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成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详解

读音

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

含义

  • 不求:不刻意追求。
  • 有功:取得功劳或成就。
  • 但求:只希望。
  • 无过:不犯错误。

整体含义:不追求做出突出的贡献,只希望不犯错误。形容人做事保守,缺乏进取心,以稳妥为主。

典故

  1. 《论语·雍也》
    孔子评价冉求时说:“求也退,故进之。”后人引申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世态度,指过于谨慎而不敢进取。
  2. 《资治通鉴·唐纪》
    唐代名臣魏征曾批评某些官员“畏首畏尾,但求无过”,形容他们因怕犯错而不敢作为。
  3. 民间故事
    古代一位官员治理地方时,因怕担责而不敢推行新政,百姓评价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终导致地方停滞不前。

近义词

  1.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犯错而回避斗争。
  2. 谨小慎微:对细小的事情也十分谨慎,形容过分小心。
  3. 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太多。
  4. 因循守旧:沿袭旧的做法,不愿改变。

反义词

  1. 锐意进取:意志坚决,勇往直前。
  2. 敢作敢为:做事有魄力,不怕风险。
  3. 标新立异:提出新主张或做出新举动。
  4. 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有魄力。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写作业时总是怕写错,妈妈说:“你不能只求无过,要大胆尝试。”
    • 老师鼓励我们:“学习要敢于提问,不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2. 小学高年级

    • 班干部如果只求不犯错,班级活动就很难有创新。
    • 爸爸说:“做事要有担当,不能总是但求无过。”
  3. 初中

    • 有些同学考试时不敢写难题,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会影响成绩。
    • 历史上改革失败的官员,往往是因为过于保守,只求无过。
  4. 高中

    • 企业管理中,若领导者只求稳妥,公司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鲁迅批评某些文人“但求无过”,缺乏社会责任感。
  5. 成人/职场

    • 职场新人如果只求不犯错,很难获得晋升机会。
    • 项目经理说:“这个项目需要创新,我们不能只求无过。”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他做事很稳重,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正确应为“谨慎负责”)
    • ❌“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值得学习。”(应改为“踏实认真”)
  2. 混淆近义词

    • ❌“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真是个敢作敢为的人。”(矛盾)
    • ❌“她标新立异,完全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语义相反)
  3. 脱离语境滥用

    • ❌“他吃饭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与行为无关)
    • ❌“运动员比赛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应指“稳扎稳打”)

总结:该成语多用于批评保守、缺乏进取心的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缩手缩脚是什么意思

缩手缩脚的读音缩手缩脚,读音为suō shǒu suō jiǎo,是形容人因畏惧或犹豫不决而不敢大胆行动的状态。缩手缩脚的含义“缩手缩脚”是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形容人在遇到困难、危险或者面临选择时,因为畏惧或者犹豫不决而不敢大胆行动,表现得畏缩不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胆小怕事,缺乏勇气和决心。缩手缩脚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常常会感到害怕或者不安,因此出现了很多形容人畏惧不前的成语。“缩手缩脚”就是其中之一。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籍中的记载,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红楼梦》中就有“贾宝玉缩手缩脚地站在一旁”的描述。缩

尺步绳趋是什么意思

尺步绳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bù shéng qū",意思为按照规矩、法度、标准等一步一步地行事,形容举止严谨、规范。其典故最早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循规蹈矩、步步为营、规行矩步等,反义词有放荡不羁、随心所欲、无法无天等。该成语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是否合适,避免错误用法,不应随意形容不必要遵循规矩和标准的行为。例句展示了尺步绳趋在实际应用中的情景。

出门应辙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门应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该成语意味着出门时顺应道路轨迹,比喻做事顺应形势或规律,形容人能适应环境、随机应变。错误用法示例也一并说明,提醒读者避免误用。总的来说,“出门应辙”体现了积极应对、顺应时势的态度,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行为方式。

