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才占八斗”详解
读音
cái zhàn bā dǒu
含义
“才”指才华、才能;“占”意为占据、占有;“八斗”是古代计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多。字面意思是“才华占据了八斗”,比喻一个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具体含义:形容某人才华出众,学识渊博,远超常人。
典故
- 出自《晋书·谢安传》:谢安是东晋名臣,才华横溢,时人称其“才占八斗”,意指他的才华远超常人。
- 宋代苏轼《答李端叔书》:“如仆者,才占八斗,学富五车。”苏轼以此自谦,表示自己虽有才华,但仍需不断学习。
-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此人聪明绝顶,才占八斗,可惜命运不济。”形容某人才华横溢但时运不济。
近义词
- 学富五车——形容学识极其渊博。
- 才华横溢——指人才华出众,表现突出。
- 满腹经纶——形容人学问深厚,知识丰富。
- 博古通今——指人通晓古今知识。
反义词
- 才疏学浅——形容人学识浅薄,才能不足。
- 胸无点墨——指人没有学问,缺乏知识。
- 不学无术——形容人没有学问,也没有能力。
- 目不识丁——指人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说:“小明写的作文真好,真是才占八斗!”
- 爸爸夸姐姐:“你画画这么棒,真是才占八斗!”
- 小华背了很多古诗,大家都说他“才占八斗”。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在数学竞赛中拿了第一名,同学们都说他“才占八斗”。
- 李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时引经据典,真是“才占八斗”。
-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才占八斗”,才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
-
初中(7-9年级):
- 苏轼不仅是大文豪,还精通书法、绘画,堪称“才占八斗”。
- 这位科学家在多个领域都有重大发现,真是“才占八斗”。
- 她不仅成绩优异,还会弹钢琴、下围棋,同学们都说她“才占八斗”。
-
高中及以上:
- 钱钟书先生精通多国语言,著作等身,可谓“才占八斗”。
- 达·芬奇不仅是画家,还是科学家、发明家,确实是“才占八斗”。
- 这位教授在学术界的贡献极大,同行都称赞他“才占八斗”。
错误用法
- 形容财富多:❌“他家有八斗米,真是才占八斗。”(错误,成语指才华,不指财富。)
- 形容力气大:❌“他能举起八斗重的石头,真是才占八斗。”(错误,成语与体力无关。)
- 形容数量多:❌“这本书有八斗厚,真是才占八斗。”(错误,成语不指数量。)
- 形容年龄大:❌“爷爷已经八斗高龄了。”(错误,成语与年龄无关。)
“才占八斗”是褒义词,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才夸八斗
“才夸八斗”是一个成语,用来赞美人的才华和学识。该成语源于南朝时期,传说谢灵运曾用此语形容曹植的才华出众。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才华横溢、才思敏捷的意义。其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才高八斗等。反义词则为才疏学浅、平庸无能等。使用此成语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夸张或滥用,保持谦虚和尊重的态度。该成语在描述人才华出众的场合中常用,如文章、研究成果、诗歌、音乐、演讲等方面。
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才情高超,才华横溢。源自南北朝时期,用来形容曹植的才情极高。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世说新语·赏誉》。才高八斗的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等,反义词包括才疏学浅、平庸无奇等。在使用才高八斗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夸张、误用场合以及误解其含义。
关于千字的诗词
关于千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千字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达。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每一首都包含“千”字,且附有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简短解析。一、诗经《千载之下》千载之下年代:先秦作者:诗经原文:千载之下,犹闻风声。世事如梦,人生几何?解析:此诗以“千载之下”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深深思考。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年代:唐作者: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此诗描绘了壮阔的黄河与鹳雀楼的景象,其中“欲穷千里目”一句更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三、李煜《望江南·春去也》望江南·春去也年代:唐
材高知深是什么意思
“材高知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gāo zhī shēn,意指才情高超、见识深远,用来赞扬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该成语出自《论语·子罕篇》,形容一个人在才能和见识上的卓越成就。其近义词包括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反义词则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用为贬义、与其他成语混用以及滥用简写的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学术、才艺等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以及在工作中能够提出独到见解和解决方案的人。
钜学鸿生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钜学鸿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文章还列举了一些使用钜学鸿生的例句,并指出了错误使用方式,包括误读、误用场合、误形容非学术特质和滥用等。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才气过人
本文介绍了成语“才气过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和创造力超过一般人,最早源于古代文献。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才气过人”这一成语。
潘江陆海是什么意思
潘江陆海是一个成语,读音为pān jiāng lù hǎi。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形容人学识渊博,才情出众。它源于对晋朝潘岳和陆机两位文人才情的称赞,形容人的才学如江海般浩瀚。近义词有“才高八斗”、“才华横溢”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平庸无奇”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不能随意滥用。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潘江陆海这个成语。
才多识寡
“才多识寡”的读音为cái duō shí guǎ,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形容人虽有才学而见识较少。其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描述才华横溢但知识面相对较窄的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博学多才、才华横溢、见闻广博等,反义词为见多识广、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滥用以及与反义词混淆使用等错误用法。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和示例。
博学多闻
博学多闻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其读音为bó xué duō wén。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学者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和知识的追求,强调人的知识面广,涉猎领域多。其近义词有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多个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广泛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等。错误用法是形容事物或情境的丰富程度。
才识过人
才识过人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才华、学识和见解上超越常人。这个成语的出处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故事中。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和卓尔不群等,反义词包括平庸无奇、碌碌无为和浅尝辄止等。才识过人的例子常见于各个领域的人才,如业务骨干、作家、科学家和音乐家等。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用错对象、滥用修饰、与其他词语混淆和错误搭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