朝钟暮鼓
朝钟暮鼓是一个古代成语,形容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也用来比喻每日的作息或规律的生活。其源于古代寺庙中的报时制度,早晨敲钟表示新的一天的开始,傍晚击鼓表示一天的结束。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晨钟暮鼓、定时作息、规律作息等,反义词包括颠倒作息、无序生活、随心所欲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典故的了解,避免错误使用。朝钟暮鼓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宁静和有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生活节奏。
以一警百是什么意思
以一警百的读音以一警百的读音为:yǐ yī jǐng bǎi。以一警百的含义以一警百的含义是通过一个例子或一件事情来警示或教育更多的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行为或某个事件具有很大的警示作用,能够引起其他人的警觉和反思。以一警百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中国。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地方的人们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和斗殴,导致社会治安不好。当地的长官为了教育大家,就选择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公开审判,并以此为例,警示大家要遵守社会规范,不要因为小事而引发冲突。结果,这个案例引起了大家的警觉和反思,社会治安得到了改善。从此,“以一警百”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通过一个例子来警示和教育更多
春冰虎尾是什么意思
春冰虎尾的读音为chūn bīng hǔ wěi。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处境极其危险,如同在薄冰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危险之中,常用来比喻行事或决策时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其典故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此外,春冰虎尾还有近义词如千钧一发、岌岌可危等,反义词如安如泰山、稳如磐石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正确理解其含义,避免错误使用。
宰鸡教猴是什么意思
宰鸡教猴的读音读音:zǎi jī jiào hóu拼音:zǎi jī jiào hóu注音:ㄗㄞˇ ㄐㄧ ㄐㄧㄠˋ ㄏㄡˊ宰鸡教猴的含义"宰鸡教猴"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杀鸡给猴子看,以示警告或教训。比喻用惩罚一个或少数人的办法来警示或教育其他人,特别是那些容易犯错或难以理解道理的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某种行为或习惯的纠正,以及通过惩罚来教育他人。宰鸡教猴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传说在古代,猴子们常常不听从人们的教导,经常捣乱和破坏。为了教育这些猴子,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宰杀一只鸡来给猴子看。当猴子看到鸡被宰杀时,它们感到非常害怕和震惊,从而明白了人们的警告和教训。从此
蹉跎岁月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蹉跎岁月”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蹉跎岁月”的意思,即指无端地浪费时光。同时,也给出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本文还指出了在使用“蹉跎岁月”时需要注意的正确用法,避免误用或滥用。
歼一警百是什么意思
“歼一警百”是一个成语,读音jiān yī jǐng bǎi,意思为消灭一个敌人,警示或警觉其他一百个敌人。源自古代战争中的典故。该成语常用来形容通过一次行动震慑敌人,警示其他人。近义词有一儆百、杀鸡儆猴等。反义词为养虎遗患、姑息养奸等。在使用中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用“小恩小惠”或描述个人努力程度来误用该成语。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其正确用法。
蹉跎日月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蹉跎日月”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虚度光阴,浪费时光。文章还列出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一成语。同时,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不当使用场合、与“岁月”的混淆以及与其他词语的混用。
触目警心是什么意思
“触目警心”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ù mù jǐng xīn,用来形容令人触目惊心、引起警觉和反思的场景或事物。这个成语可能源自于实际事件或场景,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令人震惊、悲痛或深思的情景。它的近义词包括“触目惊心”、“令人警醒”等,反义词有“视若无睹”、“心安理得”等。文章提供了关于“触目警心”的解释、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错误的用法示例包括在描述小事时使用该成语显得夸张,以及与轻松、愉快的语境搭配使用不符合其含义。
惩一警百
本文介绍了成语“惩一警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通过惩罚一个来警示和教育的效果,源于古代中国的法律和教育思想。使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境,避免在非正式场合或滥用误用。通过了解这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