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画粥

“断齑画粥”是一个源自北宋范仲淹的成语,读音为duàn jiān huà zhōu,形容生活清苦,节俭度日。典故中,范仲淹年轻时为了求学,只能以少量的食物和粥维持生活,因此产生了这个成语。近义词包括节衣缩食、勤俭节约等。反义词为挥金如土、奢侈浪费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尤其是在描述那些不必要追求奢侈浪费的人或事物时。
成语 2025-07-31

断还归宗

“断还归宗”是一个成语,意为断绝关系后重新回归本宗本族。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家族观念,表达的是人或事物经历变故后回到最初或最原始的状态或归属。其典故在《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中有记载。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重新归宗、回归本源等,反义词有背离本宗、离经叛道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7-31

断鹤续凫

本文介绍了成语“断鹤续凫”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比喻违背自然规律,强行将不相关事物结合在一起,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文章通过详细的解析和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成语 2025-07-31

断鹤继凫

“断鹤继凫”是一个古代成语,意为强行改变事物的本性和特性,导致事物不能正常发展。该成语源于《庄子·骈拇》中的故事,常用于形容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行为。断鹤继凫的近义词包括生搬硬套、矫揉造作和画蛇添足,反义词则是顺其自然、顺水推舟和因地制宜。该成语常用来比喻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徒劳无益的,错误用法包括在教育、企业管理、个人行为等领域。应尊重事物的自然规律,避免断鹤继凫的做法。
成语 2025-07-31

断珪缺璧

断珪缺璧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残缺不全或存在重大缺失。其源自古代玉器文化,用来形容玉制礼器的断裂或缺失。该成语的含义是事物不再完整,存在重大缺失。近义词包括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等,反义词为完美无缺。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运用该成语,避免错误用法。可以通过例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 2025-07-31

断圭碎璧

断圭碎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àn guī suì bì,用于形容器物残破不全或诗文、言辞等不完整、不连贯。其含义来源于古代贵重的物品如玉簪和玉璧的断裂和破碎。该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背景。其近义词包括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等,反义词则是完好无损、完整无缺等。在语境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误用,特别是在描述完整无缺的事物时。该成语主要用于形容珍贵之物的残缺不全。
成语 2025-07-31

断管残渖

本文介绍了成语“断管残渖”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遗留下来的墨迹或书信等物品因年代久远或遗失不全而显得残缺不全。典故涉及古代文人墨客的遗物,如残篇断简、断管残墨等。近义词包括断章残句、遗文逸事等,反义词为完整无缺、完好如初。文章通过多个典故和例句展示了断管残渖的应用场景,同时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7-31

断管残沈

断管残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àn guǎn cán shě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献、典籍的残缺不全或某项学问、技艺传承的断绝。其典故源于古代文献的保存与传承,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珍贵的文献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散失,形成了“断管残沈”的局面。虽然这些文献残缺不全,但它们仍然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令人惋惜。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应注意其文化内涵和正式程度,避免滥用。
成语 2025-07-31

断怪除妖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断怪除妖”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断怪除妖意指铲除妖魔鬼怪,形容人的勇敢和正义特质。其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近义词包括驱邪捉鬼、斩妖除魔、降妖伏魔等。反义词则包括纵容邪恶、助纣为虐、姑息养奸等。文章通过举例展示了断怪除妖的正确用法,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成语 2025-07-31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