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夷暮跖

朝夷暮跖:一个揭示人性多面性的成语

读音

zhāo yí mù zhí

含义

  • :早晨,指一天中的开始。
  • :古代指东方少数民族,引申为“善良、平和”。
  • :傍晚,指一天中的结束。
  • :指古代大盗“盗跖”,象征凶恶、残暴。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早晨还像夷人一样温和善良,到了晚上却变得像盗跖一样凶恶残暴。比喻人的性情或行为变化无常,善恶难辨。

典故

  1. 《庄子·盗跖》
    庄子在《盗跖》篇中塑造了盗跖这一形象,他虽是强盗,却言辞犀利,甚至能驳倒孔子。后人用“跖”象征凶恶之人,与“夷”形成对比。
  2. 《后汉书·党锢传》
    东汉时期,士人批评某些官员“朝为君子,暮为小人”,形容他们表里不一,后来演变为“朝夷暮跖”。
  3. 民间传说
    古代有官员白天装出清廉正直的样子,晚上却贪污受贿,百姓讽刺其为“朝夷暮跖”。

近义词

  1.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立场不坚定。
  2. 两面三刀:形容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3. 反复无常:指人的态度或行为变化不定。
  4. 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暗藏恶意。

反义词

  1. 始终如一:形容人从始至终保持一致。
  2. 表里如一:指人的言行和内心一致。
  3. 言行一致:说话和行动相符,不虚伪。
  4. 赤诚相待:以真心待人,毫无隐瞒。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昨天还对我很好,今天却骂我,真是朝夷暮跖!
    • 妈妈说有些人会假装善良,其实是朝夷暮跖。
  2. 小学高年级

    • 那个同学一会儿帮我,一会儿欺负我,简直是朝夷暮跖。
    • 历史书上说,有些奸臣就是朝夷暮跖,骗过了皇帝。
  3. 初中

    • 政客们常常朝夷暮跖,选民很难分辨他们的真实意图。
    • 交友要谨慎,避免遇到朝夷暮跖的人。
  4. 高中及以上

    • 在职场中,有些人表面友善,背地里使绊子,真是朝夷暮跖。
    • 他的性格多变,时而温和,时而暴躁,堪称朝夷暮跖。

错误用法

  1. 形容天气变化

    • ❌ 今天的天气真是朝夷暮跖,早上晴天,下午下雨。
    • ✅ 正确用法:形容人的性情或行为变化,而非自然现象。
  2. 形容动物行为

    • ❌ 我家猫早上很乖,晚上却捣乱,真是朝夷暮跖。
    • ✅ 正确用法:通常用于人类,不适用于动物。
  3. 形容物品状态

    • ❌ 这台机器早上能用,晚上坏了,简直是朝夷暮跖。
    • ✅ 正确用法: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而非物体。
  4. 误用为褒义

    • ❌ 他既能温柔又能严厉,真是朝夷暮跖,很厉害!
    • ✅ 正确用法:该成语带有贬义,形容虚伪或善变。

总结:“朝夷暮跖”是一个生动刻画人性多面性的成语,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表里不一的人。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具表现力!

朝夷暮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发音为zhāo sān mù sì,用来形容人的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的行为或生活状态的不稳定。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中的故事,描述了猴子对每天给栗子的数量变化的反应,以此来比喻人的行为不稳定。典故也有来源于古代农耕生活的说法。近义词如反复无常、变化多端等,都表示事物或人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反义词则强调稳定和一成不变。在句子中,可以用朝三暮四来形容工作、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无常。然而,需要注意朝三暮四的错误用法,如使用不当的场合或对象,以及与其他成语的混淆使用。

两头白面

“两头白面”是一个成语,形容在两个势力或两方之间表面上装得公正无私,实际上却两面三刀,暗地里做不正当事情的人。其典故源于《汉书·王莽传》,与古代戏曲文化也有关联。近义词包括“两面三刀”、“口是心非”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对象,避免误用和理解偏差。

