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火寝薪:危险中的自欺欺人
读音
bào huǒ qǐn xīn
含义
- 抱火:抱着燃烧的火焰
- 寝薪:睡在柴草堆上
整体含义:比喻身处险境却自以为安全,自欺欺人地忽视迫在眉睫的危险。
这个成语生动描绘了一种矛盾状态——明明身处危险之中(如抱着火、睡在易燃的柴堆上),却麻痹自我,认为暂时未发生的灾难永远不会降临。
典故
1. 《汉书·贾谊传》
贾谊在《治安策》中写道:”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把火种放在柴堆下,自己睡在柴堆上,火还没烧起来时,就以为安全)。这是对汉文帝时期诸侯割据隐患的警示。
2. 战国策·魏策
苏秦游说魏王时曾用类似比喻:”譬犹抱薪而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如同抱着柴草去灭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灭),强调用错误方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危机。
近义词
-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有害方法解决眼前困难
- 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偷铃铛,自欺欺人
- 养虎遗患:喂养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危险
- 玩火自焚:玩弄火种最终烧死自己
反义词
- 未雨绸缪:趁未下雨先修缮房屋,比喻提前防备
- 防微杜渐:在错误刚萌芽时就制止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弯、移开柴堆,比喻消除隐患
- 亡羊补牢:羊丢了再修补羊圈,比喻及时补救
例句
小学阶段
- 小明边充电边玩手机,真是抱火寝薪!(三年级)
- 森林里抽烟不灭火星,就像抱火寝薪一样危险。(四年级)
初中阶段
- 考前不复习却通宵打游戏,这简直是抱火寝薪。(七年级)
- 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放任不管,实属抱火寝薪之举。(八年级)
高中阶段
- 美国次贷危机前,银行继续发放高风险贷款,正是抱火寝薪的典型案例。(高一)
- 核废水排海后宣称安全,这种抱火寝薪的说辞难以服众。(高二)
大学/成人阶段
- 公司明知财务漏洞却粉饰报表,管理层无疑在抱火寝薪。
- 全球变暖背景下仍过度开发化石能源,人类正在集体抱火寝薪。
错误用法
❌ 误用场景1:形容勇敢行为
错误例句:”消防员抱火寝薪冲进火场救人”(应为”赴汤蹈火”)
❌ 误用场景2:描述积极准备
错误例句:”他抱火寝薪地复习到深夜”(应为”废寝忘食”)
❌ 误用场景3:比喻快速行动
错误例句:”接到任务后他抱火寝薪般立即执行”(混淆”雷厉风行”)
❌ 误用场景4:形容温暖感受
错误例句:”冬日围炉夜话,颇有抱火寝薪之趣”(完全背离本义)
注意:该成语始终带有贬义色彩,不可用于中性或褒义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厝火积薪
厝火积薪的读音为cuò huǒ jī xīn。这个成语形容形势或局面极度危险,如同火上浇油。源自古代魏国公子纵情享乐险些引发火灾的典故,用来形容不顾后果的行为。其近义词有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等,反义词为安然无恙、平静无事。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褒义或滥用在不相关语境中。该成语在描述危险局势时十分恰当,如形容某人或组织处于高度危险状态。
抱火厝薪
抱火厝薪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huǒ cuò xīn。其含义是形容在危险的地方放置易燃物品,比喻潜伏重大危机,警示人们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引发灾难。该成语的典故来源于《汉书·贾谊传》以及古代有关火灾的实例。抱火厝薪的近义词包括引火烧身、玩火自焚等,反义词为小心谨慎、防患未然等。使用抱火厝薪时需注意其适用的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详细介绍了抱火厝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ān bù wàng wēi。其含义是在安稳的环境中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忘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下》和《左传·襄公十一年》。安不忘危的含义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安稳所迷惑。此外,安不忘危还有近义词如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未雨绸缪等,反义词包括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安于现状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安不忘危的道理,无论是个人生活、工作还是国家安全方面,都要时刻保持警觉和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错误使用安不忘危的情况包括将其与反义词混淆,以及在安全环境中放松警惕等。
炊沙作糜
文章介绍了成语“炊沙作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徒劳无功、枉费心机的行为,源自古代在沙滩上生火煮食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徒劳无功、劳而无功等,反义词为事半功倍、卓有成效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强调了错误使用的负面影响。
博览古今
文章介绍了“博览古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博览古今指的是广泛阅读古今知识,涉猎广泛,了解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等。该成语反映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文章还指出一些常见的误用方式,并强调了博览古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注意事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博览古今”这一成语。
出死入生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死入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描述经历极大危险或困难后获得安全或顺利境地的情境,常用于形容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人或事。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提示,指出需要在语境中正确使用,避免误解和滥用。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出死入生在句子中的应用。
处堂燕鹊
“处堂燕鹊”的读音为chù táng yàn què,用来形容人安于现状、不知危机将至的状态。源自《左传》和《庄子》中的故事,描述了燕子和喜鹊在安逸环境中未察觉危险的情况。近义词为安于现状、不知危殆、悠然自得,反义词为居安思危、忧心忡忡、警觉戒备。文章提到,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错误用法。用来比喻那些缺乏远见、未能察觉危机的人。
除患兴利
除患兴利的读音为chú huàn xīng lì。它表示消除祸患,兴办有利事业的含义。源于古代智者的行为,旨在治理国家、消除祸患并推动有利事业发展。其近义词有消灾兴业等,反义词有滋生事端等。例如,政府采取措施除患兴利,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使用时应避免与毫无关联的语境混淆,注意先除患再兴利的表达顺序,避免误解为只关注一方面。
抽薪止沸
“抽薪止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ōu xīn zhǐ fèi,意思是通过消除问题的根源来彻底解决矛盾或危机,而不是仅仅压制表面现象。该成语源自古代军事故事,比喻在处理问题时需找到症结所在并解决。其近义词包括“釜底抽薪”和“斩草除根”,反义词为“治标不治本”和“扬汤止沸”。在治理环境、孩子教育、企业管理等问题上,应采取抽薪止沸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避免误用该成语为暂时缓解而非根本解决处理问题,或用于描述无关情境的场景。
不避艰险
“不避艰险”的读音为bù bì jiān xiǎn,意指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不退缩、勇往直前。该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担重任的人。其典故来源于《汉书·项籍传》中项羽的勇猛表现,以及岳飞在抗击金兵时的英勇事迹。不避艰险的近义词有勇往直前、临危不惧等,反义词有畏缩不前、退避三舍等。使用不避艰险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形容轻松场合或误用为其他近义词的含义。该成语强调了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