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痴不聋”详解
读音
不痴不聋:bù chī bù lóng
含义
- 不:否定词,表示“不是”“没有”。
- 痴:愚笨、迟钝,这里指装傻。
- 聋:听力丧失,这里指装作听不见。
- 整体含义:形容人故意装糊涂,假装不知道或不理会某些事情,以维持和谐或避免冲突。
典故
-
《后汉书·黄琼传》:
- 东汉时期,黄琼为人正直,但面对朝廷腐败时,他选择“不痴不聋”,不直接对抗,而是以智慧周旋。
-
《晋书·王导传》:
- 东晋名臣王导面对家族内部的矛盾时,常以“不痴不聋”的态度化解纷争,避免激化矛盾。
-
民间俗语:
-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指长辈在家庭事务中有时需要适当装糊涂,以维持家庭和睦。
近义词
- 装聋作哑:故意装作听不见、不说话,回避问题。
- 大智若愚:真正聪明的人表面看起来愚钝。
- 难得糊涂:指在某些事情上不必过于较真。
反义词
- 明察秋毫:形容观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
- 锱铢必较:对极小的事情也要计较,形容过于认真。
- 直言不讳:说话直率,毫不避讳。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弟弟打碎了花瓶,妈妈“不痴不聋”,没有批评他。(简单场景)
-
小学高年级:
-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传纸条,但她“不痴不聋”,只是轻轻提醒大家专心听课。(课堂场景)
-
初中:
- 面对同事的推诿,经理选择“不痴不聋”,避免团队内耗。(职场场景)
-
高中及以上:
-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常以“不痴不聋”的策略保全自身。(社会场景)
错误用法
-
误解为“真傻”:
- ❌ 他考试不及格,真是“不痴不聋”。(错误:成语指装糊涂,不是真笨。)
-
用于褒义过度:
- ❌ 她“不痴不聋”,所以事业很成功。(错误:成语多含中性或略消极意味,不直接等同于智慧。)
-
与“冷漠”混淆:
- ❌ 看到有人摔倒,他“不痴不聋”地走开了。(错误:成语强调“装糊涂”,而非冷漠无情。)
“不痴不聋”是一种处世智慧,但需根据语境合理使用,避免误解其本意。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卷烟的诗词
关于卷烟的诗词(第1篇)关于卷烟的诗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描绘生活场景或物品的古诗词中寻找与卷烟相关的意象或描述。以下是我根据您的要求,整合的一些关于卷烟或相关主题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古诗文呈现诗词标题:烟锁池塘诗词原文:翠烟轻锁池塘路,卷云舒展晚晴初。烛影摇红秋意浓,风声寂寂闻琴书。作者:(古代佚名诗作)朝代:未知解析:此诗描绘了晚晴初的景象,其中“翠烟轻锁池塘路”一句虽然并未直接描绘卷烟本身,但借烟之形态与池塘边的景致相结合,给读者一种朦胧、幽深的感觉,颇有几分关于卷烟的意味。诗词标题:夜读寄烟友诗词原文:独坐小窗前,卷烟袅袅升。闲来无事读,思
傍观冷眼
文章介绍了成语“傍观冷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该成语表示在观察事物时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轻易发表意见或参与其中。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并不等同于对事情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的态度,应根据语境和具体情况使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大显身手是什么意思
“大显身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xiǎn shēn shǒu,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场合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技艺和能力。源自古代武侠小说的描述,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英雄豪杰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实力和才华。其近义词包括展示才华、发挥特长等,反义词为无所作为、默默无闻等。使用时要避免在非正式场合、不需要展示才能的活动以及滥用成语的语境中使用,同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相近词语的区分。例如,在某比赛中他大显身手赢得了掌声,或在项目中成功解决问题,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吹网欲满是什么意思
吹网欲满的读音为chuī wǎng yù mǎn。这个成语形容积少成多,事情逐渐发展壮大,或形容工作细致认真,逐步达到完善的地步。其典故源自古代渔民捕鱼,强调耐心等待和逐步积累的重要性。吹网欲满的近义词包括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等。反义词为一蹴而就、半途而废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学习、工作、业务等方面的逐步积累和进步,但需要注意不要误用或滥用,强调长期积累、逐步发展的过程。
大吉大利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大吉大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这是一个常用的祝福语,表示事情顺利、好运降临。其来源与古代中国的民间信仰、传统习俗和占卜文化有关。同时,需要注意避免在悲伤或不幸的场合使用这个成语,也不能随意滥用。
5个关键点解析不堪回首的含义与正确用法 李煜诗词中的痛苦往事如何理解
"不堪回首"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ù kān huí shǒu,含义是形容对过去的经历或回忆感到极度痛苦或不愿再提起。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和历史事件,表示人们不愿再次回忆那些悲惨的场景。其近义词包括"记忆犹新"、"痛定思痛"等,反义词有"记忆甜蜜"、"回味无穷"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包括用来形容工作的困难或压力,以及不符合其情感色彩的描述。例句中常用来形容某段经历或某种状况让人非常难过或难以面对。
出于意表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于意表”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该成语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超出了预先的预料和想象。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如误用为“出乎意料”或随意简化成语表达等,提醒读者注意正确使用。
冷语冰人是什么意思
冷语冰人的读音为lěng yǔ bīng rén,含义指用冷淡、漠然的态度对待他人或说冷漠无情的话。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和文学作品,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其近义词有冷若冰霜等,反义词为热情洋溢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错误的用法包括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过度使用或改变其结构和含义。
被发缨冠
“被发缨冠”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匆忙、慌张或忘乎所以的状态。源自古代服饰习惯,用来描述连帽子上的带子都来不及系上的匆忙情景。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淳于髡故事。近义词包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急急忙忙等。反义词则为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心安理得等。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描述轻松愉快的情境,并需区分与其他成语的混淆。滥用会导致成语意义曲解或淡化。
兵无常势
兵无常势是一个成语,形容战争中形势变化无常,需要灵活应对。其拼音为bīng wú cháng shì。源于古代中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强调在战争或竞争环境中,策略和形势都可能随时变化。近义词有变化莫测、变幻莫测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等。在商场上、战争中,必须警惕并随时准备应对竞争对手策略的变化,具备兵无常势的智慧才能应对各种挑战。然而,该成语不被误用为贬义或在无关场合使用,需注意准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