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囊酒畒:一个讽刺无能的成语
读音
fàn náng jiǔ wèng
含义
- 饭囊:装饭的袋子,比喻只会吃饭、毫无用处的人。
- 酒畒(“畒”同“瓮”):盛酒的陶器,比喻只会喝酒、毫无作为的人。
- 整体含义:形容人只会吃喝,毫无才能或贡献,常用于讽刺那些无能、懒惰、只会享受的人。
典故
- 《晋书·刘伶传》: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嗜酒如命,常乘鹿车,携酒壶,让人扛着铁锹跟随,说:“死便埋我。”后人以“酒畒”讽刺他终日醉生梦死,不问世事。 - 《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批评某些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饭囊而已”,形容他们尸位素餐,毫无建树。 - 民间俗语演变:
古代民间常用“饭囊酒袋”讽刺懒惰之人,后演变为“饭囊酒畒”,更强调无能之辈的讽刺意味。
近义词
- 酒囊饭袋:与“饭囊酒畒”意思相同,形容只会吃喝的无用之人。
- 尸位素餐:占据职位却不做事,白拿俸禄。
- 行尸走肉:比喻没有思想、庸碌无为的人。
- 朽木粪土:形容不堪造就的废物。
反义词
- 栋梁之才: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 中流砥柱:形容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人。
- 精明强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 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整天只知道吃零食,不写作业,真是个饭囊酒畒!
- 妈妈说,不学习的人以后就会变成饭囊酒畒。
-
小学高年级:
- 班上有个同学从不参加劳动,大家背地里叫他“饭囊酒畒”。
- 历史书里那些昏君,很多都是饭囊酒畒,把国家搞垮了。
-
初中:
- 某些官员贪污腐败,不办实事,简直是饭囊酒畒。
- 年轻人如果不努力,将来可能沦为社会的饭囊酒畒。
-
高中及以上:
- 企业裁员时,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饭囊酒畒般的员工。
-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饭囊酒畒注定会被淘汰。
-
文学化表达:
- 他终日醉醺醺的,活像一尊行走的酒畒,毫无生气。
- 那些饭囊酒畒般的贵族,最终在革命浪潮中覆灭。
错误用法
-
误用于形容节俭:
- ❌“他平时很节省,是个饭囊酒畒。”(错误:成语讽刺无能,与节俭无关。)
-
误用于褒义:
- ❌“这位教授学问渊博,真是饭囊酒畒。”(错误:成语含贬义,不能夸人。)
-
误用于动物或物品:
- ❌“我家猫整天睡觉,是个饭囊酒畒。”(错误:通常用于人,不适用于动物。)
-
混淆近义词:
- ❌“他虽然懒,但关键时刻很靠谱,不算饭囊酒畒。”(错误:成语强调“完全无用”,与偶尔懒惰不同。)
总结:“饭囊酒畒”是一个犀利的讽刺性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或冒犯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贱人的诗词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了几篇关于描写贱人的诗词。这些古诗词描绘了不同形象的人物和场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地位的看法以及特定女性的评价。文章列举了多篇古诗词,并详细解析了每首诗词的原文、作者、朝代和文化内涵。这些诗词通过细腻的文字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情、坚韧和命运。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描写其他形象的古诗词,如描绘行路难之情景、爱情场景、自然景象等。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了解古代文化、人文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欣赏这些诗篇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古时诗人们的才华与智慧,领略到古代社会的风貌与人文情怀。
描写鬼怪的诗词
本文主要是描写鬼怪主题的古诗词的赏析和解析。文章列举了五篇关于鬼怪主题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列表、原文及解析,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传达出神秘、恐怖或凄凉等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同时,也揭示了古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与表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料。总的来说,这些描写鬼怪的古诗词展现了神秘、恐怖而又充满诗意的世界,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得到了思考的启迪。摘要如下:本文赏析了五篇描写鬼怪主题的古诗词,包括《鬼诗》等。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鬼怪世界的神秘、恐怖和凄凉。同时,也揭示了古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
伴食宰相
伴食宰相是指那些在古代朝廷中只顾吃喝玩乐、无实际作为的高官。这个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等历史典故,强调了官员的无能和无所作为。伴食宰相的读音bàn shí zǎi xiàng,具有贬义含义。其近义词包括无功之臣、尸位素餐等,反义词则是有所作为的官员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词准确性,避免错误使用。文章描述了伴食宰相的历史背景、含义、用法及注意事项。
饭坑酒囊
“饭坑酒囊”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吃喝无度、生活放纵、无所事事,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社会对某些人的贬损之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只知道享乐、不思进取的人。其近义词包括好吃懒做、贪吃好酒、游手好闲等。反义词为勤俭节约、奋发图强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正式场合、亲密朋友间使用,也不应用于自嘲或自我调侃的场合,以免给人留下负面印象或产生误解。在教育或指导他人时,应避免用此成语来形容特定人物,应采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引导他们改正不良习惯。
不稼不穑
不稼不穑是一个成语,指不从事农业生产,不了解耕耘与收获的道理。该成语源自《诗经·魏风·伐檀》,用于形容不从事农业劳动,不懂得劳动艰辛和收获喜悦的人。不稼不穑的近义词包括坐享其成、坐收渔利等,表示不参与劳动而享受他人成果。反义词为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等,强调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生活所需。使用不稼不穑时需注意其适用范围,避免错误用于非农业领域、简单家务活动或轻视劳动的行为。
吃粮不管事
“吃粮不管事”是一个成语,读音:chī liáng bù guǎn shì,意思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及工作责任的人。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对官员的批评。其近义词包括不负责任、尸位素餐等,反义词为尽职尽责、勤政为民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语气,避免滥用或误用。该成语提醒人们要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吃粮不管事的态度。
大人先生
“大人先生”是源于古代中国的词汇,用于尊称或敬称德高望重、品德高尚的人。其含义为德才兼备、受人尊敬的长者或智者。该词的典故可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尊称。其近义词包括君子、贤士、长者等。反义词为小人、庸才等。使用时应避免轻视或贬低他人,也不应随意滥用。例句展示了大人先生在不同场合的用法。
斗方名士
斗方名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òu fāng míng shì,指在书画或其他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名气的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书画家展示技艺于斗方纸上。斗方名士的近义词包括艺术大师、文化名人等,反义词为无名小卒、庸才俗士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不可随意滥用,且不可将其与贬低他人的词语搭配使用。
闲言冷语是什么意思
闲言冷语的读音闲言冷语的读音为:xián yán lěng yǔ。闲言冷语的含义闲言冷语指的是闲散无谓的话语,或者是不合时宜的、带有讽刺或挖苦意味的言语。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无意义的闲话,或者是不合时宜的言语,给人带来不适或伤害。闲言冷语的典故闲言冷语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中。在古代,文人常常用闲言冷语来描述那些无聊的闲话或不合时宜的言语,以此来表达对某些人或事的讽刺或批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表达方式。闲言冷语的近义词闲言碎语:指无关紧要、琐碎无聊的话语。冷嘲热讽:指用尖刻、讽刺的话语来批评或嘲笑别人。讥讽之言:指带有
道学先生
本文介绍了"道学先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指出了该词的错误用法。道学先生原指注重道学理论而不注重实践的人,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文献和故事。道学先生的近义词包括儒雅之士、学者和道德家等,反义词则是实干家、行动派和实践者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道学先生的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全面考虑其背后的含义和背景,避免混淆和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