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求活
读音
cǎo jiān qiú huó
含义
“草间求活”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草:指野草、草丛,象征卑微、低贱的环境。
- 间:表示在……之中,即“在草丛里”。
- 求:意为寻求、谋求。
- 活:指生存、活下去。
整体含义:形容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勉强求生,苟且偷生,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生存而不顾尊严或原则的人。
典故
- 《晋书·周顗传》:
东晋时期,大臣周顗(yǐ)因朝廷内乱被贬,生活困顿,有人劝他投靠权贵以求富贵,他叹息道:“吾岂能草间求活?”表示宁愿保持气节,也不愿卑躬屈膝地苟活。 - 《南史·王僧辩传》:
南朝梁将领王僧辩在战乱中被迫投降敌人,有人指责他“草间求活”,讽刺他为了活命而丧失忠诚。 - 《资治通鉴》:
唐代安史之乱时,许多官员为保命投降叛军,史学家批评他们“草间求活”,毫无气节。
近义词
- 苟且偷生:勉强活着,不顾尊严。
- 忍辱偷生:忍受屈辱以求生存。
-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保全自己。
- 卑躬屈膝:低声下气,丧失尊严。
反义词
- 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
- 舍生取义:为正义牺牲生命。
-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坦然。
- 坚贞不屈:坚守气节,不向压力低头。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不想像小虫子一样草间求活,而是勇敢面对困难。
- 故事里的英雄从不草间求活,总是坚持正义。
-
小学高年级:
- 战争年代,有些人选择草间求活,但更多人选择抗争到底。
- 面对霸凌,我们不能草间求活,要勇敢站出来。
-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叛徒为保命草间求活,最终遗臭万年。
- 真正的勇士不会草间求活,而是为理想奋斗到底。
-
高中:
- 在民族危亡之际,苟且偷安、草间求活的人终将被历史唾弃。
- 他宁愿饿死也不愿向敌人低头,绝不做草间求活之事。
-
大学及以上:
- 知识分子若只知草间求活,放弃独立思考,便是对社会的背叛。
- 在极权统治下,许多人被迫草间求活,但仍有少数人坚守良知。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他在贫困中草间求活,终于熬出头了。”(错误:成语本身含贬义,不能用于赞美坚韧。)
- ❌“小草在石缝中草间求活,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错误:成语不适用于自然景物。)
-
混淆近义词:
- ❌“他草间求活,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错误:与“卧薪尝胆”混淆,后者是忍辱负重以图崛起。)
-
脱离语境滥用:
- ❌“疫情期间,大家在家草间求活。”(错误:普通居家隔离与成语的“丧失尊严”无关。)
-
对象错误:
- ❌“蚂蚁草间求活,搬运食物过冬。”(错误:成语仅用于人,不适用于动物。)
总结:“草间求活”强调在逆境中丧失原则的生存方式,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和适用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傲骨嶙嶙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傲骨嶙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傲骨嶙嶙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刚毅不屈,有骨气。文章还指出该成语的误用情况,如描述非正面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于描述外在形象。正确理解和使用傲骨嶙嶙,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人的性格和品质。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什么意思
成语“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读音为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其含义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生命的保全比节操的丧失更重要,但失去节操的代价巨大。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和道德观念,强调保持道德和名誉的重要性,特别是女性贞操的重要性。其近义词包括宁死不屈、坚贞不屈等,反义词如失身败名、屈节辱命等。文章通过例句阐述了人们在困境中应坚守道德底线的重要性。然而,该成语可能被误解或不当使用,需注意其适用的语境和含义。
应运而生是什么意思
应运而生的读音应运而生(yìng yùn ér shēng)应运而生的含义“应运而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人因应时势或需要而自然产生或出现。其中,“应运”表示顺应天命或时代潮流,“而生”则表示产生或出现。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某种事物或人因顺应天命或时代需要而自然地产生或出现。应运而生的典故“应运而生”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易经》中就有“天地感而万物化,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说法,表达了天地万物应运而生的思想。此外,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也有许多典故和出处,比如某个时代出现了顺应时势的英雄或事物,他们因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为时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应运而生的
摧眉折腰是什么意思
“摧眉折腰”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压力或诱惑面前失去自我、放弃尊严的极度恭敬或屈服的样子。出自唐代李白的《梦留天姆吟留别》。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表示人在某种情况下放弃了原则和尊严。其反义词如傲骨嶙嶙、刚毅不屈等则带有褒义色彩。使用“摧眉折腰”时需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不可随意用于轻松或幽默的场合。错误使用示例需注意避免。
奴颜婢膝是什么意思
奴颜婢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ú yán bì x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谄媚、卑躬屈膝、毫无尊严的姿态。典故源于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背景,形容一些人为了追求权势和地位而放弃自尊,表现得谄媚卑微。近义词包括阿谀奉承、卑躬屈节等,反义词则为刚正不阿、傲骨嶙嶙等。使用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不当使用造成误解或冒犯。
昂头挺胸
昂头挺胸是一个形容人精神振奋、自信满满的成语,拼音为áng tóu tǐng xiōng。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常被用来形容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雄伟形象和气概。昂头挺胸的近义词包括昂首阔步、意气风发等,反义词有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等。使用昂头挺胸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是否合适,避免夸张的描绘和不当的使用。
宁死不辱是什么意思
宁死不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ìng sǐ bù rǔ。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坚决宁愿死去也不受侮辱,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侮辱或困境时的坚定立场和尊严。宁死不辱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文天祥的故事。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坚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反义词则包括苟且偷生、卑躬屈膝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误用为贬义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宁死不辱的恰当方式。
案剑瞋目
文章提供了关于成语“案剑瞋目”的详细解释。首先,解释了该成语的读音;其次,阐述了其含义,形容人愤怒或凶狠的表情,常用来形容人愤怒时瞪大眼睛,握剑示威的情景;接着,介绍了该成语的出处,可能与古代文献记载和戏剧表演有关;然后,列举了近义词和反义词;最后,提供了例句和错误用法提醒,指出在日常使用或写作中需要注意成语的适用范围和语境。
哺糟歠醨
本文介绍了成语“哺糟歠醨”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指饮用甜酒和薄酒,引申为对事物的浅尝辄止,不深入钻研。出自《庄子·外物》篇,典故描述了孔子与颜回的对话。近义词有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等,反义词有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等。文章还给出了若干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强调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这一成语,避免错误用法。
摇尾乞怜是什么意思
摇尾乞怜的读音拼音:yáo wěi qǐ lián注音:ㄧㄠˊ ㄨㄟˇ ㄑㄧˇ ㄌㄧㄢˊ摇尾乞怜的含义“摇尾乞怜”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施舍的情景,比喻人为了谋求利益或逃避祸害而向他人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样子。这个成语含有贬义,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卑劣、无耻。摇尾乞怜的典故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只狗为了讨好主人,不断地摇动尾巴、献媚取宠。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的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样子。此外,这个成语还可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到的狗的习性,狗在面对食物短缺或者需要得到主人的关注和照顾时,会摇动尾巴向主人示好,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施舍。摇尾乞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