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用
读音
ēn wēi bìng yòng
含义
- 恩:恩惠、仁慈,指给予好处或关怀。
- 威:威严、威慑,指施加压力或惩罚。
- 并用:同时使用。
整体含义:指在管理或治理时,既施以恩惠,又施加威严,软硬兼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典故
-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陆逊在治理军队时,既关心士兵的生活,又严格执行军纪,因此士兵既爱戴他又敬畏他,体现了“恩威并用”的策略。 - 《资治通鉴·唐纪》
唐太宗李世民在治国时,一方面减轻赋税、体恤百姓,另一方面严惩贪官、整顿吏治,使得国家繁荣稳定,展现了“恩威并用”的智慧。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主张君主应“赏罚分明”,既要有恩德感化臣民,又要有威严震慑不法,这与“恩威并用”的思想一致。
近义词
- 软硬兼施:既用温和手段,又用强硬措施。
- 宽严相济:宽厚与严厉相结合。
- 赏罚分明:奖励和惩罚都公正严明。
- 刚柔并济:刚强与柔和并用。
反义词
- 一味姑息:只宽容不惩罚,纵容错误。
- 严刑峻法:只强调严厉惩罚,缺乏恩惠关怀。
- 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任其发展。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对同学们恩威并用,表现好的奖励小红花,不守纪律的会被批评。
- 小学高年级:班长管理班级时恩威并用,既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又严格执行班规。
- 初中:历史上许多明君都懂得恩威并用,既体恤百姓,又严惩贪官。
- 高中:企业管理中,领导者恩威并用,既能激励员工,又能维护制度权威。
- 大学及以上:外交策略上,恩威并用往往比单纯施压或妥协更有效。
- 职场场景:经理恩威并用,业绩优秀的员工得到奖金,消极怠工的则被警告。
- 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孩子要恩威并用,既给予关爱,又设立明确的规则。
- 体育训练:教练恩威并用,鼓励队员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训练纪律。
- 军事管理:将领恩威并用,士兵既感受到关怀,又不敢违抗军令。
- 社会治理:政府恩威并用,既提供福利保障,又打击违法犯罪。
- 团队合作:项目负责人恩威并用,调动成员积极性,同时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 古代治国:汉文帝恩威并用,轻徭薄赋的同时整顿吏治。
- 现代教育:学校恩威并用,优秀学生受表彰,违纪学生受处分。
- 商业谈判:谈判专家恩威并用,既展示合作诚意,又表明底线。
- 法律执行:法官恩威并用,对悔改者从轻发落,对顽固者严惩不贷。
- 宠物训练:主人恩威并用,狗狗做对动作给零食,乱咬东西则制止。
- 国际关系:国家间恩威并用,既提供援助,又对挑衅行为予以制裁。
- 医疗管理:医生恩威并用,耐心劝导病人,但对不配合治疗者严肃提醒。
- 文化传承:传统艺术教学恩威并用,既鼓励创新,又要求基本功扎实。
- 环境保护:政策恩威并用,奖励绿色企业,处罚污染行为。
错误用法
-
只恩不威:
- 错误例句:“老师总是表扬学生,从不批评,真是恩威并用。”
- 解析:缺少“威”的部分,不符合成语含义。
-
只威不恩:
- 错误例句:“老板整天骂人,从不奖励员工,这就是恩威并用。”
- 解析:缺少“恩”的部分,属于片面理解。
-
滥用威严:
- 错误例句:“他动不动就罚学生抄课文,还说这是恩威并用。”
- 解析:过度强调“威”,没有“恩”的平衡。
-
混淆近义词:
- 错误例句:“他恩威并用,刚柔并济,软硬兼施。”
- 解析:堆砌近义词,显得重复啰嗦。
-
用于非管理场景:
- 错误例句:“这道菜恩威并用,又甜又辣。”
- 解析:成语适用于治理、管理场景,不能形容食物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
恩威并行
本文介绍了“恩威并行”的读音、含义、典故及近义词反义词,并给出了例句。该成语形容在治理、领导或处理事务时,既施以仁慈和关爱,又施以威严和强制,二者并行不悖。其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实践,有效地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秩序。恩威并行的策略在企业管理、军队管理、家长教育孩子、社会治理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错误的用法可能包括将“恩”与“威”混淆或滥用其中之一。
恩威并重
恩威并重是一个成语,意指在治理、管理和领导过程中,需要平衡施恩和展现威严。源自古代军事和政治实践,被广泛应用于历史中的有效管理策略。其核心含义是在处理事务时既要关心、照顾下属,又要维持权威和纪律。近义词如恩威并行、宽猛相济、德威并用等,都强调平衡与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反义词如独断专行、软弱无能、偏袒不公等,则缺乏这种平衡。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平衡运用,避免过分强调某一方面。
春露秋霜
