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得五

成语“拔十得五”详解

读音

拔十得五(bá shí dé wǔ)

含义

  • :选拔、挑选。
  • :泛指多数,表示基数较大。
  • :获得、得到。
  • :指半数,表示结果。

整体含义:从十个人中选拔,最终能得到五个真正优秀的人才。比喻选拔人才时,即使标准严格,最终也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可用之人。

典故

  1. 《后汉书·庞参传》
    东汉时期,庞参担任凉州刺史时,向朝廷举荐人才,曾说:“拔十得五,犹得其半。”意思是即使严格筛选,也能得到一半可用之人。
  2. 《晋书·山涛传》
    山涛担任吏部尚书时,善于选拔人才,时人称他“拔十得五”,形容他选人精准,虽严格但不失公允。

近义词

  1. 百里挑一:形容选拔标准极高,最终选出极少数优秀者。
  2. 沙里淘金:比喻从大量普通事物中筛选出珍贵的东西。
  3. 披沙拣金:与“沙里淘金”类似,强调从众多事物中挑选精华。

反义词

  1. 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当中充数。
  2.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混杂,难以区分。
  3. 鱼目混珠:用假的冒充真的,形容选拔不严格。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选班干部时,虽然要求很高,但“拔十得五”,还是选出了几个优秀的学生。
    • 爸爸说,公司招聘就像“拔十得五”,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面试。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这次数学竞赛选拔很严格,但“拔十得五”,最终有五名同学代表学校参赛。
    • 古代科举考试就像“拔十得五”,能考中的人并不多。
  3. 初中(7-9年级)

    • 公司招聘时采用“拔十得五”的策略,确保新员工的质量。
    • 教练挑选篮球队员时,虽然淘汰率高,但“拔十得五”,最终组建了一支强队。
  4. 高中及以上

    •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拔十得五”,才能保证团队的高效运作。
    • 古代科举制度虽严格,但“拔十得五”,仍能为朝廷输送不少人才。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选拔标准低”

    • ❌ 错误例句:“这次考试很简单,简直是拔十得五。”
      (“拔十得五”强调严格筛选,而非标准低。)
  2. 误用为“数量多”

    • ❌ 错误例句:“超市打折,顾客拔十得五,挤满了人。”
      (成语不适用于形容数量多,而是强调选拔过程。)
  3. 误用为“随机选择”

    • ❌ 错误例句:“他随便挑了几个人,真是拔十得五。”
      (成语强调有标准的筛选,而非随意。)
  4. 误用为“淘汰率高”

    • ❌ 错误例句:“这场比赛淘汰率太高,简直是拔十得五。”
      (成语强调“得到”而非“淘汰”。)

“拔十得五”是一个强调选拔严格但仍能有所收获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其本义。

你可能感兴趣

拔十失五是什么意思 成语典故解析与20个实用例句

拔十失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shí shī wǔ”,形容损失巨大,得失相当。其典故源于古代军事行动或战争,用来描述在某项行动或决策中虽有所收获,但损失同样惨重的情况。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得失相半、得不偿失等,反义词则是百战百胜、一举两得等。文章还介绍了拔十失五的错误用法,并提供了相关例句。通过了解拔十失五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境中的运用。

排沙简金是什么意思

排沙简金是一个成语,意为在挑选人才或事物时,能够剔除不中用的,留下真正有价值的。其源自古代选才制度的严谨和精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需理解其背后的含义,避免滥用或误解。错误用法包括将其用于非选才场合、误解其含义或与原意相反使用。在挑选人才、物品或学习知识时,我们应学会排沙简金,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人或事物。

高自标树是什么意思

"高自标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 "gāo zì biāo shù",意指自我期许高,自我要求严格,追求卓越和树立榜样。该成语源自《后汉书·黄琼传》,形容有崇高志向和追求,对自己有高标准的人。其近义词包括志存高远、自尊自爱、自我要求严格等。反义词为自暴自弃、苟且偷安、随波逐流。使用时应注重语境和用法恰当,避免误解和滥用。该成语用于形容人们在自我提升和追求卓越方面的态度和行为。

以规为瑱是什么意思

以规为瑱的读音以规为瑱的读音为:yǐ guī wéi tiàn。以规为瑱的含义“以规为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用规矩作为装饰品,用来比喻人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其中,“规”指的是规矩、规范,“瑱”指的是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玉饰,此处引申为装饰品。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规为瑱的典故“以规为瑱”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因此,有些人会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作为装饰品佩戴在身上,以示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其中,“以规为瑱”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据说,在古代,

玉尺量才是什么意思

玉尺量才的读音玉尺量才的拼音是yù chǐ liàng cái。玉尺量才的含义玉尺量才,字面意思为用玉制的尺子来衡量人的才能。它通常用来形容选拔人才时公正无私,严格按照标准来衡量人的才能和品德。这个成语强调了公正、公平、严格选拔人才的含义。玉尺量才的典故玉尺量才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相传,古代有一位贤明的君主,他为了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来担任官职,决定用一把玉制的尺子来衡量人们的才能。这把玉尺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能够准确衡量人的才能和品德。通过这种方式,君主成功地选拔了一批真正有才能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典故后来成为了形容选拔人才公正无私的成语。玉尺量才的近义词以下是几个与“玉尺

材士练兵是什么意思

“材士练兵”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shì liàn bīng。它的含义是挑选有才能的士兵进行严格军事训练,以提高战斗力。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军事训练实践,强调了选拔人才和严格训练的重要性。它的近义词包括精兵强将、锐兵精甲等。反义词是“庸才误国”。该成语在现代常用于形容军队或团队经过严格训练和提高能力的情况。但在使用时应避免错误语境,如非军事领域的活动或与其他不相关词汇混淆使用。

品而第之是什么意思

品而第之的读音为pǐn ér dì zhī,含义是仔细品评、鉴别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排序或评定。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常用于描述对人才、作品等的评价和选拔。品而第之的反义词包括一视同仁、不分高下等。在挑选茶叶、评价作品、选拔人才等场合中,都会使用品而第之。但需要注意,品而第之不宜滥用,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避免产生歧义。

试金石是什么意思

试金石的读音试金石的拼音是 shì jīn shí。试金石的含义试金石,字面意思是指可以测试黄金真伪的石头。在成语中,试金石用来比喻检验和考察人的品质或能力的标准或方法。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经受住考验、在困难和压力下仍能保持本色的人或事物。试金石的典故试金石这一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用试金石来比喻人的品质和能力的检验。在古代,黄金被视为贵重的金属,但也有假冒伪劣的情况。因此,人们常常用试金石来测试黄金的真伪。后来,这一概念逐渐被引申到人的品质和能力的检验上。试金石的近义词考验:指通过困难、挫折或特定情境来检验人的品质、能力等。磨砺:指通过磨练和锻炼来提高人的品质和能

汉字卅的正确读音和用法解析 了解这个古老数字的现代意义与书写技巧

本文介绍了汉字“卅”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表示数目三十,也用于表示五卅运动等历史事件中的数字表示。同时,文章还提供了说文解字中对卅的解释,并指出在现代使用中一般采用“卅”这一写法。整体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遵怎么读 掌握zūn的正确发音与15笔书写技巧

本文介绍了汉字“遵”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并详细解析了“遵”的含义,包括依照、沿着等意思,以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和示例。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