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断还归宗」详解
读音
duàn huán guī zōng
含义
- 断:断绝、分离。
- 还:归还、返回。
- 归:回归、归属。
- 宗:宗族、家族。
整体含义:指因某种原因离开家族的人或事物,最终回归本宗。多用于形容离散的人或物重新回到原本的归属,也可比喻事物回归本源。
典故
- 《左传·昭公十三年》: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奢被陷害,其子伍子胥逃亡吴国。后来伍子胥助吴国强大,最终攻破楚国,掘墓鞭尸以报父仇。虽未直接使用“断还归宗”,但体现了“离散后回归本宗”的概念。 - 《后汉书·列女传》:
记载了女子因战乱流落他乡,多年后凭借信物与家人相认,最终“断还归宗”,回到本族。 - 民间故事:
古代有富商幼子被拐卖,成年后凭借胎记与家族相认,族人称其“断还归宗”,重归族谱。
近义词
- 认祖归宗:重新承认自己的家族根源。
- 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最终回归本源。
- 物归原主:物品归还给原本的主人。
- 返本还源:回归最原始的状态或归属。
反义词
- 背井离乡:离开家乡,流落外地。
- 数典忘祖:忘记自己的根源或传统。
- 有去无回:离开后不再返回。
- 改换门庭:彻底改变归属或立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只走失的小狗终于断还归宗,回到了主人身边。
- 爷爷说,我们的家训是“断还归宗”,不能忘记祖先。
-
小学高年级:
- 这本古籍几经流转,如今断还归宗,回到了博物馆。
- 海外侨胞回国寻根,正是“断还归宗”的体现。
-
初中:
- 经过DNA鉴定,他被确认是失踪多年的孩子,终于断还归宗。
- 传统文化复兴,许多濒临失传的技艺断还归宗,重新焕发生机。
-
高中:
- 流落海外的文物断还归宗,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重要象征。
- 他的研究让散佚的古籍断还归宗,填补了学术空白。
-
大学及以上:
- 家族企业历经分合,最终断还归宗,由长子继承。
- 这部小说的手稿几经波折,如今断还归宗,由作者后人捐赠给图书馆。
错误用法
-
误用于普通归还:
- ❌“我把借的书断还归宗给图书馆。”(应使用“归还”)
- ❌“快递员把包裹断还归宗给收件人。”(不合语境)
-
误用于非归属关系:
- ❌“他辞职后断还归宗,回到老家。”(应使用“返乡”或“回归故里”)
- ❌“这只野猫断还归宗,又跑回我家。”(适用于家族或文化归属,非动物)
-
强行替换近义词:
- ❌“落叶断还归宗,化作春泥。”(应使用“叶落归根”)
- ❌“他改姓后断还归宗,认回生父。”(语义重复,应直接用“认祖归宗”)
-
忽略“宗族”内涵:
- ❌“公司合并后,业务断还归宗。”(无宗族或本源含义,应使用“整合”)
总结:“断还归宗”强调回归本源或宗族归属,多用于家族、文化、文物等场景,不宜随意替换或泛化使用。正确运用能增强语言的历史感和庄重感。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家风诗词的古诗词
描写家风诗词的古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家风诗词的古诗词一、王安石《示长安子》诗词原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何处寄人家?家风代代传千古,此言犹在耳边鸣。儿孙自幼承家训,家教犹存见真情。世事纷纭多变幻,唯有家风不可轻。但愿家风长不灭,子孙万代永昌明。作者:王安石(北宋)解析:王安石这首诗通过询问明月来表达对家风的重视与传承之情。家风自古以来便是流传千古,儿孙应当继承并发扬光大。诗人以此为寄,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与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
描写叔侄反目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叔侄反目的诗词,探讨了在古代文学中直接描绘这一主题的诗词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一些描绘家族纷争、亲情疏离的诗词来感受叔侄关系的变化。文章整理了几首相关的诗词及其解析,并提供了对叔侄反目现象的思考与感悟。强调了叔侄关系的破裂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呼吁人们珍惜亲情,维护情感纽带,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
关于姚的古诗词
关于姚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姚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诗文列举姚氏诗篇姚氏女兮清且妍,明眸善睐貌若仙。生逢盛世得安康,与子共欢永世传。——(作者:未知,时代不详)姚江吟江水悠悠绕山间,姚城遥望景无限。轻风拂过思悠长,只因梦在心已安。——唐·高适《杂曲歌辞》二、全文解析姚氏诗篇这首诗的作者与具体朝代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对姚姓女子的赞美与祝愿。诗中首先描绘了姚氏女子清丽妍秀的容貌,再述说她生活在繁荣的盛世中,并表达出对她与心爱之人共度一生的美好愿望。全诗展现了人们对美、对爱情与幸福的向往和祝福。姚江吟高适此诗描述了江水悠悠、景色如画的美景。在遥望江畔的姚城时,诗人心中涌起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
