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椽不斫

采椽不斫:古朴自然之美

读音

cǎi chuán bù zhuó

含义

“采椽不斫”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通”棌”,指栎木,一种常见的树木
  • :屋顶的椽子,支撑瓦片的木条
  • :否定词
  • :砍削、雕琢

整体意思是:用栎木做椽子而不加雕琢。比喻生活简朴自然,不事奢华修饰,保持事物的本来面目。

典故

这个成语源自多个古代典籍:

  1. 《韩非子·五蠹》记载:”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描述尧帝治理天下时,居住的茅草屋顶不加修剪,用栎木做椽子也不加雕琢,体现上古圣王的简朴作风。
  2. 《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上书说:”尧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用以劝谏秦始皇不要过于奢侈。
  3. 《汉书·艺文志》也有类似记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这些典故都反映了古代圣王和思想家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态度,反对过度修饰和奢华。

近义词

  1. 茅茨不翦:茅草屋顶不加修剪,与”采椽不斫”常连用,形容居所简朴
  2. 返璞归真:去掉外在修饰,回归原始自然状态
  3.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朴素
  4. 布衣蔬食:穿粗布衣,吃简单食物,形容生活清苦
  5. 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培养品德

反义词

  1. 雕梁画栋: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2. 铺张浪费:过分讲究排场,浪费人力物力
  3. 锦衣玉食:穿华美衣服,吃珍贵食物,形容奢侈生活
  4.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盛大
  5. 穷奢极欲:极端奢侈,尽情享乐

例句

小学生适用例句

  1. 老师说古代圣王”采椽不斫”,住得很简单。
  2. 尧帝”采椽不斫”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浪费。
  3.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房子建得很朴素。
  4. 爸爸说我们的生活应该学习”采椽不斫”的精神。
  5. 博物馆里那个茅草屋就是”采椽不斫”的样子。

中学生适用例句

  1. 陶渊明”采椽不斫”的隐居生活令人向往。
  2. 现代人应该反思过度消费,回归”采椽不斫”的简朴。
  3. 这篇古文用”采椽不斫”形容上古贤君的德行。
  4. 设计师从”采椽不斫”中获得灵感,创造了自然风格的作品。
  5. 环保主义者推崇”采椽不斫”的生活理念。

大学生及以上适用例句

  1.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采椽不斫”的哲学更具现实意义。
  2. 建筑师将”采椽不斫”的理念融入生态住宅设计中。
  3.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与”采椽不斫”一脉相承。
  4. 这篇论文探讨了”采椽不斫”在古代政治伦理中的象征意义。
  5. 当代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与古代的”采椽不斫”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学性例句

  1. 山间那座”采椽不斫”的草堂,正是文人远离尘嚣的净土。
  2. “采椽不斫”不仅是建筑风格,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写照。
  3. 诗人笔下”采椽不斫”的意境,勾勒出返璞归真的生活图景。
  4.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采椽不斫”的智慧如清泉般珍贵。
  5. 古琴悠悠,茶香袅袅,”采椽不斫”的居所中自有天地大美。

错误用法

  1. 形容工艺粗糙:错误地用于批评做工不精细。例如:”这个家具做得采椽不斫,太粗糙了。”(错在忽略了成语中主动选择的简朴意境)
  2. 形容贫穷困苦:误用来描述被迫的简陋生活。例如:”他家很穷,住得采椽不斫。”(错在混淆了主动选择与被动接受)
  3. 形容不修边幅:用于形容个人外表邋遢。例如:”他整天采椽不斫的样子,也不打扮一下。”(完全偏离了成语原意)
  4. 形容简单随便:泛化使用于各种简单事物。例如:”这个方案写得采椽不斫,没什么内容。”(错误扩大了成语适用范围)
  5. 作为贬义词使用:例如:”现代社会谁还采椽不斫啊,太落伍了。”(误解了成语的褒义性质)
  6. 形容自然景观:错误地用于描述未经人工的自然景色。例如:”这片森林采椽不斫,保持原生态。”(成语特指人工建造中的简朴选择)

