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威:成语详解
读音
cǎo mù zhī wēi
含义
- 草木:指花草树木,泛指自然界的一切植物。
- 知:知道、感知。
- 威:威严、威势,指强大的影响力或震慑力。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的威望极高,连草木都能感受到他的威严。比喻一个人的名声或影响力极大,深入人心,甚至影响自然万物。
典故
- 《后汉书·冯异传》:
东汉名将冯异为人谦逊,战功赫赫却不居功自傲。他去世后,百姓感念其恩德,民间流传“草木知威”的说法,意指他的威望连草木都能感知。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辅佐晋元帝建立政权,威望极高。史书记载:“导之威德,草木知威。”形容他的影响力遍及天下。 - 民间传说:
古代有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他治理的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人们认为他的德行感动天地,连草木都敬畏他,故称“草木知威”。
近义词
- 威震四方:形容威望极高,震慑四方。
- 名扬四海:名声传播极广,人人皆知。
-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 如雷贯耳:形容名声极大,像雷声一样响亮。
反义词
- 默默无闻:形容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 声名狼藉:名声极差,臭名昭著。
- 无人问津:没有人关注或提及。
- 威信扫地:威望完全丧失,毫无影响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位老师教学认真,同学们都很尊敬她,真是“草木知威”啊!
- 爸爸在公司里很有威望,大家都听他的,妈妈说他是“草木知威”。
-
小学高年级:
- 诸葛亮在蜀国威望极高,连敌人都敬畏他,真是“草木知威”。
- 这位科学家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他的名字“草木知威”,人人都知道。
-
初中:
- 岳飞精忠报国,他的威名“草木知威”,连金兵都闻风丧胆。
- 这位将军战功赫赫,他的威望“草木知威”,士兵们无不敬服。
-
高中:
- 孔子周游列国,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可谓“草木知威”。
- 这位企业家白手起家,如今他的商业帝国“草木知威”,行业内外无人不晓。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学术影响力“草木知威”。
- 在政坛上,他的决策总能影响全局,其威望“草木知威”。
错误用法
-
形容自然现象:
- ❌ 错误:昨晚的台风太厉害了,真是“草木知威”。(“草木知威”用于形容人的威望,不能用于自然现象。)
- ✅ 正确:昨晚的台风威力巨大,树木都被吹倒了。
-
形容动物:
- ❌ 错误:这只老虎的吼声让森林里的动物都害怕,真是“草木知威”。(成语用于人,不适用于动物。)
- ✅ 正确:这只老虎的吼声威震山林。
-
形容普通事物:
- ❌ 错误:这款手机销量第一,真是“草木知威”。(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威望,不适用于商品。)
- ✅ 正确:这款手机销量第一,深受消费者喜爱。
-
贬义用法:
- ❌ 错误:这个恶霸在村里横行霸道,真是“草木知威”。(成语带有褒义,不能用于贬义。)
- ✅ 正确:这个恶霸在村里横行霸道,人人畏惧。
-
过度夸张:
- ❌ 错误:我昨天考试得了满分,同学们都说我“草木知威”。(成语形容极高的威望,不适用于小事。)
- ✅ 正确:我昨天考试得了满分,同学们都很佩服我。
总结:“草木知威”是一个褒义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威望极高,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威望素著是什么意思
威望素著的读音威望素著的读音为wēi wàng sù zhù。威望素著的含义威望素著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长期以来的声望和威信,形容其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被广泛尊重和信任。这个成语强调了长期积累的声望和威信,而非一时的名气或影响力。威望素著的典故“威望素著”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有德行、有才能、有贡献的人会给予高度的评价和尊重,这些人便具有了“威望”。而“素著”则表示这种威望是长期积累、广泛认可的。在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名士高僧等,都因其长期的贡献和卓越的成就,被人们尊称为“威望素著”。例如,历史上的诸葛亮、关羽等人物,因其卓越的才能和长期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公才公望是什么意思
公才公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ōng cái gōng wàng。该成语的含义是形容某人在其领域内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是形容人才能出众、声望显赫的表达。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反映社会对人才和声望的认可。其典故可能源于对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有卓越贡献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人物的尊称。其近义词有才能出众、德高望重、声名显赫等。反义词则为才疏学浅、无名小卒、默默无闻等。在使用时,应准确理解其含义,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有卓越成就和广泛社会声望的人物。
一呼百应是什么意思
一呼百应的读音一呼百应的拼音为yī hū bǎi yìng。一呼百应的含义一呼百应,字面意思为一声呼唤引起众多响应。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号召力或影响力极大,一旦发出号召或请求,就会有很多人响应或跟随。这个成语强调了号召者与响应者之间的默契和效率。一呼百应的典故一呼百应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该典故讲述了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在楚汉战争中,曾以极少的兵力击败敌军,其威望和影响力极大,每当他发出命令或呼唤时,士兵们都会迅速响应,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局面。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某人的号召力或影响力极大。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左传》中的“一呼而集,百事俱备”,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这些典
