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愚夫

草木愚夫: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成语

读音

cǎo mù yú fū

含义

“草木”指植物,”愚”意为愚蠢、无知,”夫”在古代指成年男子。字面意思是像草木一样无知无觉的人。具体含义指那些见识浅薄、愚昧无知的人,常用来讽刺那些缺乏见识、不懂变通的人。

这个成语形象地将人比作没有思想的草木,强调其愚钝无知的程度,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它不仅仅指智力上的不足,更强调见识和判断力的缺乏。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最早记载”草木之人”的说法,指那些没有见识的普通人。后来演变为”草木愚夫”。
  2.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对齐威王说:”今臣之见,乃若草木之人,不足以知大王之深意。”这里已经接近”草木愚夫”的意思。
  3. 《晋书·王导传》:记载王导评价某些官员”如草木愚夫,不识大体”,这是较早直接使用这个成语的记载。
  4.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那班草木愚夫,只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富贵,哪知其中机关。”展现了成语的讽刺用法。

近义词

  1. 愚昧无知:强调缺乏知识和理解力
  2. 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窄,见识短浅
  3. 胸无点墨:形容没有学问,知识贫乏
  4. 目不识丁:指不识字,引申为没有文化
  5.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反义词

  1. 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 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3.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 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极高
  5. 明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能洞察细微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那个不肯学习的小朋友被老师说是”草木愚夫”。
    • 妈妈说看电视不思考会变成”草木愚夫”。
  2. 小学高年级

    • 他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真是个”草木愚夫”。
    • 面对新科技,我们不能做”草木愚夫”,要主动学习。
  3. 初中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拒绝接受新知识的人无异于”草木愚夫”。
    • 那些迷信风水不求医的”草木愚夫”最终害了自己。
  4. 高中

    •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持简单二元论者不过是”草木愚夫”之见。
    • 学术研究中,满足于表面现象不做深入探究就是”草木愚夫”的行为。
  5. 大学及以上

    • 在哲学讨论中,仅凭常识判断的”草木愚夫”式思维难以触及问题本质。
    • 社会治理需要专业智慧,而非”草木愚夫”的直觉反应。
  6. 文学作品

    • 他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群”草木愚夫”,感到无比孤独。
    • 在这个知识为王的时代,”草木愚夫”终将被淘汰。
  7. 新闻报道

    • 专家批评某些网民是”草木愚夫”,对专业问题妄加评论。
    • 面对科学证据仍固执己见,这种”草木愚夫”的态度阻碍社会进步。
  8. 日常对话

    • “你连这个都不懂?简直是个’草木愚夫’!”
    • “别做’草木愚夫’了,多读点书吧。”
  9. 学术写作

    • 研究中应避免”草木愚夫”式的简单归因,需考虑多重变量。
    • “草木愚夫”的认知模式常导致对复杂问题的误解。
  10. 演讲表达

    • 我们要打破”草木愚夫”的思维局限,拥抱多元观点。
    • 在这个时代,甘做”草木愚夫”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

错误用法

  1. 用于形容儿童:儿童缺乏知识是正常现象,用”草木愚夫”这样强烈的贬义词不合适。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草木愚夫”是错误的。
  2. 形容身体残疾者:将身体残疾与智力或见识混为一谈是严重的错误。例如:”那个盲人是草木愚夫”极其不当。
  3. 跨文化误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因不了解某些知识而表现”无知”,但这不应用”草木愚夫”来形容。例如:”那个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习俗,真是个草木愚夫”是错误的。
  4. 专业领域外行:非专业人士对专业领域不了解是正常现象,不应简单斥为”草木愚夫”。例如:”病人不懂医学术语,简直是草木愚夫”这种说法不妥。
  5. 过度使用:频繁使用这个成语会显得说话者傲慢无礼,即使对方确实见识有限,也应选择更委婉的表达方式。
  6. 自我贬低:用这样强烈的贬义词形容自己也不恰当,即使出于谦虚。例如:”我是个草木愚夫,什么都不懂”显得过于自贬。
  7. 混淆概念:不应将”草木愚夫”与”老实人”、”淳朴”等中性或褒义词汇混为一谈。例如:”乡下人很淳朴,都是草木愚夫”是错误的表述。
草木愚夫.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苒字怎么读?8个笔画正确写法与荏苒时光的深层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苒”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读作rǎn,部首为艹,笔顺包括横、竖等笔画。苒的含义包括草盛的样子和时间的逐渐逝去。此外,文章还提供了苒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形声字的特点和词语的用法等。

