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夷暮跖

朝夷暮跖:一个揭示人性多面性的成语

读音

zhāo yí mù zhí

含义

  • :早晨,指一天中的开始。
  • :古代指东方少数民族,引申为“善良、平和”。
  • :傍晚,指一天中的结束。
  • :指古代大盗“盗跖”,象征凶恶、残暴。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早晨还像夷人一样温和善良,到了晚上却变得像盗跖一样凶恶残暴。比喻人的性情或行为变化无常,善恶难辨。

典故

  1. 《庄子·盗跖》
    庄子在《盗跖》篇中塑造了盗跖这一形象,他虽是强盗,却言辞犀利,甚至能驳倒孔子。后人用“跖”象征凶恶之人,与“夷”形成对比。
  2. 《后汉书·党锢传》
    东汉时期,士人批评某些官员“朝为君子,暮为小人”,形容他们表里不一,后来演变为“朝夷暮跖”。
  3. 民间传说
    古代有官员白天装出清廉正直的样子,晚上却贪污受贿,百姓讽刺其为“朝夷暮跖”。

近义词

  1.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立场不坚定。
  2. 两面三刀:形容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3. 反复无常:指人的态度或行为变化不定。
  4. 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暗藏恶意。

反义词

  1. 始终如一:形容人从始至终保持一致。
  2. 表里如一:指人的言行和内心一致。
  3. 言行一致:说话和行动相符,不虚伪。
  4. 赤诚相待:以真心待人,毫无隐瞒。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昨天还对我很好,今天却骂我,真是朝夷暮跖!
    • 妈妈说有些人会假装善良,其实是朝夷暮跖。
  2. 小学高年级

    • 那个同学一会儿帮我,一会儿欺负我,简直是朝夷暮跖。
    • 历史书上说,有些奸臣就是朝夷暮跖,骗过了皇帝。
  3. 初中

    • 政客们常常朝夷暮跖,选民很难分辨他们的真实意图。
    • 交友要谨慎,避免遇到朝夷暮跖的人。
  4. 高中及以上

    • 在职场中,有些人表面友善,背地里使绊子,真是朝夷暮跖。
    • 他的性格多变,时而温和,时而暴躁,堪称朝夷暮跖。

错误用法

  1. 形容天气变化

    • ❌ 今天的天气真是朝夷暮跖,早上晴天,下午下雨。
    • ✅ 正确用法:形容人的性情或行为变化,而非自然现象。
  2. 形容动物行为

    • ❌ 我家猫早上很乖,晚上却捣乱,真是朝夷暮跖。
    • ✅ 正确用法:通常用于人类,不适用于动物。
  3. 形容物品状态

    • ❌ 这台机器早上能用,晚上坏了,简直是朝夷暮跖。
    • ✅ 正确用法: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而非物体。
  4. 误用为褒义

    • ❌ 他既能温柔又能严厉,真是朝夷暮跖,很厉害!
    • ✅ 正确用法:该成语带有贬义,形容虚伪或善变。

总结:“朝夷暮跖”是一个生动刻画人性多面性的成语,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表里不一的人。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具表现力!

你可能感兴趣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发音为zhāo sān mù sì,用来形容人的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的行为或生活状态的不稳定。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中的故事,描述了猴子对每天给栗子的数量变化的反应,以此来比喻人的行为不稳定。典故也有来源于古代农耕生活的说法。近义词如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等,都表示事物或人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反义词则强调稳定和一成不变。在句子中,可以用朝三暮四来形容工作、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无常。然而,需要注意朝三暮四的错误用法,如使用不当的场合或对象,以及与其他成语的混淆使用。

朝升暮合

朝升暮合是一个成语,形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或事物周期性变化规律。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自然生活规律和宇宙观念,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朝升暮合的近义词包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反义词则是瞬息万变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谨慎选择,避免误用。该成语描绘了自然的韵律和生活的节奏,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鸱张鼠伏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鸱张鼠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或动物凶猛、狂妄、嚣张,同时又表现出躲藏、隐秘的态势。源于古代寓言故事和历史典故,多用于形容战争中的局势或人物行为。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情境,避免误用。

豺狐之心

本文介绍了成语“豺狐之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思狡猾、险恶,如同豺狼和狐狸一样。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褒义、随意搭配词语以及用于自嘲或他人善意描述。同时,通过一系列例句展示了“豺狐之心”的具体应用。

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难以想象、难以理解或难以置信的事情。它来源于佛教经典,形容佛法深奥超出凡人想象。在日常使用中,形容令人惊讶、难以理解的事情或现象。其近义词有匪夷所思、莫可名状、难以置信、令人费解等。反义词包括轻而易举、司空见惯、意料之中、通俗易懂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用词不当、与“不可能”混淆及过于夸张的错误用法。

草木知威

草木知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ǎo mù zhī wēi。该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声望或势力之大,连草木都感知到其威严,常形容英雄或强者的威武气势。其源于古代军事故事,形容将领的威武使得连周围的草木都为之动容。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等古代文献中,近义词有“声势浩大”、“威震天下”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应用于真正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声望的英雄或强者。

送暖偷寒是什么意思

送暖偷寒的读音送暖偷寒的读音为 "sòng nuǎn tōu hán"。送暖偷寒的含义"送暖偷寒"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人在冷天里为他人送去温暖,却又偷偷地为自己取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关心他人,实则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具体来说,"送暖"表示给予温暖或关心,"偷寒"则表示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暗中为自己谋取私利。送暖偷寒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有一种说法是出自古代的民间故事。故事中,有个人在冬天里为他人送去温暖,但自己却偷偷地为自己加衣取暖。这种行为被人们讥讽为"送暖偷寒"。此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中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些人物的行为。送暖偷寒的近义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口蜜腹剑阳奉阴

作好作歹是什么意思

作好作歹的读音作好作歹的读音为:zuò hǎo zuò dǎi。作好作歹的含义"作好作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反复无常,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形容人行为不端,反复无常。其中,“作好”指做好的事情或行为,“作歹”指做坏的事情或行为。作好作歹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传说中有一位神仙,他经常变换自己的行为,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人们就用“作好作歹”来形容他的行为。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反复无常、行为不端的人。作好作歹的近义词忽好忽坏: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变化无常,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反复无常: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不稳定,时而这样,时而那样,没有一定的规律。善恶不端:形容人的品行不好,常

朝梁暮陈

朝梁暮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liáng mù chén,形容人生活不稳定,经常变换住所或环境。其典故源自古代历史故事,讲述梁鸿四处漂泊的生活。近义词包括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安土重迁等。使用时应避免在描述长期稳定的生活状态时使用,并避免与其他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的成语混淆。该成语用于描述那些经常变换住所或环境的人的生活状态。

笑面虎是什么意思

笑面虎的读音笑面虎的拼音是:xiào miàn hǔ。笑面虎的含义笑面虎指的是外表和善,内心却狡猾、阴险的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那些表面上对人笑脸相迎,但背后却暗藏杀机,常常做坏事的人。笑面虎的典故笑面虎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出自于古代的戏剧故事。在古代戏剧中,常常有角色扮演着外表和善,但内心狡猾、阴险的人,这些角色往往被称为“笑面虎”。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成语来源于民间传说或谚语,形容那些表面上和颜悦色,实则心怀叵测的人。笑面虎的近义词笑里藏刀:形容外表和善,内心却有杀机的人。虚情假意:指虚假的情意或虚伪的表面现象。伪善:指表面装作善良、友好,实际上内心却怀有恶意或不良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