本文介绍了“春露秋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春露秋霜用来形容时光的流逝,或比喻父母恩德的深重和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深情厚意和深深的怀念之情。文章强调了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避免不当语境使用、乱改词语和混淆词义等错误。
以刑致刑是什么意思
以刑致刑的读音以刑致刑的读音为:yǐ xíng zhì xíng。以刑致刑的含义以刑致刑,指用刑罚来惩处犯罪行为,但过度或不当的刑罚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犯罪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刑罚的适度性和公正性,即刑罚应该既能够起到震慑作用,又不会过度伤害被惩罚者的身心,从而避免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以刑致刑的典故典故出自《尚书·吕刑》,其中提到“以刑制刑,以杀止杀”,即用刑罚来控制犯罪行为,用杀戮来制止杀戮。这个典故强调了刑罚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要谨慎使用刑罚,避免过度或不当的惩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上的案例,如古代某些统治者滥用刑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等,也都可以被视为以刑致刑的典型例证。以刑致
恩荣并济
恩荣并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róng bìng jì,指以恩德和荣誉的方式全面照顾各个方面或层面。该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恩荣并济的近义词有恩泽广布、仁至义尽、兼济天下等。反义词包括偏信偏废、厚此薄彼、独善其身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领导或组织在处理事务时的全面而恰当的处理方式,也常用于描述政策、法律、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恩荣并济实践。错误使用恩荣并济可能会导致误解其真正含义。正确的用法是在处理事务时全面而恰当地运用恩惠与荣誉。
克爱克威
克爱克威的读音为kè ài kè wēi。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处理事务时要克制自己的爱,同时树立起威严,以达到治理有方的效果。克爱克威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经验,描述了一种明智的治理方式。它的近义词包括恩威并施、宽猛相济、恩威并重。反义词则为姑息养奸、严而不威、仁弱失刚。在使用克爱克威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误解为完全不表达爱意或滥用权威。这位领导或老师等示例人物在管理或教育中做到了既关爱又严格,真正体现了克爱克威的含义。文章详细解释了克爱克威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解。
奖罚分明
奖罚分明是一种在奖励和惩罚时都有明确界限和标准的做法,旨在体现组织或社会的公正性和明确性。其来源于古代军事管理,典故如吴起治理军队的故事强调了其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赏罚分明、公正严明等。反义词则是赏罚不明、姑息养奸等。在企业管理、军队、教育等领域中,奖罚分明的原则都至关重要。然而,要注意避免误解其含义,不能只看中惩罚而忽视奖励,或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严厉或宽松。
赏罚分明是什么意思
赏罚分明是一种公正、公平、严明的原则,指对于有功者给予奖赏,对有过者则给予惩罚,并且这种奖罚是明确不偏袒的。这一原则源于古代军事管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纪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赏罚分明的近义词包括奖惩分明、公正严明等,反义词则是赏罚不明、徇私舞弊等。在使用赏罚分明原则时,需要谨慎对待并遵循公正、公平、严明的原则,避免滥用奖罚、不公正的奖罚等错误用法。
赏信罚必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赏信罚必”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句。该成语强调奖惩分明、公正严明的态度和原则,源自古代军事和政治实践。文章还讨论了其错误用法,提醒人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平衡奖罚关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赏罚信明是什么意思
“赏罚信明”是一个成语,拼音为shǎng fá xìn míng。其含义是奖赏和惩罚都十分分明,明确无误,强调了公正、公平的原则。该成语源于《孙子兵法》,强调军事管理中赏罚分明的重要性。此外,“赏罚信明”在企业管理、社会治理、体育比赛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近义词包括奖惩分明、公正无私等,反义词为赏罚不明、徇私舞弊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奖励或惩罚,偏袒某一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