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虎,云从龙
读音
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
含义
- 风从虎:风随着老虎出现而兴起。古人认为老虎威猛,行动时能带起大风。
- 云从龙:云随着龙的出现而聚集。传说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整体含义:比喻杰出人物或强大事物相互呼应、彼此配合,形成强大的气势或影响力。
典故
- 《周易·乾卦》: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这是最早的出处,用自然现象比喻同类事物相互吸引。 - 《淮南子·天文训》:
“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进一步解释虎与风、龙与云的关联,强调自然界的神秘呼应。 - 《后汉书·光武帝纪》:
刘秀起兵时,有术士以“风从虎,云从龙”形容其得天下之势,暗示君臣相得益彰。
近义词
- 相辅相成:两者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 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使优点更加突出。
反义词
- 势不两立: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共存。
- 水火不容:比喻二者对立,无法调和。
- 格格不入:彼此无法协调,难以配合。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们俩一起做实验,就像“风从虎,云从龙”,配合得特别好。
- 老虎一跑,风就呼呼地吹,真是“风从虎”呀!
-
小学高年级:
- 这支球队的前锋和后卫配合默契,简直是“风从虎,云从龙”。
- 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像“风从虎,云从龙”,发明了新机器。
-
初中:
- 两位音乐家的合奏如“风从虎,云从龙”,震撼了全场观众。
- 在团队项目中,我们分工明确,彼此支持,真正做到了“风从虎,云从龙”。
-
高中:
- 历史上许多伟大事业的成功,往往依赖于“风从虎,云从龙”般的君臣配合。
- 在商业竞争中,强强联合的企业常常能形成“风从虎,云从龙”的态势。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研究中,导师与学生的默契合作,恰如“风从虎,云从龙”,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 这场战役的胜利,得益于将领与谋士的“风从虎,云从龙”般的协作。
错误用法
-
形容对立关系:
- ❌ 错误:他们俩吵架时,就像“风从虎,云从龙”,互不相让。
- ✅ 正确:应改为“势不两立”或“水火不容”。
-
形容单方面强势:
- ❌ 错误:他一个人完成了所有工作,真是“风从虎,云从龙”。
- ✅ 正确:应改为“独当一面”或“单枪匹马”。
-
形容无关事物:
- ❌ 错误:今天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真是“风从虎,云从龙”。
- ✅ 正确:应改为“风和日丽”或“天朗气清”。
-
形容消极影响:
- ❌ 错误:他们俩一起捣乱,简直是“风从虎,云从龙”。
- ✅ 正确:应改为“狼狈为奸”或“沆瀣一气”。
-
形容个人能力:
- ❌ 错误:他一个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真是“风从虎,云从龙”。
- ✅ 正确:应改为“能力超群”或“出类拔萃”。
你可能感兴趣
彼倡此和
彼倡此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ǐ chàng cǐ hé。它指的是双方之间互相呼应、配合默契,一方倡导,另一方随即响应,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源于古代乐舞中的“倡”和“和”之分,用来形容合作默契的情况。其近义词包括相互呼应、协同合作等,反义词为各执己见、互不配合等。在合适语境下使用,需注意避免用于不相关或冲突的场合,谨慎使用以避免滥用。文章还提供了彼倡此和的多个例句以供参考。
相得益彰是什么意思
相得益彰的读音拼音:xiāng dé yì zhāng相得益彰的含义“相得益彰”是一个褒义词,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人互相配合、互相衬托,各自的长处更加显露,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和效果。相得益彰的典故“相得益彰”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伯夷列传》。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两个相邻的国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成功复仇。在这个过程中,文种、范蠡等人出谋划策,相互配合,各显其能,越国的国力因此日益强盛。而吴国在夫差统治时期,虽然兵强马壮,但由于内部矛盾重重,最终走向了衰落。因此,“相得益彰”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衬托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个典
房谋杜断
房谋杜断的拼音是fáng móu dù duàn,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善于谋划和决断的能力。源于唐朝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谋士,分别擅长谋划和决断,共同为唐朝的建立和稳定做出贡献。房谋杜断的人具有深谋远虑、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等特质,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这个成语不应误用为贬义词,也不应使用在不相关的场合。例句中展示了房谋杜断的人在处理问题和领导风格上的表现。
一搭一档是什么意思
一搭一档的读音一搭一档的读音为:yī dā yī dàng。一搭一档的含义“一搭一档”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事物之间相互配合默契,如同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伙伴关系,强调彼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一搭一档的典故“一搭一档”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的戏曲表演。在戏曲中,演员们需要通过配合默契的表演来共同完成一场演出,而“一搭一档”这个词语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默契的合作关系。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古代的建筑、农耕等劳动场景有关,强调了人们通过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一搭一档的近义词默契配合齐心协力携手共进珠联璧合互相扶持共
此呼彼应
此呼彼应是一种互相呼应的状态,源于古代的军事活动,现在广泛应用于社交、工作、学习等场合。其拼音为cǐ hū bǐ yìng,含义是当一方呼唤时,另一方会及时应答,表现人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活跃氛围。该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在团队合作、文化交流和艺术表演等领域的互动呼应。它的近义词包括互相应答、此应彼和等,反义词包括各自为政、孤掌难鸣等。在使用此呼彼应时需要注意其使用的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子详细解释了此呼彼应的应用和含义。
唇齿相须
唇齿相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chǐ xiāng xū。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是嘴唇和牙齿互相依存,引申为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互相帮助。它常被用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唇与齿一样相互关联、不可或缺。唇齿相须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以比喻关系的紧密性。此外,需要注意在使用这个成语时要准确把握其使用场景,避免误解,并与其他成语或词汇搭配使用以丰富表达。同时,也要正确掌握其读音和书写方式。通过以上的介绍和例句,希望能帮助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桴鼓相应
桴鼓相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ú gǔ xiāng yìng,形容音律和谐、彼此呼应配合。源自古代宫廷音乐和战争指挥,也用于形容演员表演默契。近义词有一拍即合、琴瑟和鸣等。反义词有各行其是、不相为谋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避免生搬硬套。文章详细解释了桴鼓相应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注意事项。
枘圆凿方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枘圆凿方”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源于古代木工技艺,比喻不匹配、不合用或格格不入的情况。文章还指出了错误使用该成语的方式,包括误用为褒义词和滥用在不相关场合。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东鸣西应
东鸣西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míng xī yìng。它表示在某个地方或领域内发生的事情,能够迅速地引起其他地方或领域的反应或共鸣,形成相互呼应、互相支持的关系。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它的近义词包括遥相呼应、彼此呼应等,反义词为没有呼应、没有回应等。东鸣西应在不同语境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社交媒体传播、团队合作、政治配合等。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其含义,特别是在没有相互呼应、互相支持的情境下误用。
里应外合
本文介绍了成语“里应外合”的正确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形容内外配合、呼应,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目的。最早出自《三国演义》。本文还指出了里应外合的误用情况,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