缩头缩脑是什么意思

缩头缩脑的读音缩头缩脑的读音为:suō tóu suǒ nǎo,其中suō表示收缩、缩小,tóu表示头,suǒ表示再次收缩,nǎo表示脑部。缩头缩脑的含义缩头缩脑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形容人的行为或状态。它的具体含义是指人在面对某些事情或场合时,表现出一种畏缩、胆怯、不敢向前或犹豫不决的状态,常常形容人缺乏勇气或自信,显得非常胆怯和畏缩。缩头缩脑的典故缩头缩脑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缩头缩脑”来形容那些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的人。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和决心的人。缩头缩脑的近义词畏首畏尾胆小如鼠踌躇不前犹豫不决畏缩不前这

畏影恶迹是什么意思

畏影恶迹的读音畏影恶迹的读音为:wèi yǐng è jì,其中“畏”表示害怕,“影”表示影子,“恶”表示厌恶,“迹”表示痕迹。畏影恶迹的含义畏影恶迹是一个成语,指因为害怕影子而讨厌留下痕迹。形容人因过分谨慎而回避一切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行为,甚至因此而回避一切事物。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过分谨慎,因小失大,不敢做事,甚至不敢留下任何痕迹。畏影恶迹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人非常害怕自己的影子和留下的痕迹,因此他总是小心翼翼地走路,不敢留下任何痕迹。他甚至不敢在阳光下走动,因为那样会留下影子。最终,他因为过分谨慎而无法正常生活,最终被人们所嘲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

缩头缩颈是什么意思

缩头缩颈的读音缩头缩颈的读音为suō tóu suò jǐn。缩头缩颈的含义“缩头缩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因害怕、紧张、犹豫或其他原因而表现出的一种畏缩、不敢向前或不敢面对的姿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缺乏勇气和决心的状态。缩头缩颈的典故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它的使用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可能源于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畏缩不前的行为的形象描述。缩头缩颈的近义词畏首畏尾:形容做事胆小怕事,怕前怕后。踌躇不前:形容犹豫不决,不敢前进。胆怯心虚:形容人因胆量小而显得心虚害怕。畏缩不前:形容因害怕而不敢前进。缩头缩颈的反义词勇往直前:形容做事有勇气,不畏困难,一直向前。

掷鼠忌器是什么意思

掷鼠忌器的读音读音:zhì shǔ jì qì标注拼音:zhì(第四声) shǔ(第三声) jì(第四声) qì(第四声)掷鼠忌器的含义“掷鼠忌器”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去做。具体来说,“掷”是扔、抛的意思,“鼠”指的是老鼠,“忌器”则是指有所顾忌,不敢轻易破坏或处理与器物有关的事情。因此,“掷鼠忌器”的意思就是想要扔掉或处理老鼠,却因为顾忌到其他因素或器物而不敢轻易行动。每个字的含义如下:掷:扔,抛。鼠:老鼠,一种常见的哺乳动物。忌:顾忌,有所顾忌或担心。器:器物,指有形的物品或事物。掷鼠忌器的典故“掷鼠忌器”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一户人家,他们的屋子里住

沉舟破釜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沉舟破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形容军队在战斗中决一死战,不留退路,现常用来形容人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文章还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滥用。

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是一个成语,意为避开繁重的责任或困难问题,选择轻松的或容易的。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或责任时选择逃避或回避的态度。其典故源于古代官员处理政务时的推卸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推诿塞责、敷衍塞责、避难就易等,反义词包括勇担重任、实事求是、迎难而上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勇于面对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避免错误地回避责任或问题。

打狗看主是什么意思

“打狗看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 gǒu kàn zhǔ。它的含义是处理事情时要考虑到对方的背景或关系,不要轻易得罪他人。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多个版本故事,其中一个与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有关。打狗看主的近义词有顾及主人、考虑背景、权衡利弊等。反义词包括无视背景、不顾后果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场景,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将其用于形容对弱者的欺凌或轻视。在与人相处、处理事情时,我们要学会打狗看主,尊重对方背景和关系,避免因冲动做出错误的决定。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