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重
读音
ēn wēi bìng zhòng
含义
- 恩:恩惠、仁慈,指给予他人关爱、帮助或奖励。
- 威:威严、严厉,指以权威或惩罚手段使人敬畏。
- 并重:同时重视,两者兼顾。
整体含义:指在管理或教育中,既要用恩惠感化人,也要用威严约束人,使人心悦诚服又不敢逾越规矩。
典故
-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治理蜀汉时,一方面推行仁政,减轻赋税,安抚百姓(恩);另一方面执法严明,对违法者绝不姑息(威),使蜀地大治。 - 《韩非子·二柄》:
韩非提出君主应掌握“赏”与“罚”两大权柄,即“恩威并施”,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 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以宽容纳谏(恩)闻名,但对贪官污吏严惩不贷(威),开创“贞观之治”。
近义词
- 软硬兼施:柔和与强硬手段并用。
- 宽严相济:宽松与严格相结合。
- 赏罚分明:奖励和惩罚界限清晰。
- 刚柔并济:强硬与柔和相辅相成。
反义词
- 姑息养奸:过度宽容助长恶行。
- 严刑峻法:只依赖严厉惩罚,缺乏感化。
- 放任自流:完全不加约束,任其发展。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对同学恩威并重,表现好就奖励小红花,调皮时会批评。
- 妈妈恩威并重,我写完作业可以看电视,但偷懒会被罚站。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班长管理班级恩威并重,既帮助同学,也维护纪律。
- 教练训练球队恩威并重,赢球表扬,偷懒加练。
初中:
- 历史上优秀的统治者往往恩威并重,比如诸葛亮。
- 父母教育孩子要恩威并重,不能一味溺爱。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管理中,领导恩威并重才能提高员工忠诚度。
- 外交策略需恩威并重,合作与威慑并存。
其他场景:
- 法官判案恩威并重,既考虑人情,也捍卫法律尊严。
- 宠物训练要恩威并重,做对给零食,犯错要制止。
错误用法
- 混淆对象:
❌“他对敌人恩威并重。”(对敌通常不用“恩”,应改为“软硬兼施”) - 片面理解:
❌“老板只发奖金不惩罚,真是恩威并重。”(缺少“威”的手段) - 滥用场景:
❌“我恩威并重地吃完了饭。”(用于行为管理,非日常动作) - 过度极端:
❌“老师恩威并重,学生不听话就体罚。”(“威”需合理,非暴力)
总结:使用“恩威并重”需注意场合,强调“恩”与“威”的平衡,避免偏颇或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恩威并用
恩威并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wēi bìng yòng。它指的是在治理、管理和领导过程中,既要施以仁爱、关怀等积极行为和态度,又要运用严肃、严厉等管理和领导方式。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被广泛运用。恩威并用的近义词有恩威并施、宽猛相济等,反义词有只有恩无威、只有威无恩等。领导者、教育者等需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恩威并用的策略,根据具体情况平衡恩惠和威严,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领导。不正确的做法包括滥用恩惠或威严,以及误解为无原则的妥协或放任。
恩威并行
本文介绍了“恩威并行”的读音、含义、典故及近义词反义词,并给出了例句。该成语形容在治理、领导或处理事务时,既施以仁慈和关爱,又施以威严和强制,二者并行不悖。其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实践,有效地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秩序。恩威并行的策略在企业管理、军队管理、家长教育孩子、社会治理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错误的用法可能包括将“恩”与“威”混淆或滥用其中之一。
春露秋霜
本文介绍了“春露秋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春露秋霜用来形容时光的流逝,或比喻父母恩德的深重和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深情厚意和深深的怀念之情。文章强调了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避免不当语境使用、乱改词语和混淆词义等错误。
以刑致刑是什么意思
以刑致刑的读音以刑致刑的读音为:yǐ xíng zhì xíng。以刑致刑的含义以刑致刑,指用刑罚来惩处犯罪行为,但过度或不当的刑罚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犯罪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刑罚的适度性和公正性,即刑罚应该既能够起到震慑作用,又不会过度伤害被惩罚者的身心,从而避免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以刑致刑的典故典故出自《尚书·吕刑》,其中提到“以刑制刑,以杀止杀”,即用刑罚来控制犯罪行为,用杀戮来制止杀戮。这个典故强调了刑罚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要谨慎使用刑罚,避免过度或不当的惩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上的案例,如古代某些统治者滥用刑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等,也都可以被视为以刑致刑的典型例证。以刑致
恩荣并济
恩荣并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róng bìng jì,指以恩德和荣誉的方式全面照顾各个方面或层面。该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恩荣并济的近义词有恩泽广布、仁至义尽、兼济天下等。反义词包括偏信偏废、厚此薄彼、独善其身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领导或组织在处理事务时的全面而恰当的处理方式,也常用于描述政策、法律、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恩荣并济实践。错误使用恩荣并济可能会导致误解其真正含义。正确的用法是在处理事务时全面而恰当地运用恩惠与荣誉。
克爱克威
克爱克威的读音为kè ài kè wēi。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处理事务时要克制自己的爱,同时树立起威严,以达到治理有方的效果。克爱克威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经验,描述了一种明智的治理方式。它的近义词包括恩威并施、宽猛相济、恩威并重。反义词则为姑息养奸、严而不威、仁弱失刚。在使用克爱克威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误解为完全不表达爱意或滥用权威。这位领导或老师等示例人物在管理或教育中做到了既关爱又严格,真正体现了克爱克威的含义。文章详细解释了克爱克威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解。
赏信罚必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赏信罚必”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句。该成语强调奖惩分明、公正严明的态度和原则,源自古代军事和政治实践。文章还讨论了其错误用法,提醒人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平衡奖罚关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奖罚分明
奖罚分明是一种在奖励和惩罚时都有明确界限和标准的做法,旨在体现组织或社会的公正性和明确性。其来源于古代军事管理,典故如吴起治理军队的故事强调了其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赏罚分明、公正严明等。反义词则是赏罚不明、姑息养奸等。在企业管理、军队、教育等领域中,奖罚分明的原则都至关重要。然而,要注意避免误解其含义,不能只看中惩罚而忽视奖励,或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严厉或宽松。
酬功给效
酬功给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óu gōng jǐ xiào,意思是按照功劳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回报。它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治理文化,强调对于付出努力和贡献的认可和赏识。该成语的含义包括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嘉奖有功等近义词,反义词包括赏罚不明、论过不论功、无功受禄等。公司、军队、政府等领域都会运用此成语来激励员工或成员的积极性。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解和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合理运用。
赏立诛必是什么意思
“赏立诛必”是一个成语,意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体现公正和坚决的态度。其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之道,强调对于行为的公正评价和规则的严格执行。近义词有“奖惩分明”、“恩威并施”等,反义词包括“姑息养奸”、“赏罚不明”等。在企业管理、政府行为、军队管理等场合,必须赏立诛必,才能确保团队的纪律性和效率,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然而,错误地使用该成语,如用于个人行为的评判或政府过度强调惩罚而忽视教育,可能会导致关系破裂、社会不满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