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的拼音

茅的拼音

máo

茅的部首

茅的笔顺

一,丨,丨,㇇,丶,㇇,亅,丿

横,竖,竖,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撇

茅的含义

白茅。

(Máo)姓。

茅的详细解析

白茅。

(Máo)姓。

茅 [máo]

〈名〉

(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同本义

茅,菅也。——《说文》。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

藉用白茅。——《易·大过》

昼尔于茅。——《诗·豳风·七月》

祭祀共萧茅。——《周礼·甸师》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茅飞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古人以为灵验,用琼茅来占卜吉凶称为茅卜);茅店(茅草搭盖的客店。指简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牵连的样子。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茅茨(茅草屋。上古房屋都是茅顶,殷墟出土的宫室屋顶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义理);茅屋采椽(用茅草盖屋顶,柞木做屋橼。比喻居处的俭朴)

茅屋,简陋的居住 。

如:茅舍(茆舍。茅屋);茅店(用茅草盖成的旅舍。言其简陋);茅茨(茆茨。茅屋;亦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茅轩(茅舍);茅堂(茆堂。草盖的屋舍)

借指茅土之封 。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通“旄”。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

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 庄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茅的拼音.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描写洁白的经典古诗词 探寻中国文人笔下的纯净美学与高洁品格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洁白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介绍古诗词中描写洁白的意境、自然景物、情感状态和人物形象,展示了诗人对于纯洁、清白与高雅的追求和向往。文章分别从不同的朝代和作者的角度出发,让我们在品味古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所传达的美好与纯真,以及古人对于纯净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10首关于青山的经典诗词 领略历代诗人笔下的苍翠咏叹与精神寄托

青山入诗韵:历代诗人笔下的苍翠咏叹青山,这一亘古不变的自然意象,自《诗经》时代便已悄然走入中国诗人的精神世界。它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精神家园。历代诗人以青山为镜,照见自我;以青山为友,对话永恒。让我们循着时间的脉络,探寻那些镌刻在诗词中的青山记忆。唐代:盛世气象与隐逸情怀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仙以拟人手法,将敬亭山塑造成唯一的知己,在"众鸟"与"孤云"的衬托下,凸显诗人超然物外的孤高情怀。青山在此成为诗人对抗世俗的精神堡垒。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作为山水诗大家,王维以画家视角勾勒

10首关于大风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探寻风意象背后的文人情怀与家国理想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大风古诗词的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大风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国风·郑风·风雨》、《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楼夕望招客》和《登鹳雀楼》等。这些古诗词通过描绘大风的情景和感受,展现了风的强大力量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文章通过解析这些古诗词,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与美丽,也理解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领略了文化魅力。

历代诗词如何描写大雨意象 从杜甫到李清照的10首经典写雨诗词赏析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大雨的诗词的本文列举了多篇描写大雨的古诗词及其作者、朝代和解析的介绍。这些诗词通过描绘大雨的磅礴和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包括《春夜喜雨》、《滁州西涧》、《夜雨寄北》等,每篇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描绘狂风骤雨、风雨交加、风狂雨骤和风雨交织的古诗词,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感。这些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将风雨的动态与韵律展现得淋漓尽致,值得细细品味和感悟。

10首关于鹈鹕的经典诗词赏析 探寻历代诗人笔下鹈鹕意象的演变

描写鹈鹕的诗词及其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这些诗词通过描绘鹈鹕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鹈鹕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优雅的气质,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胸臆的载体。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鹈鹕的美丽与高贵,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内涵,也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中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让自然的美好与和谐永远传递下去。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描写鹈鹕的诗词及其文化内涵。鹈鹕在古诗词中偶尔被提及,被赋予吉祥、和谐、自由等文化内涵。通过几首不重复的古

10首描写贫穷的经典古诗词 感受杜甫李清照笔下的贫者之叹与精神力量

穷愁之咏:古诗词中的贫者之叹自古以来,贫穷便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主题。那些流传千年的诗句,不仅记录了物质匮乏的窘迫,更展现了诗人们在困境中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穿越时空,聆听那些来自历史深处的贫者之叹。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位"诗圣"晚年穷困潦倒,居住在破败的茅屋中,却仍心系天下寒士。诗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贫寒生活的艰辛。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创作于她流落江南、家道中落的时期。七个叠字的运用,将贫困潦倒中的孤寂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关于杜甫的诗词

关于杜甫的诗词(第1篇)关于杜甫的诗词一、引言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又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本文将选取杜甫的几首代表性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以展现其诗词的魅力。二、杜甫的诗词《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解析:此诗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首句写景,以山河依旧反衬国家的残破;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沦亡的感伤之情。《登高》作者:杜甫朝代:唐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此诗通过登高远眺,抒发

王安石描写茅屋的诗词

王安石描写茅屋的诗词(第1篇)王安石描写茅屋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词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杜甫(唐代)解析:此诗描绘了杜甫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景。虽然诗作者并非王安石,但此诗却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茅屋的简陋与生活的艰辛。诗中不仅描绘了秋风之猛烈,也反映了诗人对贫困百姓的深

描写雨急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几篇关于描写雨急的诗词。这些诗词有的抒发了对雨天的忧愁与孤独,有的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通过阅读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雨天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自然、情感等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些诗词也展现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更加欣赏和品味古代文学的魅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古诗词来感受来自自然的悸动和心灵的宁静,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雨急的诗词,包括描写雨急的景色、情感和文化背景等。这些诗词反映了古人对雨天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自然等的深刻思考。文章还提到,这些诗词展现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更加欣赏和品味古代文学。在快节奏的现代

描写躲雨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躲雨的古诗词及其赏析。文章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躲雨的诗词,包括游子吟、清明、避雨亭、躲雨山亭夜雨寄北和雨中避亭等。这些诗词通过情景交融、以景写情的手法,表达了躲雨时的无奈、孤独、期待等情感。文章还介绍了其他与躲雨相关的古诗词元素,如雨打梨花、烟雨楼台等。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诗歌魅力,也可以从中寻找到人生启示和感悟。在躲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放下心中的纷扰,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让自己心情得到放松和调整。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