膑的拼音
膑的部首
月
膑的笔顺
丿,𠃌,一,一,丶,丶,㇇,丿,丨,一,丨,一,丿,丶
撇,横折钩,横,横,点,点,横撇/横钩,撇,竖,横,竖,横,撇,点
膑的含义
同“髌”。
膑的详细解析
同“髌”。
膑 [bìn]
〈名〉
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史记·秦本纪》
〈动〉
特指古代一种剔掉膝盖骨的酷刑
髕罚之属五百。——《汉书·刑罚志》
周改膑作刖。——《周礼·司刑》注
放膑者,脱去人之膑也。——《书·刑德》
孙子膑脚。——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又如: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你可能感兴趣
髌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髌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释了髌的含义。髌指的是膝盖骨,同时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罚也是去除膝盖骨,称为髌刑。此外,文章还涉及了髌骨、髌脚、髌罚等相关词汇。
刖怎么读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刖”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为古代砍掉脚的酷刑。文章详细解析了刖字的形声结构和同源词,并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
剕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剕”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文中提到,剕是一种古代酷刑,指的是砍去人的双脚。同时,《书·吕刑》中也提到了剕罚这一概念,即用金钱赎断足之刑。整篇文章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汉字“剕”的详细解析。
掤扒吊拷
本文介绍了方言词语“掤扒吊拷”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词语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香港等地,用于形容严厉的审问或拷问,或深入的调查和追问。其含义为捧起、撕扯、悬空、拷问之意。目前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其典故,可能源于民间口头传说或历史事件中的审问场景。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不恰当的用法。
斧钺汤镬
本文介绍了“斧钺汤镬”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其中,“斧钺汤镬”指的是古代四种残酷刑法,包括砍头、断肢的酷刑以及将人投入沸水或大锅中的刑罚。文章还提到了历史背景和用法注意事项。
鼎镬如饴
本文介绍了成语“鼎镬如饴”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例句。该成语形容人对于苦难或艰难境遇毫不在意,甚至视为甘美,展现人的坚韧不拔精神。使用时应注意事项场合和语境,避免歧义或不当联想。
绷扒吊拷
绷扒吊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进行严厉的审问或拷问。其含义是紧紧捆绑或束缚,并将人吊起拷问,表示严厉审问或拷问某人,使其无法逃脱或反抗。源于古代审讯方式,常被用于描述黑暗年代对人实施的残酷审讯。其近义词包括严刑逼供等,反义词包括宽大处理等。错误用法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用该成语形容过于严厉或残酷的对待方式,或在非正式场合或玩笑中随意使用。因此,使用时应根据上下文理解,避免误解。
脯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脯”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种含义和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胸前的肉、肉干、熟肉以及干燥脱水的瓜果等名词含义,同时也描述了其作为制干肉和形容枯干的动词和形容词用法。另外,也提到了古代把人做成肉干或剁成肉酱的酷刑等历史背景。
膝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膝”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膝是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此外,“膝”字也有作为姓氏的用途。文章还详细解析了膝的各个含义,包括膝馒头、膝下荒凉、膝踝、膝拐和膝弯等。
烙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烙”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既可表示用烧热了的器物烫,使衣服平整或在物体上印下标志,如烙衣服、烙印等,也可表示一种烹饪方法,即将食物放在铛或干锅上加热使其熟透,如烙饼。此外,“烙”还有引申义,如用高温的金属烧灼、打上或留下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