枝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枝”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包括其作为树干旁生的茎条,树枝等含义,还涉及到其作为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以及古同“歧”的意思。此外,“枝”还用于表示旁支宗族子孙和人体的四肢等含义。
归正首丘
归正首丘是一个成语,拼音是guī zhèng shǒu qiū。它的含义是回到正确的道路,最终回到自己的本源之地,比喻人或事物经历曲折后最终回归本源。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传说。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于故乡、家族、根源的思念和回归之情。其近义词包括落叶归根、返璞归真和归根结底,反义词为离乡背井、漂泊无依和忘本逐末。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场合,特别是在形容没有固定方向或目标的事物以及没有情感色彩的事件时。
汉字"族"的11种含义解析 从家族到民族再到上班族的演变历程
本文提供了对“族”字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家族、种族、民族的含义,以及表示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大类等。此外,“族”字还有动词的用法,如灭族。文章还对“族”字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进行了说明,包括其在古代刑法、百家分类学中的应用等。最后还介绍了“族”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本文详细解析了“族”字的含义和用法,包括其作为家族、种族、民族的指代,表示事物共同属性的大类等。同时,“族”还有动词用法如灭族,并介绍了其在古代刑法和动植物分类学中的应用。文章还探讨了“族”字的历史背景和演变,并阐述了其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
水落归漕是什么意思
水落归漕的读音水落归漕(shuǐ luò guī cāng)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清晰,语调抑扬顿挫。水落归漕的含义水落归漕,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水落下后最终归于漕中。在古代,漕指的是运送粮食的河道或水道。因此,水落归漕的含义是指水流最终归于运送粮食的河道,引申为事物发展到最后归于本源或本质。水落归漕的典故水落归漕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农田水利和粮食运输。在古代,为了将农田的水排走以便耕作,人们修建了各种水道和漕渠。当雨水或河水泛滥时,人们会利用这些水道和漕渠将水排走,使农田得以恢复生产。久而久之,人们发现水流最终会归于这些漕渠之中,于是便有了“水落归漕”的说法。水落归漕的近义词1. 归根结底2. 终归一
叶落归根是什么意思
叶落归根的读音叶落归根的拼音是:yè luò guī gēn。叶落归根的含义“叶落归根”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或本源。它也常用来形容人无论走多远,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或故土。这个成语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叶落”意味着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和变化,最终还是会回归;“归”指的是回到原来的地方;“根”则代表了事物的本源或根基。因此,“叶落归根”强调了回归和本源的重要性。叶落归根的典故“叶落归根”的典故源于自然现象。古人观察到树叶在秋天会从树上落下,最终落在树根周围,于是用这一自然现象来比喻人或事物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或本源。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意义,
木落归本是什么意思
“木落归本”是一个源于《周易》的成语,读音为mù luò guī běn。其含义为事物发展到最后都会回归到其本源或起始点,形容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或人或事物最终回归本源的情感。该成语的典故源自《周易》中的“损”卦,表示损失与获得的平衡以及回归本源的思想。近义词包括“归根结底”“返璞归真”等,反义词为“离经叛道”“背离本源”等。在正确使用该成语时,需要确保其使用的语境符合其含义,避免错误使用。
返本还元
文章介绍了成语“返本还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几个例句。该成语意指事物回归最原始的状态或本源,常用来形容事物发展的回归过程。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的恰当性,避免错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