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残守缺:固守旧物,不思进取
读音
bǎo cán shǒu quē
含义
“保残守缺”由四个字组成:
- 保:保持、维护
- 残:残缺、不完整
- 守:固守、坚持
- 缺:缺失、不完善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固守残缺不全的事物,不愿接受新事物或改进,形容人思想保守,拒绝进步。
典故
- 汉代经学之争:
汉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时,有些人坚持残缺不全的古籍版本,拒绝接受更完整的修订本,被称为“保残守缺”。(出自《汉书·刘歆传》) - 清代考据学派:
清代部分学者过度推崇古书,即使发现错误也不愿修正,被批评为“保残守缺”。
近义词
- 因循守旧:沿袭旧方法,不求革新。
- 抱残守缺:与“保残守缺”同义,强调固守残缺。
- 墨守成规:固执地遵守旧规矩。
- 故步自封:自我限制,不求进步。
反义词
- 推陈出新:淘汰旧的,创造新的。
- 革故鼎新:破除旧制度,建立新秩序。
-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
- 开拓创新:勇于突破,开创新局面。
例句
小学阶段:
- 爷爷总说老式收音机比智能手机好用,真是保残守缺。
- 拒绝学习电脑打字,坚持手写作业是保残守缺的表现。
中学阶段:
- 有些企业保残守缺,不愿引进新技术,最终被市场淘汰。
- 研究历史不能保残守缺,要结合新发现的文物修正观点。
高中及以上:
- 学术研究最忌保残守缺,应大胆质疑传统理论。
- 清末闭关锁国政策是保残守缺的典型,导致国家落后。
职场与生活:
- 管理层保残守缺,拒绝改革,公司业绩逐年下滑。
- 年轻人不应保残守缺,要主动适应数字化趋势。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保护文物”:
❌ “博物馆保残守缺,修复了千年陶罐。”(正确应为“保护文物”) - 误用为“勤俭节约”:
❌ 奶奶保残守缺,把破衣服补了又穿。(正确应为“节俭”) - 误用为“怀旧”:
❌ 他保残守缺,收藏了很多老唱片。(中性行为,不涉及拒绝进步)
注意:成语带有贬义,不可用于褒扬坚守传统美德的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关于文物的经典诗词 青铜器碑刻书画中的历史回响与文人情怀
本文介绍了描写文物的诗词的多个篇章,探讨了文物与诗词的交融之美。文章指出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与诗词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描绘不同类型的文物,如青花瓷器、古砚、铜镜等,文章展示了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诗意美感。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文物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并号召人们珍惜和保护文物,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残圭断璧是什么意思
残圭断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 kuī duàn bì。它用来形容物品或事物的残破、不完整状态,并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景象的残余、遗留部分,表达一种凄凉、衰败的意境。该成语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结束后遗留在庙堂或祭坛上的残破礼器。除此之外,它的近义词包括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等,反义词则是完好无损、完好如初等。在战争或灾难后的场景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残圭断璧来形容一片凄凉破败的景象。然而,错误地使用该成语,如在描述完整无缺的物品或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可能会显得不贴切。因此,应保持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来使用。
抱残守缺是什么意思 如何避免思想保守固守陈旧
抱残守缺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ào cán shǒu quē。该成语形容人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或事物,对过去的事物抱有留恋和固执的态度。抱残守缺的典故源于《汉书·何武传》,何武为官清廉,对不愿改变者持批评态度。抱残守缺的近义词包括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等,反义词则为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等。在使用中,抱残守缺常常因为对变化和创新的抵触和抗拒而被误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抱残守缺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
闭门塞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成语解析与正确用法指南
闭门塞户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语,读音为bì mén sāi hù。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关闭门窗,形容人不出门或与外界隔绝,表示一个人或地方非常封闭、孤立。典故源自《左传》中赵盾闭门谢客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闭关自守、足不出户、深居简出、杜门谢客等。反义词包括游走四方、开放包容等。在疫情期间,许多人选择闭门塞户减少外出活动。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词汇混淆或误用。
碍难从命
“碍难从命”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ài nán cóng mìng。它的含义是因为某种原因难以遵从或接受别人的命令或请求,表达了一种婉转的拒绝。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具体出处不可考。其近义词有爱莫能助、难以从命、勉为其难等,反义词有乐意遵命、毫无阻碍、顺从命令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误用、使用场合不当和搭配不当等错误用法。文章通过例句详细介绍了“碍难从命”的用法和语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枯荷听雨的诗意美学 探索古诗词中10个经典枯荷意象与生命哲思
本文介绍了描写枯荷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唐代、元代等不同时期的作品。除了诗词,还提到了枯荷在散文、画作中的表现和现代文学中的意象。文章通过多个角度展示了枯荷的自然美、情感表达和文学意义,反映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不找借口 读后感
不找借口 读后感(第1篇)不找借口 读后感《不找借口》这本书,从名字上便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强调自我责任的坚定与无畏。首次拿起这本书时,我被这直截了当的标题所吸引,内心充满好奇和期待,希望探索这其中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智慧和力量。此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众多关于个人成长、责任担当和面对挑战的故事。书中没有冗长的铺垫,每一章节都紧扣主题,直击人心。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的软弱和逃避。书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摒弃借口,勇敢地承担责任,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故事背景虽然简单,但每一个情节都饱含深意。主要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所经
闭关自守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从历史典故到现代用法全面解析
闭关自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guān zì shǒu。含义是自我封闭,不与外界接触、交流或学习。最早出自古代的军事策略,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近义词有闭门不出、独善其身等。反义词为开放包容、交流互动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过于自我封闭,忽视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文章通过多个例子详细解释了闭关自守的含义和用法。
不食周粟是什么意思 详解伯夷叔齐的典故与5个经典例句
“不食周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shí zhōu sù,源自《史记·伯夷列传》。它表示坚决不接受敌方或异族统治者的供养,宁愿忍受贫困和饥饿,也不屈服。这个成语反映了忠诚、节操和气节的坚守。典故发生在商朝末期,伯夷和叔齐拒绝接受周朝的恩惠而饿死。其近义词包括坚贞不屈、忠贞不渝、高风亮节等,反义词为屈节辱命、投降变节、见利忘义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坚守原则的行为。但需注意,不应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该成语,如为了个人私利而拒绝合理帮助或在特定情况下过度使用,使其失去原本含义和精神内涵。
半推半就
半推半就的读音为"bàn tuī bàn jiù",形容在某种情况下内心有所犹豫或不愿意,但表面上勉强接受或顺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戏曲,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近义词包括勉强同意、虚应故事、半心半意等,反义词为坚决拒绝、真心实意、一心一意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其含义或场合,应根据具体语境来使用。文章还提供了十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