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薪止沸:釜底抽薪的智慧
读音
chōu xīn zhǐ fèi
含义
“抽薪止沸”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抽:取出、拔除
- 薪:柴火、燃料
- 止:停止、平息
- 沸:沸腾、翻滚
字面意思是”抽掉柴火来停止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祸患的根源。这个成语强调要从问题的源头入手,而不是只处理表面现象。
典故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吕氏春秋·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意思是说用热水来止住沸腾的水,水反而会沸腾得更厉害;只有把火撤掉,水才会停止沸腾。
另一个相关典故出自《汉书·枚乘传》:”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枚乘用这个比喻劝谏吴王刘濞不要起兵造反,指出与其用各种方法试图让热水变凉(扬汤止沸),不如直接撤掉柴火(抽薪止沸)。
三国时期,曹操在《上书请爵荀彧》中也写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进一步明确了这个比喻的含义。
近义词
- 釜底抽薪:意思完全相同,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清除祸患,不留后患
- 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 治本之策: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 断源截流:切断来源,阻止继续发展
反义词
-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使灾祸扩大
- 治标不治本:只处理表面现象,不解决根本问题
- 隔靴搔痒: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能解决问题
- 饮鸩止渴: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例句
小学阶段例句
- 老师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像”抽薪止沸”一样找到根本原因。(三年级)
- 小明不做作业被批评,他应该”抽薪止沸”,改掉贪玩的习惯。(四年级)
- 治理河水污染,”抽薪止沸”的方法是关闭上游的污染工厂。(五年级)
- 与其每天打扫落叶,不如”抽薪止沸”地把那棵大树修剪一下。(六年级)
初中阶段例句
- 面对网络成瘾问题,”抽薪止沸”的方法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初一)
- 解决交通拥堵不能只靠拓宽道路,要”抽薪止沸”地发展公共交通。(初二)
-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抽薪止沸”,从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做起。(初三)
- 减肥不能只靠节食,”抽薪止沸”的方法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初三)
- 反腐败要”抽薪止沸”,完善监督机制才是根本。(初三)
- 解决空气污染,”抽薪止沸”之策是调整能源结构。(初三)
高中阶段例句
- 经济学家指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抽薪止沸”地控制货币供应量。(高一)
- 国际争端只有”抽薪止沸”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实现持久和平。(高二)
- 网络安全防护不能只靠修补漏洞,要”抽薪止沸”地提升系统设计安全性。(高二)
- 解决医患矛盾,需要”抽薪止沸”地改革医疗体制。(高三)
- 环境保护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必须”抽薪止沸”地转变发展方式。(高三)
大学及以上例句
- 社会治理要实现”抽薪止沸”,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而非运动式整治。(大学)
- 企业转型要”抽薪止沸”地调整商业模式,而非仅做表面改良。(MBA)
- 学术不端问题需”抽薪止沸”地改革评价体系,而非单纯处罚。(研究生)
- 解决贫富差距需要”抽薪止沸”地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经济学)
- 疫情防控要”抽薪止沸”地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而非临时应对。(公共卫生)
错误用法
- 用于描述渐进式改善:错误示例:”我们通过逐步改进工艺来抽薪止沸地提高产品质量。”(应使用”循序渐进”)
- 用于描述表面处理:错误示例:”用遮瑕膏遮盖痘痘就是抽薪止沸的方法。”(这恰恰是治标不治本)
- 用于描述加剧问题的行为:错误示例:”为了阻止谣言传播,他抽薪止沸地删除了所有相关帖子。”(这可能导致更多猜测,应用”火上浇油”)
- 用于描述部分解决:错误示例:”虽然只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也是抽薪止沸的开端。”(抽薪止沸必须是彻底解决)
- 用于描述被动等待:错误示例:”与其干预市场,不如抽薪止沸地等待经济自我调节。”(抽薪止沸需要主动行动)
- 用于描述复杂系统的小调整:错误示例:”在庞大系统中做一个小改动,希望能抽薪止沸。”(小改动达不到”抽薪”效果)
- 用于描述无法确定根源的问题:错误示例:”面对这个复杂问题,我们尝试了各种抽薪止沸的方法。”(若根源不明,不能称”抽薪”)
- 用于描述暂时性措施:错误示例:”先采取这个临时方案,也算是抽薪止沸了。”(临时方案不符合”止沸”的永久性)
你可能感兴趣
拔本塞原
拔本塞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běn sāi yuán。其含义是彻底破坏自然环境或事物的根基和本质。典故出自《汉书·王莽传》,描述了王莽为了扩张领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拔本塞原表示一种破坏根基和本质的行为,其近义词有根深蒂固、溯源追根、斩草除根等。反义词包括顺其自然、守本分、扶植根基等。文章同时指出拔本塞原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语境和含义,避免误用。拔本塞原的行为会导致环境恶化和人类生存的危机,因此我们需要保护环境,避免采取拔本塞原的短视行为。
绝薪止火是什么意思
“绝薪止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ué xīn zhǐ huǒ,意为断绝柴薪来使火熄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消除祸患的根源。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军事策略和战争智慧,强调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重要性。其近义词包括斩草除根、釜底抽薪和根除病源等。而反义词则包括治标不治本、姑息养奸和扬汤止沸等。在实际应用中,绝薪止火的策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避免误用为表面解决问题或与釜底抽薪等策略混淆使用。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源,采取根本性的措施来彻底解决。
