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饔夕飧:解读这个古老成语的深意
读音
朝饔夕飧(zhāo yōng xī sūn)
含义
- 朝(zhāo):早晨
- 饔(yōng):早饭
- 夕(xī):傍晚
- 飧(sūn):晚饭
整体含义:形容人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简朴,也比喻生活贫苦或勤勉节俭。
典故
- 《诗经·小雅·大东》:
“大东小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诗中描绘了百姓生活困苦,只能勉强维持“朝饔夕飧”的艰苦生活。 - 《后汉书·冯衍传》:
“衍少有大志,不修小节,然家贫,朝饔夕飧,常恐不足。”
冯衍虽志向远大,但因家境贫寒,只能过着简朴的生活。 - 《晋书·陶潜传》: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家贫,朝饔夕飧,晏如也。”
陶渊明安贫乐道,即使生活清苦,仍能保持豁达的心态。
近义词
-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朴素。
- 箪食瓢饮:比喻生活清贫。
- 节衣缩食:形容节俭度日。
- 清贫自守:甘于清贫,坚守节操。
反义词
- 锦衣玉食:形容生活奢华。
- 钟鸣鼎食:形容富贵人家饮食排场大。
- 饫甘餍肥:形容饮食奢侈。
- 挥霍无度:形容生活奢侈浪费。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朝饔夕飧,但他仍然努力学习。
- 古代很多读书人虽然朝饔夕飧,但依然坚持读书。
-
小学高年级:
-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过着朝饔夕飧的生活,却乐在其中。
- 在那个饥荒年代,许多人只能朝饔夕飧,勉强维持生计。
-
初中:
- 他虽家境贫寒,朝饔夕飧,却从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 古代许多隐士甘愿朝饔夕飧,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
高中:
-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朝饔夕飧,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 范仲淹年少时“划粥断齑”,朝饔夕飧,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
大学及以上:
- 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下,他仍能朝饔夕飧,潜心研究,最终取得重大突破。
- 许多古代文人宁愿朝饔夕飧,也不愿趋炎附势,体现了高尚的品格。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生活奢侈”:
- ❌ 他每天山珍海味,真是朝饔夕飧啊!(错误,应为“锦衣玉食”)
- ❌ 这家餐厅的菜品丰富,简直是朝饔夕飧!(错误,应为“饫甘餍肥”)
-
误用为“一日三餐”:
- ❌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不再朝饔夕飧了。(错误,应为“不再节衣缩食”)
- ❌ 他每天按时吃饭,从不朝饔夕飧。(错误,应为“从不饥一顿饱一顿”)
-
误用为“饮食不规律”:
- ❌ 他工作太忙,经常朝饔夕飧。(错误,应为“饥一顿饱一顿”)
- ❌ 熬夜加班导致他朝饔夕飧,身体越来越差。(错误,应为“饮食不规律”)
-
误用为“吃得少”:
- ❌ 她为了减肥,每天朝饔夕飧。(错误,应为“节食”)
- ❌ 医生建议他不要朝饔夕飧,要保证营养均衡。(错误,应为“不要少吃”)
总结:
“朝饔夕飧”是一个带有历史色彩的成语,多用于形容古代或贫困时期的生活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现代生活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块贫的诗词
关于块贫的诗词(第1篇)关于"块贫"的诗词及其解析在中华诗词的海洋中,描写"块贫"主题的作品虽不如其他主题广泛,但也不乏其辞。以下是我根据"块贫"这一主题,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贫士吟》 宋·邵雍块贫无地种桑麻,箪食瓢饮乐自涯。清夜读书明月照,白云深处是吾家。解析:此诗描述了贫士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贫苦,但自得其乐。作者在月光下读书,清白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淡泊明志的品行显而易见。二、《陋巷》 唐·杜荀鹤块土狭径无人至,窄室颓墙共岁寒。须知万乘尊无贵,贫贱由来亦自安。解析:此诗描绘了贫民居住的简陋环境,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也认为贫贱自有其安定的道理,
鹑衣鷇食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鹑衣鷇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非常简陋寒酸,如同鹑鸟和雏鸟一般缺乏食物和衣物。典故出自《庄子·外物》,表示生活困苦,缺乏基本生活保障。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荆钗布裙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例句以及需要注意的误用情况。
朝齑暮盐
“朝齑暮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清苦。其源自宋代魏泰《东轩笔录》中范仲淹的故事,指每天只能用藜糁和盐维持生活的清苦状况。此外,晋代王恭的故事也与该成语有关。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清贫自守”“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反义词有“锦衣玉食”“丰衣足食”“养尊处优”。使用时需注意其正确语境,避免混淆或误用。
白饭青刍
白饭青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fàn qīng chú。这个成语指的是为动物提供充足的饮食,形容对动物或人的生活条件照顾得非常充足,常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的照顾非常周到,给予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时期。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丰衣足食、优渥待遇、精心照料等,反义词有饥寒交迫、粗茶淡饭、漠不关心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的用法。
淡泊明志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蔬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生活简朴,穿布衣,吃素食,强调简朴清贫的生活方式。其源于古代追求道义和理想的人,后来也用来形容注重精神追求和内心修养的人。使用时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混淆。
并日而食
“并日而食”是一个成语,原指古代为祭祀或庆祝特殊事件一天内多次进食的习俗。现多用于描述困难时期或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人们一天只吃一顿饭的艰难生活状态。该成语源于古代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与某些历史事件如饥荒有关。其近义词包括节衣缩食、艰苦度日等,反义词则为丰衣足食、酒足饭饱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注意避免将“并日而食”用于描述正常或富裕的生活状态,需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来恰当使用。文章还包含了关于该成语的多个例句以辅助理解。
粗衣粝食是什么意思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粗衣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生活简朴,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糙的食物。出处为《魏书·列传·崔光传》。近义词如布衣蔬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如锦衣玉食、奢华生活等。文章还提供了错误用法的示例,强调该成语应正确用于描述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状态,避免不恰当的用法。
歠菽饮水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歠菽饮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清苦简朴或节俭自守,源于古代隐士或贫苦人士的生活方式。近义词有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安贫乐道等,反义词有奢侈浪费、锦衣玉食、贪图享乐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
布衣粝食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简朴,吃穿用度都十分朴素。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强调节俭和朴素生活。正确用法是描述一个人或家庭过着简朴而高尚的生活。不当用法是描述奢华、浪费的生活方式或夸大自己的朴素程度。
敝綈恶粟
本文介绍了成语“敝綈恶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生活极度贫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敝綈恶粟”的含义和用法,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语境和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