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珪缺璧:珍贵之物的残缺之美
读音
duàn guī quē bì
含义
- 断:断裂、破损。
- 珪(guī):古代玉器,象征权力或信物。
- 缺:缺失、不完整。
- 璧(bì):圆形扁平玉器,象征美好与尊贵。
整体含义:形容珍贵的玉器残缺不全,比喻美好事物遭受破坏或人才被埋没。
典故
- 《左传·昭公四年》:
记载楚国使者献玉珪时因争执摔碎,喻指盟约破裂,后以“断珪缺璧”形容珍贵之物的损毁。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卞和献玉璞,先后被厉王、武王误认为石头而断足,玉工剖开后得和氏璧,暗含“断珪缺璧”的残缺与价值并存。 - 汉代《说苑》:
孔子见断裂的玉珪,感叹“玉之毁也,如君子之废”,引申为贤才不被重用。
近义词
- 残编断简:指书籍残缺不全。
- 珠沉玉碎:比喻美好事物消亡。
- 抱璞泣血:喻怀才不遇,典出卞和故事。
反义词
- 完璧归赵:比喻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
- 白璧无瑕: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 珠联璧合:喻美好事物或人才相得益彰。
例句
小学阶段:
- 弟弟不小心把爷爷的玉佩摔成两半,真是“断珪缺璧”,全家都很心疼。
- 这幅古画被虫蛀了几个洞,像成语说的“断珪缺璧”,可惜极了。
中学阶段:
- 敦煌壁画因年代久远而剥落,断珪缺璧之状令人扼腕。
- 他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如断珪缺璧般被时代埋没。
高中及以上:
- 战火中流失海外的文物,多是断珪缺璧,承载着民族的伤痛记忆。
- 这部古籍历经劫难,虽断珪缺璧,仍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其他例句略,共20条)
错误用法
-
误用场景:形容普通物品破损。
- 错误例句:我的橡皮被用得断珪缺璧。
- 解析:成语仅用于珍贵或象征意义的事物。
-
误用对象:描述抽象概念(如“梦想破碎”)。
- 错误例句:他的创业计划断珪缺璧,彻底失败了。
- 解析:成语侧重具体物的残缺,非抽象状态。
-
褒贬混淆:用于赞美残缺美。
- 错误例句:这块断珪缺璧的陶片很有艺术感!
- 解析:成语含惋惜之意,非纯粹审美评价。
小贴士: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强调“珍贵”与“遗憾”的双重属性。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珍的诗词
关于珍的诗词(第1篇)关于“珍”的诗词,自古以来便在中华文化中流传,它们或描绘了珍宝的美丽,或表达了珍视之情。下面就让我带您走进这些与“珍”有关的诗词世界。一、先秦时期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珍玑灿烂如星,非我慼之思。”解析:此诗以木瓜为引子,描绘了男女之间以物传情的美好画面。“珍玑灿烂如星”则赞美了珍贵宝石的璀璨光芒。二、唐代李白《古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愿为连理枝,永结珍重意。”解析:此诗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珍视之情。三、宋代苏轼《前赤壁赋》:“旌旗蔽空,珍宝盈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解析:此赋描述了赤壁之战的盛况,其中“珍
描写珍重的古诗词
本文欣赏了多首描写珍重的古诗词,探讨了珍重这一情感在古诗词中的表达。这些诗词通过描述永恒的爱情、珍贵的友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人们对事物、情感、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尊重。每首诗词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用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来表达珍重之情。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份珍重的价值观念,珍惜身边的亲朋好友、善待万物生灵、关爱社会和谐稳定等美好事物,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残圭断璧
残圭断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 kuī duàn bì。它用来形容物品或事物的残破、不完整状态,并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景象的残余、遗留部分,表达一种凄凉、衰败的意境。该成语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结束后遗留在庙堂或祭坛上的残破礼器。除此之外,它的近义词包括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等,反义词则是完好无损、完好如初等。在战争或灾难后的场景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残圭断璧来形容一片凄凉破败的景象。然而,错误地使用该成语,如在描述完整无缺的物品或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可能会显得不贴切。因此,应保持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来使用。
关于瑜的诗词
关于瑜的诗词(第1篇)关于“瑜”的诗词一、引子“瑜”字在古诗词中常被用作人名或比喻美好的事物,充满了诗情画意。本文将整理出几首含有“瑜”字的经典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以飨读者。二、古诗词全文及解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苏轼(北宋)解析:此词写赤壁怀古之情,以“瑜”为喻,展现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羽扇纶巾”写周瑜儒将风采,“谈
关于今朝的诗词
关于今朝的诗词(第1篇)关于今朝的诗词一、引言“今朝”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描绘当前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与赞美。下面将列举多首与“今朝”相关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古诗词列表《短歌行》——曹操(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解析:虽然这首诗并未直接使用“今朝”二字,但通过对“人生几何”和“去日苦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下时光的珍惜与感慨。《长歌行》——白居易(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今朝
描写金玉良缘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金玉良缘的诗词,包括唐代李白、宋代秦观、明代唐寅、宋代苏轼、清代纳兰性德和现代某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和情境出发,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文章通过列举诗词、解析内容和赏析佳作,展示了金玉良缘的美好和珍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眼前的缘分和感情,用心去经营和维护美好的爱情关系。相信金玉良缘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断圭碎璧
断圭碎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àn guī suì bì,用于形容器物残破不全或诗文、言辞等不完整、不连贯。其含义来源于古代贵重的物品如玉簪和玉璧的断裂和破碎。该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背景。其近义词包括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等,反义词则是完好无损、完整无缺等。在语境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误用,特别是在描述完整无缺的事物时。该成语主要用于形容珍贵之物的残缺不全。
煮鹤烧琴是什么意思
煮鹤烧琴的读音读音:zhǔ hè shāo qín拼音注音:zhǔ-hè-shāo-qín煮鹤烧琴的含义“煮鹤烧琴”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或艺术的极端破坏或浪费。它指的是将珍贵的鹤和琴都用来烹饪或烧毁,表达了一种极度浪费和不珍惜的态度。煮鹤烧琴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传说。据说,古代有一个愚昧无知的人,他不知道鹤是珍贵的动物,也不知道琴是价值连城的乐器。有一天,他竟然将一只鹤活活地煮了吃,同时还将一架琴烧掉作为取暖的燃料。这个故事成为了后世“煮鹤烧琴”这一成语的来源,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浪费和破坏。煮鹤烧琴的近义词暴殄天物:指任意糟蹋、浪费珍贵物品。焚琴煮鹤:指毁坏美好的事物,使珍
断壁残璋
“断壁残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建筑物或器物残破不堪。其含义是形容事物因各种原因变得残破不全,失去原有的价值和美感。该成语出自《汉书·贾山传》,典故源于对古代建筑和器物破坏后景象的描述。它的近义词有破败不堪、残垣断壁等,反义词有完好无损、焕然一新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或器物的破旧和残破状态,不适合用于其他场合,并且不能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断管残沈
断管残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àn guǎn cán shě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献、典籍的残缺不全或某项学问、技艺传承的断绝。其典故源于古代文献的保存与传承,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珍贵的文献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散失,形成了“断管残沈”的局面。虽然这些文献残缺不全,但它们仍然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令人惋惜。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应注意其文化内涵和正式程度,避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