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防不胜防”详解
读音
fáng bù shèng fáng
含义
- 防:防备、预防。
- 不胜:无法承受、难以抵挡。
- 防不胜防:指防备措施再多,也难以完全抵挡住所有的攻击或意外情况。形容难以防范,容易受到侵害。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会告诫晋君:“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意思是提前防备意外情况是古人的智慧。后来人们引申出“防不胜防”的概念,强调即使做了充分准备,仍可能遭遇意外。 - 《三国演义》:
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感叹:“彼坚守不出,吾计无所施,此所谓‘防不胜防’也。”意指即使有谋略,也难以完全突破对方的防御。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富商,家中设有多重防盗机关,但小偷仍能潜入。富商无奈道:“纵有千般防备,亦难挡贼人手段,真是防不胜防。”
近义词
- 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 难以防范:很难提前做好防备措施。
- 措手不及:因突发情况而无法及时应对。
- 百密一疏:即使准备再周密,也可能有疏漏。
反义词
- 严阵以待: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敌人或挑战。
-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极其坚固,难以攻破。
- 有备无患:事先做好准备,可以避免祸患。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偷太狡猾了,警察叔叔说真是防不胜防。
- 下雨天路上很滑,妈妈让我小心,可我还是摔倒了,真是防不胜防。
-
小学高年级:
- 考试时,老师总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题目,真是防不胜防。
-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
初中:
- 尽管球队做了充分准备,但对手的战术变化还是让他们防不胜防。
- 黑客攻击技术越来越先进,企业的网络安全防不胜防。
-
高中:
-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对手的市场策略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 间谍活动隐蔽性极高,情报机构有时也防不胜防。
-
大学及以上:
- 在信息时代,虚假新闻传播速度极快,公众往往防不胜防。
- 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外交政策调整有时也防不胜防。
错误用法
-
用于可控风险:
- ❌ “我每天锁好门窗,但还是防不胜防。”(如果只是普通防盗,可以用“百密一疏”更合适。)
- ❌ “考试前我复习了很多,可还是防不胜防。”(应改为“还是有一些题目不会”。)
-
用于主观疏忽:
- ❌ “我忘记带伞,结果下雨了,真是防不胜防。”(这是个人疏忽,并非难以防范的情况。)
-
用于必然结果:
- ❌ “人总会生病,这是防不胜防的。”(生病是自然规律,用“不可避免”更贴切。)
-
用于正面防御:
- ❌ “我们的防守很严密,敌人防不胜防。”(此处应使用“无计可施”或“难以突破”。)
“防不胜防”强调难以完全防备,适用于突发、隐蔽或复杂的情况,而不适用于个人疏忽或必然发生的事情。正确使用该成语,能让表达更精准生动。
你可能感兴趣
防不及防
防不及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áng bù jí fáng,表示事情来得突然,无法及时防备。其含义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突然,让人无法预料和应对。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军事行动中的出其不意战术。防不及防的近义词有出其不意、猝不及防、突如其来、措手不及等。反义词包括早有准备、意料之中、未卜先知等。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多个例句,解释了防不及防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
出奇无穷
“出奇无穷”是一个成语,意为出乎寻常、出人意料,形容事物或人的思维、行为方式独特且富有创意。其典故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用于形容具有独特思维和创意的人或事物。近义词包括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等,反义词为平淡无奇、千篇一律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运用,避免滥用、误用及与其他词语混用。该成语展现了人类的无限创意和想象力,为生活和事业带来惊喜和突破。
东偷西摸
东偷西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发音为dōngtōuxīmō,用来形容人的不正当行为,如行为不端、喜欢占小便宜等。该成语可能源于古代社会现象的描述。其近义词包括游手好闲、顺手牵羊等,反义词则是正大光明、守法奉公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错误用法包括在不当场合使用、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描写送别的现代诗词
这篇文章描述了多篇关于送别的现代诗词,涉及情感深沉的离别之词,描绘了送别之情的各种元素和现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这些现代诗歌以现代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长亭古道、远行的背影还是别离之际的情感流露,现代诗歌都展现了人类对离别之情的独特理解和深情表达。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亲友的相聚时光,深刻理解和感受离别之情。
关于难的诗词
关于难的诗词(第1篇)关于难的诗词,古往今来,数不胜数。以下是我根据“关于难的诗词”这一主题,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江城五月落梅花,难觅故人归处家江城五月落梅花原文:江城五月落梅花,难觅故人归处家。作者:佚名(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及朝代)解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难以寻找到归处、故人的情感。通过描绘五月江城落梅花的景象,烘托出内心的惆怅和失落。二、行路难,难行路,难事尽如人意否行路难原文:行路难,难行路,难事尽如人意否。作者:李煜(南唐)解析:此诗出自南唐李煜之手,表达了人生道路的艰难与不易。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愁苦。三、古诗千载空回首,几度思
描写兄弟离别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兄弟离别的诗词文章的内容。这些文章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场景,传递了深深的思念与牵挂之情。文中列举的诗词从不同的作者和背景出发,描绘了兄弟离别时的情感,包括不舍、思念、牵挂等。这些诗词以情感真挚的表达方式,为读者带来了启示和感动,同时也表达出对兄弟之间深深情谊的感慨与怀念。
本性难移
本性难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ěn xìng nán yí,指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它源于古代故事,用于描述人的性格、习惯等经过长时间形成的特质,不容易因外在环境或时间而改变。近义词包括根深蒂固、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反义词有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运用,不带有情感色彩,要鼓励他人积极面对并努力改变。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其含义是即使环境、境遇发生改变,人的基本性格和习惯仍会保持原样。该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其近义词包括固执己见、一成不变、本性难移等。反义词包括随遇而安、洗心革面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滥用场合不当、误解含义及使用不当语境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金城汤池
“金城汤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īn chéng tāng chí,用来形容城防坚固,难以攻破。其含义是比喻防卫设施极其完善,固若金汤。该成语最早出自《史记·淮南衡山传》,用于形容淮南城的坚固程度。此外,其近义词包括坚如磐石、固若金汤、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等。反义词有薄如蝉翼、一触即溃、毫无防备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成语或与原意相反的说法。
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什么意思
“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家庭内部事务的复杂性和难以解决的特性。其含义是即使公正无私的官员也难以判断和解决家庭纠纷。该成语的典故与一位清官尝试解决家庭纠纷但难以做出明确判断有关。其近义词包括“家事难明”等,反义词为“公断分明”。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给出了一系列例句。总的来说,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家庭矛盾时需更多的耐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