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
读音
cái gāo bā dǒu
含义
“才”指才华、才能;“高”表示超出一般水平;“八斗”是古代计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多。整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远超常人。
典故
- 谢灵运评价曹植: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曾称赞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意思是说,如果把天下文人的才华比作一石(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八斗,谢灵运自己占一斗,其余文人共分一斗。后来“才高八斗”便用来形容才华出众的人。 - 后世引用: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可叹》中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这里的“陈王”即曹植,再次用“八斗才”形容其才华横溢。
近义词
-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 才华横溢——形容人非常有才华,表现突出。
- 满腹经纶——形容人学问深厚,精通典籍。
- 博学多才——形容知识广博,才能多样。
反义词
- 才疏学浅——形容学识浅薄,才能不足。
-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缺乏能力。
- 胸无点墨——形容人没有文化,缺乏知识。
- 愚昧无知——指人愚蠢,缺乏见识。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说小明写的作文特别好,真是才高八斗!
- 姐姐画画特别棒,大家都说她才高八斗。
-
小学高年级:
-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才高八斗,流传千古。
- 这位科学家发明了许多东西,大家都称赞他才高八斗。
-
初中:
- 苏轼不仅诗词写得好,书法和绘画也极为出色,堪称才高八斗。
- 这位教授精通多国语言,知识渊博,真是才高八斗。
-
高中:
-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无愧于“才高八斗”的美誉。
- 达·芬奇不仅是画家,还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才华可谓才高八斗。
-
大学及以上:
-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无人能及,他的智慧才高八斗。
- 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影响深远,他的文学造诣才高八斗。
错误用法
-
形容财富多:
- ❌ 错误例句:他家财万贯,才高八斗。(“才高八斗”只能形容才华,不能形容财富。)
-
形容体力强:
- ❌ 错误例句:这位运动员力气很大,才高八斗。(成语不适用于形容身体素质。)
-
形容外貌出众:
- ❌ 错误例句:她长得非常漂亮,才高八斗。(成语与外貌无关。)
-
形容品德高尚:
- ❌ 错误例句:他乐于助人,才高八斗。(成语不用于形容道德品质。)
-
用于贬义:
- ❌ 错误例句:他虽然才高八斗,但骄傲自大。(成语本身是褒义词,不能用于批评。)
“才高八斗”是一个赞美他人才华的成语,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才高识远是什么意思 揭秘才华与远见的3个历史典故及现代用法
"才高识远"是一个成语,意指一个人的才能出众、学识广博且眼光远大。该成语源自《晋书·周顗传》,常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有卓越才能和深远见识的人。其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远见卓识",反义词为"才疏学浅"、"目光短浅"。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
学富才高是什么意思
学富才高的读音学富才高,读音为 xué fù cái gāo,其中“学”表示学问,“富”表示丰富,“才”表示才能,“高”表示高超。学富才高的含义学富才高指的是一个人学识渊博,才情出众,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才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者多个领域内,有着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学富才高的典故学富才高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对于学识和才能的重视。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和才能,而学富才高则是对这种学识和才能的高度概括和赞扬。学富才高的近义词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才高学富满腹经纶这些词语都表示一个人具有很高的学识和
鱼质龙文是什么意思
鱼质龙文的读音鱼质龙文读作:yú zhì lóng wén。其中,“鱼”和“龙”都是常见的汉语词语,而“质”和“文”则分别表示实质和文采。鱼质龙文的含义“鱼质龙文”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文采和实质兼备,既有深邃的内涵,又有华美的外表。其中,“鱼质”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如品德、思想等;“龙文”则指人的外在表现,如言辞、文章等。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既有内在的优秀品质,又有外在的才华和表现。鱼质龙文的典故“鱼质龙文”的典故出自《庄子·列御寇》。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列御寇的人,他非常聪明,善于写文章。他的文章既有深邃的内涵,又有华美的外表,人们常常用“鱼质龙文”来形容他的文章。此外,这个成语还与古
随珠和璧是什么意思
随珠和璧的读音随珠和璧(suí zhū hé bì)。随珠和璧的含义“随珠和璧”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德才兼备,才华横溢,具有非常高的品质和才能。其中,“随珠”指的是传说中的随侯之珠,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珠;“和璧”则是指和氏璧,也是古代的珍宝。因此,“随珠和璧”的含义就是形容人的才华、品德等都非常出众,堪比珍宝。随珠和璧的典故“随珠和璧”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传说。据传,随侯之珠是和氏璧一样珍贵的宝物,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珍宝。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这些珍贵的宝物来比喻人的才华、品德等非常出众。因此,“随珠和璧”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人的德才兼备。随珠和璧的近义词才貌双全:形容人既有才华又有相
上智下愚是什么意思
上智下愚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智慧和愚昧程度。该成语的读音为shàng zhì xià yú,其中“智”字读第四声,“愚”字读第二声。该成语源自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言论,表示人的智力有高有低,有上智和下愚之分。上智下愚的近义词包括聪明伶俐、才高八斗、智勇双全等,反义词则包括愚蠢至极、笨头笨脑、才疏学浅等。在使用上智下愚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的语境和对象,避免滥用或误解。同时,需要理解其含义并正确运用,注意反义词对举的语境是否合适。
高才大学是什么意思
高才大学是指拥有卓越才能和学识的人,来源于古代对于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之人的赞美与尊敬。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才情出众、学识渊博的人,需注意避免过度夸大或滥用。近义词如“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平庸无奇”。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用法。
才夸八斗是什么意思 解析曹植典故与5个正确用法示例
“才夸八斗”是一个成语,用来赞美人的才华和学识。该成语源于南朝时期,传说谢灵运曾用此语形容曹植的才华出众。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才华横溢、才思敏捷的意义。其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才高八斗等。反义词则为才疏学浅、平庸无能等。使用此成语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夸张或滥用,保持谦虚和尊重的态度。该成语在描述人才华出众的场合中常用,如文章、研究成果、诗歌、音乐、演讲等方面。
八斗之才
八斗之才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才学极高的成语。典故源自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传说他的才学可以装满八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才,并涉及古代计量单位。其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等,反义词则是才疏学浅、平庸无能等。运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避免滥用、用错对象、搭配不当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
才占八斗是什么意思
“才占八斗”是一个形容人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成语。其源于南北朝时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和学识如同八斗之才般丰富和卓越。该成语的拼音为cái zhàn bā dǒu,广泛被使用在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其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博学多才、才华出众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平庸无奇、庸碌之辈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用词不当、滥用成语和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句如“他是一位才占八斗的文学家”。
七步成诗是什么意思
七步成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ī bù chéng shī,形容才思敏捷,在极短时间内创作出诗歌的文学才华。其典故出自三国时期的曹植。此外,七步成诗还有近义词如文思如涌、才高八斗、妙笔生花等,反义词包括笨拙无才、江郎才尽等。然而,需注意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该成语,避免滥用和误用,否则可能会显得不恰当或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