不知丁董

“不知丁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上的发音为bù zhī dīng dǒng。该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对某事或某人一无所知或不了解情况。其典故并不明确,可能源于古代人物或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一无所知、茫然无知”等,反义词有“了如指掌、洞若观火”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强调了需要注意使用语境和对象,避免误解或冒犯。错误用法也进行了举例提醒。

博闻多识

博闻多识是一个成语,意为学识广博,知识丰富。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礼记·大学》。该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褒义色彩,避免用错场合或用错对象。例如,不应将“博闻多识”用来形容只是表面上涉猎广泛但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同时,在评价一个人时,应综合考虑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品质等方面。博闻多识的人经常通过阅读、学习、经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博物洽闻

“博物洽闻”是一个成语,意为知识广博,见多识广。源于古代对知识分子广博知识和丰富阅历的要求。表示一个人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经验,能处理复杂问题。其近义词有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使用时需避免滥用、不用于形容事物、避免与近义词混用,并注意语境是否合适。

废话连篇

本文介绍了成语“废话连篇”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等。这个成语用于形容说话空洞无实际意义或价值,给人一种啰嗦繁琐的印象。“废话连篇”没有明确典故或出处,是人们日常创造出来的词汇。本文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使用不当场合和与“长篇大论”混淆使用等。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有声无气是什么意思

有声无气的读音有声无气(yǒu shēng wú qì)有声无气的含义“有声无气”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有声音但没有气息。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声音低沉无力,或者形容某种声音虽然存在但缺乏生气和活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或者形容某种氛围的沉闷和缺乏生气。有声无气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在古代,人们可能观察到某些人说话时声音低沉无力,或者某些地方的声音虽然存在但缺乏生气,于是就形成了这个成语。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中医理论中的“气”的概念有关,中医认为人的声音与气息密切相关,因此“有声无气”也可能与中医术语中的某些

村学究语

村学究语是一种形容乡村学究所使用的语言或学问的词汇,含义为言辞古朴、质实,多指不事雕琢、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这个成语并无具体典故,但和古代乡村学者的学术研究及言辞风格有关。村学究语的近义词包括乡野之言、村野之语等,反义词则为华丽辞藻、雅言正论等。使用村学究语时需注意不要贬低其价值或轻视其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例如,某人在描述乡村生活或表达智慧时,可能会使用村学究语来突出其朴实无华的特点。

昂首望天

昂首望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áng shǒu wàng tiān。其含义为抬头仰望天空,常用来形容人态度高傲,自视甚高,不切实际地妄自尊大。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常以此姿态展示自己的威严和自信,但过度则表现为傲慢和自大。昂首望天的近义词有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等。反义词包括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谦逊有度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适用的场合和对象,避免误用。错误使用方式包括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与其他成语混淆。

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uǎn zhōng kuī bào,指从有限的视角观察事物只能看到部分真相。这个成语来源于《列子·说符篇》的典故,描述了只从竹管里看豹子,无法全面了解的情境。其近义词有以偏概全、一叶知秋和举一反三等。反义词包括洞若观火、见微知著等。使用管中窥豹时要避免错误用法,如使用场合不当、与事实不符和滥用成语等。在分析和评价事物时,我们应该避免只看到表面现象,要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全貌。

4g手机维修 读后感

《4G手机维修》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关于4G手机维修的知识,内容涵盖手机的构造、常见故障以及维修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手机的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从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述中学到了很多维修技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即使是对手机维修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理解。作者详细介绍了手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对各类常见故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给出了详细的维修方法。书中的维修案例分析和内部构造的细致描述让我印象深刻。这些知识和技巧的分享,使我对手机维修有了实质性的了解。除了学习维修知识,我还从书中感受到了作者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作者对每个细节的关注和对每个故障的耐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