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xīn jiù huǒ。其含义指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典故源于古代一人用抱柴草救火的行为,反而使火势更猛。近义词如饮鸩止渴、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反义词如防患未然、治标治本、顺水推舟、知己知彼。使用该成语的例子描述了错误地尝试用增加工作、投入或人手来解决问题,反而使情况恶化。抱薪救火的错误用法是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应该寻找根本的解决办法。
正本清源是什么意思
正本清源的读音正本清源(zhèng běn qīng yuán),是一个成语,其中“正”表示纠正、整理,“本”表示根本,“清”表示清除、净化,“源”表示源头。正本清源的含义正本清源指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除源头上的问题,以达到治理的目的。这个成语强调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正本清源的典故正本清源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在古代,儒家思想强调治理国家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而正本清源则是在这些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历史上,正本清源也被用来形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方法和手段,是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之一。正本清
剜肉补疮是什么意思
剜肉补疮的读音拼音:wān ròu bǔ chuāng剜肉补疮的含义"剜肉补疮"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刀挖取一块肉来填补疮口。它用来形容用不正确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去处理问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更大的损失或痛苦。这种做法往往被认为是不明智的,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剜肉补疮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医学实践。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常常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治疗伤口。其中,用刀挖取健康组织来填补伤口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导致更大的伤害和痛苦,甚至可能引发感染和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剜肉补疮"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那些不理智、不科学的做法。剜肉补疮的近义词饮鸩止渴:用错误的、
拔本塞源
拔本塞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běn sāi yuán”。其含义是形容从根本上破坏或颠覆事物的基础或来源,导致无法持续发展。该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下》,用以告诫人们要重视事物的基础和根源。拔本塞源也常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决策带来的长远负面影响。在运用中,需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错误使用。例句展示了拔本塞源的正确和错误用法。正确用法强调在解决问题时要找到根本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而错误用法则只关注表面现象或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负薪救火是什么意思
负薪救火的读音是fù xīn jiù huǒ。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用错误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只会使问题更加恶化。典故中描述了背负柴草救火的行为,指出这种方法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其近义词包括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等。反义词有防患未然、治本之策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避免将“负薪救火”误读为将“负”字误读为“背”,或将其用于处理小事情或轻微的问题,以及将其与“亡羊补牢”混淆使用。
正本澄源是什么意思
正本澄源的读音正本澄源的读音为:zhèng běn chéng yuán。正本澄源的含义正本澄源指从根本上整顿、澄清源流。其中,“正本”意味着从根本上整顿,即改正错误或混乱的根源;“澄源”则意味着澄清源流,即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彻底的整治和澄清。正本澄源的典故正本澄源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刑法志》,原句为“正其本,清其源”。这个成语的典故主要讲述了古代帝王治理国家时,从源头上整顿、澄清,以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在古代,治理国家需要从根本上整顿各种制度、法律和道德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本澄源的近义词溯源正本:指从源头上进行整治和澄清,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绝其本根是什么意思
“绝其本根”是一个成语,意为彻底消除事物的根本,使其无法再生长或继续存在。源自古代战争或斗争中的策略思想,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该成语强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对方无法再继续发展或生存。其近义词包括断根绝种、斩草除根等,反义词有姑息养奸、养虎为患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词或在不当场合使用,也不能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需要从源头上着手,绝其本根。
降本流末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降本流末”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错误用法。降本流末指的是在事物或工作中集中精力、资源于基础和关键部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它体现了抓住事物主要矛盾,从根本和关键点上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企业管理、农业生产、城市规划、教育改革等方面都有降本流末的应用实例。同时,文章也指出了错误使用降本流末的方式,如只关注表面问题、忽视问题的根源和关键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