翠消红减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翠消红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景物色彩逐渐褪去或女子容颜因时间流逝而衰老,出处并不明确,但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文章还列出了与“翠消红减”意思相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使用不当的场合示例。最后,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具体用法。
柳夭桃艳是什么意思
柳夭桃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春天柳树和桃花的美丽景象。其含义包括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的比喻。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和出处,但在中国文学中广泛表现春天美好和生命活力的象征。其近义词包括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等,反义词为枯枝败叶、草木凋零等。使用柳夭桃艳时需注意适用于描述春天自然景色的场合,不宜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等非外貌特征方面,也不适用于描述城市建筑等非自然景观。正确的使用示例包括描述春天的公园、花园和画作等。
摧枯拉腐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摧枯拉腐”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其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用武力或手段摧毁腐朽势力,如同势如破竹。典故源自古代战争和政治斗争中的比喻,形容轻易扫除腐败势力的过程。近义词包括势如破竹、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等。反义词为难如登天、步履维艰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强调了错误用法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滥用场合、乱改词语结构以及不恰当的搭配。
春暖花香是什么意思
春暖花香是一个描绘春天景象的成语,用来形容春天的温暖和花朵的芬芳。它通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宜人,生机勃勃。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与中国文化中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普遍描述紧密相连。它常用来表达生命、希望、美好等主题。其近义词包括春光明媚、春色满园等,反义词不直接对应特定词语,可用“寒冬腊月”等描述相反景象。使用时要避免错误用法,如用在描述不相关的场景或情感,或在句子中滥用或误用。
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
“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形容轻易地、毫不费力地摧毁或消灭某事物,尤其适用于描述已失去活力或战斗力的事物。其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等。反义词包括艰难困苦、难如登天、不易之典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非战争或非竞争场合滥用。例如,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以摧枯拉朽之势达成目标。
阿世盗名
阿世盗名的拼音是ā shì dào míng。该成语含义为迎合世俗,盗用盛名,描述那些为追求名利而放弃原则和底线,迎合社会风气和他人期望的行为。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一些人用不正当手段追求名誉和地位。阿世盗名的近义词包括虚应故事、虚名浮利、沽名吊誉、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等。反义词则包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才实学、廉洁奉公、忠实可靠等。使用阿世盗名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在不当场合使用,避免与其他负面词汇混用,以及准确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例句展示了阿世盗名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和错误用法。
响彻云表是什么意思
响彻云表的读音标注拼音:xiǎng chè yún biǎo响彻云表的含义“响彻云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声音响亮,传到高远的云层之上,甚至可以直达天际。它通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响亮和传播的远近,也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人的名声、影响力深远而广泛。响彻云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可以追溯到一些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这种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界的声响,比如雷声、鼓声等,这些声音被形容为响彻云表。此外,也有一些历史人物或故事被用来形容“响彻云表”,比如某些英雄壮举或伟业的影响力深远。典故一:雷声的启示在古代,人们常常把雷声形容为响彻云表的声音。因为雷声的响亮和传播的远近,让人们联想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