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求活

草间求活

读音

cǎo jiān qiú huó

含义

“草间求活”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指野草、草丛,象征卑微、低贱的环境。
  • :表示在……之中,即“在草丛里”。
  • :意为寻求、谋求。
  • :指生存、活下去。

整体含义:形容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勉强求生,苟且偷生,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生存而不顾尊严或原则的人。

典故

  1. 《晋书·周顗传》
    东晋时期,大臣周顗(yǐ)因朝廷内乱被贬,生活困顿,有人劝他投靠权贵以求富贵,他叹息道:“吾岂能草间求活?”表示宁愿保持气节,也不愿卑躬屈膝地苟活。
  2. 《南史·王僧辩传》
    南朝梁将领王僧辩在战乱中被迫投降敌人,有人指责他“草间求活”,讽刺他为了活命而丧失忠诚。
  3. 《资治通鉴》
    唐代安史之乱时,许多官员为保命投降叛军,史学家批评他们“草间求活”,毫无气节。

近义词

  1. 苟且偷生:勉强活着,不顾尊严。
  2. 忍辱偷生:忍受屈辱以求生存。
  3.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保全自己。
  4. 卑躬屈膝:低声下气,丧失尊严。

反义词

  1. 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
  2. 舍生取义:为正义牺牲生命。
  3.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坦然。
  4. 坚贞不屈:坚守气节,不向压力低头。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不想像小虫子一样草间求活,而是勇敢面对困难。
    • 故事里的英雄从不草间求活,总是坚持正义。
  2. 小学高年级

    • 战争年代,有些人选择草间求活,但更多人选择抗争到底。
    • 面对霸凌,我们不能草间求活,要勇敢站出来。
  3.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叛徒为保命草间求活,最终遗臭万年。
    • 真正的勇士不会草间求活,而是为理想奋斗到底。
  4. 高中

    • 在民族危亡之际,苟且偷安、草间求活的人终将被历史唾弃。
    • 他宁愿饿死也不愿向敌人低头,绝不做草间求活之事。
  5. 大学及以上

    • 知识分子若只知草间求活,放弃独立思考,便是对社会的背叛。
    • 在极权统治下,许多人被迫草间求活,但仍有少数人坚守良知。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他在贫困中草间求活,终于熬出头了。”(错误:成语本身含贬义,不能用于赞美坚韧。)
    • ❌“小草在石缝中草间求活,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错误:成语不适用于自然景物。)
  2. 混淆近义词

    • ❌“他草间求活,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错误:与“卧薪尝胆”混淆,后者是忍辱负重以图崛起。)
  3. 脱离语境滥用

    • ❌“疫情期间,大家在家草间求活。”(错误:普通居家隔离与成语的“丧失尊严”无关。)
  4. 对象错误

    • ❌“蚂蚁草间求活,搬运食物过冬。”(错误:成语仅用于人,不适用于动物。)

总结:“草间求活”强调在逆境中丧失原则的生存方式,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和适用对象。

草间求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傲骨嶙嶙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傲骨嶙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傲骨嶙嶙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刚毅不屈,有骨气。文章还指出该成语的误用情况,如描述非正面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于描述外在形象。正确理解和使用傲骨嶙嶙,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人的性格和品质。

鼎镬如饴

本文介绍了成语“鼎镬如饴”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例句。该成语形容人对于苦难或艰难境遇毫不在意,甚至视为甘美,展现人的坚韧不拔精神。使用时应注意事项场合和语境,避免歧义或不当联想。

断脰决腹

本文介绍了成语“断脰决腹”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意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或付出极大的代价,常用来形容为了某种信仰、理想或目标而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精神。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避免误用的注意事项。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低三下四

本文介绍了成语“低三下四”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形容人的态度卑恭或地位低下。在使用时需注意其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的使用。不正确的用法包括描述事物状态或轻松场合的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谨慎使用。

应运而生是什么意思

应运而生的读音应运而生(yìng yùn ér shēng)应运而生的含义“应运而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人因应时势或需要而自然产生或出现。其中,“应运”表示顺应天命或时代潮流,“而生”则表示产生或出现。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某种事物或人因顺应天命或时代需要而自然地产生或出现。应运而生的典故“应运而生”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易经》中就有“天地感而万物化,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说法,表达了天地万物应运而生的思想。此外,在《史记》等历史文献中也有许多典故和出处,比如某个时代出现了顺应时势的英雄或事物,他们因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为时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应运而生的

奴颜婢膝是什么意思

奴颜婢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ú yán bì x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谄媚、卑躬屈膝、毫无尊严的姿态。典故源于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背景,形容一些人为了追求权势和地位而放弃自尊,表现得谄媚卑微。近义词包括阿谀奉承、卑躬屈节等,反义词则为刚正不阿、傲骨嶙嶙等。使用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不当使用造成误解或冒犯。

负气仗义

负气仗义是指因气节而表现出仗义的行为,形容人性格刚烈,有正义感,能为正义事业挺身而出。该词源于古代,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其近义词有义气凛然、刚正不阿等,反义词有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轻率形容某行为或过度夸大其词。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多一份负气仗义的精神,为正义事业贡献力量。

宁死不辱是什么意思

宁死不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ìng sǐ bù rǔ。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坚决宁愿死去也不受侮辱,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侮辱或困境时的坚定立场和尊严。宁死不辱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文天祥的故事。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坚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反义词则包括苟且偷生、卑躬屈膝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误用为贬义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宁死不辱的恰当方式。

断头将军

“断头将军”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人。其含义是即使面临牺牲生命的危险,也决不向敌人屈服。该成语源于三国时期蜀汉将领王平的故事。此外,“断头将军”的近义词包括坚贞不屈、宁死不屈等,反义词有贪生怕死、屈膝投降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成语,避免误用场合、搭配不当、滥用比喻以及不恰当的语境。

哺糟歠醨

本文介绍了成语“哺糟歠醨”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指饮用甜酒和薄酒,引申为对事物的浅尝辄止,不深入钻研。出自《庄子·外物》篇,典故描述了孔子与颜回的对话。近义词有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等,反义词有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等。文章还给出了若干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强调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这一成语,避免错误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