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含真:返璞归真的智慧
读音
bào pǔ hán zhēn
含义
“抱”意为怀抱、持守;”朴”指未经雕琢的原木,比喻质朴的本性;”含”是包含、蕴藏;”真”指纯真、本真。整个成语形容人保持质朴纯真的本性,不虚伪做作,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
典故
- 道家思想渊源:成语源自道家经典《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后被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发展为”抱朴含真”的完整表述,成为道家修身养性的重要理念。
- 陶渊明实践: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被视为”抱朴含真”的典范。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正是这种生活态度的写照。
- 《庄子》寓言:庄子讲述的”浑沌之死”寓言中,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为报恩给中央之帝浑沌凿七窍,结果导致浑沌死亡。这则寓言警示人们不要破坏天然本性,应当”抱朴含真”。
近义词
- 返璞归真:去掉外在修饰,回归原始自然状态。
- 清水芙蓉:像出水的芙蓉一样自然清新,不加修饰。
- 天真烂漫:形容心地单纯,性情直率,不做作。
- 质木无文:质朴得像未经雕琢的木头,没有华丽的文饰。
- 怀真抱素:心怀纯真,保持朴素的本性。
反义词
- 矫揉造作:故意做作,不自然。
- 虚情假意:虚伪做作,没有真心实意。
- 粉饰太平:掩盖真相,装点门面。
- 华而不实:外表华丽而内容空虚。
- 装腔作势:故意做出某种姿态或表情以显示自己。
例句
小学阶段例句
- 小明总是抱朴含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不撒谎。
- 老师表扬小红的画抱朴含真,充满了童趣。
- 爷爷过着抱朴含真的生活,自己种菜自己吃。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抱朴含真,不要虚伪。
- 小动物们都抱朴含真地生活在大自然中。
初中阶段例句
- 陶渊明辞官归隐,过上了抱朴含真的田园生活。
- 他的诗歌风格抱朴含真,没有华丽的辞藻。
-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保持抱朴含真的心态很难得。
- 老匠人抱朴含真地传承着传统工艺。
- 道家主张抱朴含真,回归自然本性。
高中阶段例句
-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抱朴含真,展现了原始的生命力。
-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抱朴含真成为了一种精神追求。
- 他的为人处世抱朴含真,从不随波逐流。
- 这部纪录片抱朴含真地记录了少数民族的生活。
- 真正的智慧往往抱朴含真,看似简单却深刻。
大学及以上例句
- 道家”抱朴含真“的思想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 他的哲学观点主张抱朴含真,反对过度文明化。
- 这种抱朴含真的审美取向体现了东方美学特色。
- 当代设计中抱朴含真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 学者们探讨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践抱朴含真的智慧。
错误用法
- 形容物品过于简陋:错误例句”这个房子装修得抱朴含真,连地板都没有铺”。解析: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或艺术风格,不能简单等同于”简陋”。
- 形容儿童天真:错误例句”幼儿园的小朋友个个抱朴含真“。解析:儿童的天真是自然属性,而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经过选择后保持的质朴状态。
- 贬义使用:错误例句”他这么大了还抱朴含真,一点都不成熟”。解析:成语是褒义词,不能用于批评人不够世故。
- 形容外表朴素:错误例句”她穿着抱朴含真,从不打扮”。解析:成语强调内在品质,不能仅用于描述外表。
- 与”单纯”混用:错误例句”他抱朴含真地相信了骗子的谎言”。解析:这里应该用”单纯”或”轻信”,”抱朴含真”不包含缺乏判断力的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描写庄子的诗词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庄子的诗词的多个篇章,这些诗词均以庄子的哲学思想为灵感进行创作。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和思想内涵,表达了对自由、自然、和谐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阅读这些诗词,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庄子哲学的思想精髓和价值所在。
庄子描写景色的诗词
本文探讨了庄子描写景色的诗词及其与古代诗词中景色之美的交融。庄子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思想影响古代诗词中的景色描写。古代诗词常通过描绘山水、风月等自然景色,传达情感与思想,与庄子的自然观相呼应。庄子的哲学思想对古代诗词产生深远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时融入自然景色与情感、思考,创作出优秀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自然的美景,更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深邃的哲学思想。总之,本文通过探讨庄子思想与古代诗词中景色描写的交融,揭示了自然景色与哲学的紧密联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反璞归真
本文介绍了“反璞归真”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该成语源自古代道家思想,强调回归自然和本真,摒弃虚伪和矫饰。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反璞归真的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摘要内容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语言简洁明了。
返朴还真
返朴还真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ǎn pǔ huán zhēn"。它的含义是回复到纯真、质朴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真实状态的向往和追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道家思想,强调质朴、真实的本质。它的近义词包括返璞归真、复归自然、回归本真等。反义词包括矫揉造作、虚伪浮夸、繁华浮华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合和语境,并避免误解其含义和搭配不当的情况。
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是一个成语,意为去掉外在装饰,恢复质朴状态。源于古代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质朴的生活状态。该成语描述的是回归本原、本真的状态。其近义词有质朴无华、天真烂漫等,反义词则包括矫揉造作、虚伪矫情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仅追求外在的简单或原始状态,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和精神提升。文章通过解释返璞归真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和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返朴还淳
本文介绍了成语“返朴还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达回到原始、质朴、纯真状态的意思,源于古代典籍和历史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纯真、质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与“返朴还淳”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以及多个例句展示其用法。同时,指出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场合,避免错误使用。
还淳反朴
“还淳反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án chún fǎn pǔ。这个成语意味着恢复人的朴实本性,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道家思想,强调回归自然和保持纯真本性的生活态度。该成语出自《汉书·叙传上》,其近义词包括返璞归真、素昧平生、复归自然等,反义词则是矫揉造作和虚伪浮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忽略内心的质朴和本真,因此需倡导“还淳反朴”的生活态度。运用该成语时,需避免与返老还童等混淆,并正确使用在恰当的语境中。
返朴归真
本文介绍了成语“返朴归真”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强调回归自然、真实状态的意义,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回归最自然、真实的状态。文章还提供了错误用法的示例,以强调正确理解该成语的重要性。
见素抱朴
“见素抱朴”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成语,读音为jiàn sù bào pǔ。其含义是保持本真、质朴无华的状态,强调自然、质朴、无为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品质。该成语源于道家思想,提醒人们应与自然和谐统一,保持质朴无华的状态,达到与自然相融的境界。“见素抱朴”的近义词有质朴无华、素净无华等,反义词则包括矫揉造作、虚伪浮夸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和混淆。一些人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见素抱朴的态度,不追求奢华,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也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生活态度。
清都紫府是什么意思
清都紫府是一个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的成语,用来形容天上的仙境或神灵的居所,也比喻清净、高雅、超凡脱俗的境界。其拼音是qīng dū zǐ fǔ。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献和道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被描绘为神秘的宫殿,常用来形容皇帝的居所或朝廷的庄严气派。它也有一些近义词如仙境、天堂等,反义词如污秽之地、凡尘俗世等。使用清都紫府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滥用和误用。通过了解以上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