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块粥
读音
duàn jī kuài zhōu
含义
- 断:切断、分开。
- 齑:切碎的腌菜或酱菜。
- 块:小块、碎块。
- 粥:稀饭。
整体含义:形容生活极其清贫,饮食简陋,只能靠切碎的腌菜和稀粥度日。
典故
- 《晋书·陶侃传》:
陶侃年轻时家境贫寒,母亲为了让他专心读书,每天只给他准备切碎的腌菜和稀粥。后来陶侃勤奋好学,终成大器,成为东晋名将。 - 《宋史·范仲淹传》:
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每天只能吃“断齑块粥”,但他刻苦读书,最终成为北宋名臣,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 民间故事:
古代许多寒门学子为了考取功名,甘愿过“断齑块粥”的生活,以节省开支,专心读书。
近义词
-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朴素。
- 箪食瓢饮:形容生活极其清贫。
- 布衣蔬食:指穿粗布衣服,吃简单食物,形容生活节俭。
- 清汤寡水:形容饮食清淡,缺乏营养。
反义词
- 锦衣玉食:形容生活奢华,吃穿极好。
- 山珍海味:形容饮食极其丰盛,有各种珍贵食材。
- 钟鸣鼎食:形容富贵人家饮食排场盛大。
- 食前方丈:形容饮食极其丰盛,摆满一丈见方的桌子。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天只能吃“断齑块粥”。
- 古人为了读书,甘愿过“断齑块粥”的生活。
-
小学高年级:
- 范仲淹年轻时“断齑块粥”,却依然勤奋学习。
- 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像古人一样“断齑块粥”,坚持梦想。
-
初中:
- 陶侃“断齑块粥”的故事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也能磨炼意志。
- 现代人很难想象古人“断齑块粥”的清贫生活。
-
高中:
-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古人“断齑块粥”的节俭精神。
- “断齑块粥”不仅是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
大学及以上:
- 历史上许多伟人都经历过“断齑块粥”的岁月,却依然成就非凡。
- “断齑块粥”象征着一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志向的精神。
错误用法
-
形容饮食丰富:
- ❌ 错误:今天的宴席真是“断齑块粥”,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 ✅ 正确:“断齑块粥”只能形容饮食简陋,不能用于丰盛的场合。
-
形容生活奢侈:
- ❌ 错误:他每天大鱼大肉,简直是“断齑块粥”。
- ✅ 正确:“断齑块粥”与奢侈生活完全相反。
-
用于现代日常饮食:
- ❌ 错误:我今天的早餐是面包牛奶,真是“断齑块粥”。
- ✅ 正确:现代普通饮食不算“断齑块粥”,除非极端贫困。
-
形容食物美味:
- ❌ 错误:这碗粥虽然简单,但味道鲜美,真是“断齑块粥”。
- ✅ 正确:“断齑块粥”不涉及味道,仅形容饮食简陋。
-
用于形容短暂饮食:
- ❌ 错误:我今天太忙,只吃了一顿饭,算是“断齑块粥”。
- ✅ 正确:“断齑块粥”指长期清贫,而非偶尔少吃。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块贫的诗词
关于块贫的诗词(第1篇)关于"块贫"的诗词及其解析在中华诗词的海洋中,描写"块贫"主题的作品虽不如其他主题广泛,但也不乏其辞。以下是我根据"块贫"这一主题,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贫士吟》 宋·邵雍块贫无地种桑麻,箪食瓢饮乐自涯。清夜读书明月照,白云深处是吾家。解析:此诗描述了贫士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贫苦,但自得其乐。作者在月光下读书,清白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淡泊明志的品行显而易见。二、《陋巷》 唐·杜荀鹤块土狭径无人至,窄室颓墙共岁寒。须知万乘尊无贵,贫贱由来亦自安。解析:此诗描绘了贫民居住的简陋环境,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也认为贫贱自有其安定的道理,
熬姜呷醋
熬姜呷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áo jiāng xiā cù。它用来形容人生活清苦,刻苦自励,或为了求学或修身养性而忍受清贫的生活。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典故中有士人为求学或修身养性而煮食姜并呷食醋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近义词包括刻苦自励、清苦自守和勤俭节约等,反义词则是奢侈浪费、安于享乐和贪图享乐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避免不当场合和语境,以及与其他相关成语的混淆。
淡饭黄齑
本文介绍了成语“淡饭黄齑”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简朴清苦,源自古代文献,成为文化象征。文章通过详细解释和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白饭青刍
白饭青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fàn qīng chú。这个成语指的是为动物提供充足的饮食,形容对动物或人的生活条件照顾得非常充足,常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的照顾非常周到,给予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时期。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丰衣足食、优渥待遇、精心照料等,反义词有饥寒交迫、粗茶淡饭、漠不关心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的用法。
鹑居鷇饮
本文介绍了成语“鹑居鷇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的是生活俭朴、清苦自守的生活方式,源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对象、语境和与其他成语的区分,以避免错误使用。
箪食壶酒
箪食壶酒的读音为dān shí hú jiǔ,用来形容食物简陋、生活清贫或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足自乐。这个成语强调了生活的简朴和自给自足的精神状态,源于古代文献记载。其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避免误用和滥用,尊重其含义和背景。
食不重肉是什么意思
食不重肉的读音食不重肉拼音为 shí bù chóng ròu。食不重肉的含义"食不重肉"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清贫或饮食简单,不追求过多的肉类食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饮食中不再有重复的肉类菜肴,通常用来形容生活节俭,不奢侈浪费。食不重肉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人都是靠耕种土地为生。由于粮食和肉类的供应有限,人们往往只能吃简单的食物,而无法经常吃到肉类。因此,当有人能够做到饮食中不再有重复的肉类菜肴时,就被认为是一种节俭和清贫的表现。这个成语的典故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节俭和清贫的崇尚和追求。食不重肉的近义词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节衣缩
列鼎而食是什么意思
列鼎而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iè dǐng ér sh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贵族的奢华生活,描述的是排列着鼎器来吃饭的场景,常用来形容古代贵族的奢华生活、丰盛的宴席或富足的生活状态。典故多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宴会和古代文献中。近义词包括豪奢宴饮、丰盛筵席等,反义词则是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等。在错误用法中,需避免将其误用于普通人的日常饮食或贫穷、简陋的生活环境。
鹑衣鷇食
本文介绍了成语“鹑衣鷇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非常简陋寒酸,如同鹑鸟和雏鸟一般缺乏食物和衣物。典故出自《庄子·外物》,表示生活困苦,缺乏基本生活保障。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荆钗布裙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例句以及需要注意的误用情况。
雕盘绮食
雕盘绮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精美的食物和器皿。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宴会文化,用来展示财富和品味。它常被用于描述精美的食物和器皿的场合,如皇宫宴会或高档餐厅。使用“雕盘绮食”时需注意语境搭配,避免误用或滥用。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将其用于不相关的场合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