送暖偷寒是什么意思

送暖偷寒的读音送暖偷寒的读音为 "sòng nuǎn tōu hán"。送暖偷寒的含义"送暖偷寒"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人在冷天里为他人送去温暖,却又偷偷地为自己取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关心他人,实则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具体来说,"送暖"表示给予温暖或关心,"偷寒"则表示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暗中为自己谋取私利。送暖偷寒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有一种说法是出自古代的民间故事。故事中,有个人在冬天里为他人送去温暖,但自己却偷偷地为自己加衣取暖。这种行为被人们讥讽为"送暖偷寒"。此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中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些人物的行为。送暖偷寒的近义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口蜜腹剑阳奉阴

作好作歹是什么意思

作好作歹的读音作好作歹的读音为:zuò hǎo zuò dǎi。作好作歹的含义"作好作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反复无常,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形容人行为不端,反复无常。其中,“作好”指做好的事情或行为,“作歹”指做坏的事情或行为。作好作歹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传说中有一位神仙,他经常变换自己的行为,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人们就用“作好作歹”来形容他的行为。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反复无常、行为不端的人。作好作歹的近义词忽好忽坏: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变化无常,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反复无常: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不稳定,时而这样,时而那样,没有一定的规律。善恶不端:形容人的品行不好,常

覆雨翻云

覆雨翻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ù yǔ fān yún。其含义指的是人的态度多变,反复无常,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不可预测,变化莫测。该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也与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有关,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描述。其近义词包括变化莫测、反复无常、阴晴不定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特别是在描述非态度或行为变化的情境时使用,或在轻松愉快的场合乱用成语,以及误解该成语的含义。该成语特指人的态度或行为变化无常。

胆小如鼷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小如鼷"的读音、含义和典故,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胆量非常小,像鼷鼠一样微不足道。文章还提到了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可能会误用该成语的情况,提醒读者应根据具体语境和情境来选择合适的成语和表达方式。同时,本文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胆小如鼷"这一成语。

东趋西步

东趋西步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ōng qū xī bù。它形容人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或心神不定的状态。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对人们行走习惯的观察和总结,没有确凿的出处。它的近义词包括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等,反义词包括果断决绝、勇往直前等。在使用东趋西步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用错对象、混淆概念、搭配不当和滥用比喻等错误用法。

笑面虎是什么意思

笑面虎的读音笑面虎的拼音是:xiào miàn hǔ。笑面虎的含义笑面虎指的是外表和善,内心却狡猾、阴险的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那些表面上对人笑脸相迎,但背后却暗藏杀机,常常做坏事的人。笑面虎的典故笑面虎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出自于古代的戏剧故事。在古代戏剧中,常常有角色扮演着外表和善,但内心狡猾、阴险的人,这些角色往往被称为“笑面虎”。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成语来源于民间传说或谚语,形容那些表面上和颜悦色,实则心怀叵测的人。笑面虎的近义词笑里藏刀:形容外表和善,内心却有杀机的人。虚情假意:指虚假的情意或虚伪的表面现象。伪善:指表面装作善良、友好,实际上内心却怀有恶意或不良

冰洁玉清

冰洁玉清的读音为bīng jié yù qī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纯洁,像冰和玉一样清白无暇。其典故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质高洁。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清正廉洁、纯洁无瑕等。反义词为污浊不洁、道德败坏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语境使用、混淆词义、滥用或误用等。整体上,冰洁玉清展现的是人品德性的高洁无暇。

多愁多病

多愁多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ō chóu duō bìng,用于形容常常忧愁且身体常生病的人。其出处并不明确,但可能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情感的描绘以及古代社会的普遍认知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等,反义词为豁达开朗、无忧无虑等。文章提供了关于多愁多病的例句及错误用法的提醒,提醒使用者应根据语境适当使用,避免滥用或乱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