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须

唇齿相须:相依为命的亲密关系

读音

chún chǐ xiāng xū

含义

  • :嘴唇,指说话或表达的工具。
  • 齿:牙齿,用于咀嚼食物,也象征坚固。
  • 相须:相互依赖、彼此需要。

整体含义: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紧密配合。

典故

  1. 《左传·僖公五年》:晋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不要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说:“虢国和虞国就像‘唇齿相依’,虢国灭亡,虞国也难保。”后来晋国果然在灭虢后顺手灭了虞国。
  2. 《三国志·魏书·鲍勋传》:鲍勋劝曹操不要轻易攻打吴国,说:“吴蜀两国‘唇齿相依’,若攻吴,蜀必救援。”

近义词

  1. 唇亡齿寒:比喻关系密切,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遭殃。
  2. 休戚与共:形容彼此福祸相连,共同承担。
  3. 相依为命:指彼此依靠才能生存。
  4. 辅车相依:比喻两者关系紧密,互相依存(“辅”指颊骨,“车”指牙床)。

反义词

  1. 势不两立:形容双方矛盾尖锐,无法共存。
  2. 水火不容:比喻双方对立,无法调和。
  3. 分道扬镳:指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
  4. 各自为政:形容各行其是,互不配合。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1. 小猫和小狗是好朋友,它们就像“唇齿相须”,总是一起玩耍。
      1. 铅笔和橡皮是“唇齿相须”的学习伙伴,少了谁都不方便。
  2. 小学高年级

      1. 环保和人类生存“唇齿相须”,破坏环境就是伤害自己。
      1. 团队比赛中,队员之间要“唇齿相须”,互相配合才能赢。
  3. 初中

      1.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唇齿相须”,不能只顾一方。
      1. 两国长期合作,早已形成“唇齿相须”的关系。
  4. 高中及以上

      1. 科技与教育“唇齿相须”,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
      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非对立,而是“唇齿相须”的关系。

错误用法

  1. 形容对立关系:❌ “他们俩吵架时‘唇齿相须’,谁也不让谁。”(正确应为“势不两立”)
  2. 指短暂合作:❌ “这次活动我们‘唇齿相须’,下次就不一定了。”(应形容长期依存关系)
  3. 用于单方面依赖:❌ “孩子对父母‘唇齿相须’。”(应为“依赖”,而非相互依存)
  4. 比喻无关事物:❌ “手机和充电宝‘唇齿相须’。”(可用“形影不离”,但非成语本义)

“唇齿相须”强调的是一种深层次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唇齿之邦是什么意思

唇齿之邦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chǐ zhī bāng,用于形容两个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国家或地区。这个成语源于战国时期,强调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盟关系。唇齿之邦的近义词包括亲密无间、唇亡齿寒等,反义词有疏离隔阂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不同国家、城市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然而,要注意避免误用该成语为贬义或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通过了解唇齿之邦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辅车唇齿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辅车唇齿”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性,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思想。辅车唇齿的近义词有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唇亡齿寒等,反义词有各自为政、势不两立、孤掌难鸣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辅车唇齿在实际应用中的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共为唇齿”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两个人或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准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摘要内容概括准确,字数控制在160字以内。

描写邻里的诗词名句

本文介绍了描写邻里的诗词名句,通过多篇文章的内容概述了多篇以邻里为主题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反映了邻里间的深厚情谊、和谐共生以及情感交流。文章从不同角度描述了邻里间的温馨场景,如王维的《竹里馆》展现了宁静中的和谐亲近,李绅的《悯农》强调了邻里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等。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我们今天应当珍惜和传承的精神财富。通过它们,我们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更加珍惜与邻居之间的情感纽带。

唇辅相连是什么意思

唇辅相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ún fǔ xiāng lián。它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或事物间的紧密联系。唇辅相连的字面意思为嘴唇与面颊紧密相连,引申为关系紧密无间。该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亲朋好友间的深厚情谊。其近义词有唇齿相依、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等,反义词包括疏离冷淡、各自为政、貌合神离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误解含义、滥用成语以及与反义词混淆。正确的使用能帮助更准确地表达人际关系或事物间的紧密联系。

唇揭齿寒是什么意思

唇揭齿寒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jiē chǐ hán。它用来形容关系密切,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一方的安危或冷暖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传说,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误用语境和混淆读音等错误用法。

唇竭齿寒是什么意思

唇竭齿寒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jié chǐ hán,用来形容关系密切的人或事物之间紧密相连,互相影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寓言故事,描述了由于干旱导致的唇竭齿寒情景,强调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依赖性。近义词包括唇亡齿敝、唇齿相依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或错误的语境中使用,避免滥用失去其原有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例句展示了唇竭齿寒在描述团队、恋人、国家、项目等紧密关系中广泛应用。

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唇亡齿寒”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的是两个事物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一方遭遇不幸时,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文章还解释了该成语的来源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同时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一些关于该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以助于正确理解使用该成语。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是什么意思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读音读音: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含义“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的变化会立即影响到另一方。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当西边的铜山发生崩塌时,东边的洛钟就会有所反应。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和相互影响。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传,在古代中国,铜山和洛钟都是重要的地理标志。铜山位于西方,而洛钟则位于东方。人们发现,当铜山发生地震或崩塌时,远在东方的洛钟也会有所反应,发出声响。这个现象被人们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

秤不离砣

“秤不离砣”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称重工具,秤和砣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的近义词包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等,反义词有各自为政、势不两立、分道扬镳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随意用于不相关的事物之间,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可能会显得不够得体。例如,合作关系、友谊、团队等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彼此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