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时,应当注意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褒义色彩,用来形容主动选择的简朴生活方式或建筑风格,而非被迫的简陋或工艺的粗糙。

采椽不斫.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茅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茅”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茅字为形声字,本义为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还可以指茅屋、简陋的居所,借指茅土之封,姓通“旄”,并给出了相关的古籍记载。

椽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从拼音笔顺到建筑文化全面解析

本文介绍了椽的拼音、部首、笔顺,解释了椽的含义及详细解析。椽子是一种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文章还通过古代文献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展示了椽的应用及其意义。

村酒野蔬

村酒野蔬是一个描述乡村朴素生活与自然风光的成语。字面上指以乡村自酿的酒和野生蔬菜为食材,常用来形容环境朴素、自然的地方。该成语源于古代诗词中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流传至今。其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乡风淳朴等,反义词则为奢华富丽、锦衣玉食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搭配及准确含义,避免误解。

橡饭菁羹是什么意思

橡饭菁羹的读音橡饭菁羹的读音为:xiàng fàn jīng gōng。其中,xiàng是四声,fàn是四声,jīng是一声,gōng是一声。橡饭菁羹的含义橡饭菁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清苦,或者指人生活简朴、节俭。其中,“橡饭”指的是用橡子做的饭,“菁羹”指的是用菜叶做的汤。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食物简单、粗糙,生活简朴。橡饭菁羹的典故橡饭菁羹的典故最早出自于《晋书·王祥传》。相传,王祥的继母朱氏对他不好,经常虐待他。然而,王祥却一直保持着清苦的生活,每天只吃橡子做的饭和菜叶做的汤。后来,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从此以后,橡饭菁羹成为了形容人生活简朴、节俭的成语。此外,

淡泊明志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蔬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生活简朴,穿布衣,吃素食,强调简朴清贫的生活方式。其源于古代追求道义和理想的人,后来也用来形容注重精神追求和内心修养的人。使用时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混淆。

恶衣蔬食

“恶衣蔬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yī shū shí,表示穿着简陋、吃着粗茶淡饭的生活状态,形容生活简朴、节俭。源自《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历史上多名人也因此生活方式受到赞誉。其近义词包括节衣缩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为奢侈浪费等。使用时需避免误用,注意其语境和与其他相近词语的差别。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黄齑白饭

本文介绍了成语“黄齑白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指黄色的菜酱和白色的米饭,形容食物简单朴素,现也用来形容生活简朴、清贫。出自《晋书·隐逸传》中的陶渊明故事。近义词有“清茶淡饭”、“粗茶淡饭”等,反义词有“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等。使用时应注重视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运用。

鹑居鷇饮

本文介绍了成语“鹑居鷇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的是生活俭朴、清苦自守的生活方式,源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对象、语境和与其他成语的区分,以避免错误使用。

关于布衣的诗词

关于布衣的诗词(第1篇)关于布衣的诗词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布衣常被用来指代普通百姓。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布衣生活的点滴细节,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本文将选取几首关于布衣的古诗词,按照诗词原文、作者、朝代和解析的顺序呈现,希望能带领大家一同感受布衣生活的韵味。二、关于布衣的诗词诗词原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未灭掩玉颜。素娥皎皎挂青川,迢迢殷勤来探望。空谷传声落古时,至今欲听无寻处。布衣潦倒谁识得?且尽杯中酒一曲。作者:李白(唐)解析: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虽然不是直接写布衣的诗,但其中“布衣潦倒谁识

餐松啖柏

“餐松啖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ān sōng dàn bǎi,指以松柏的果实为食,形容人生活简朴、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源于古代传说和文人墨客的诗文表达。其近义词包括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等,反义词有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注意对象、场合、语境及搭配,避免错误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