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露秋霜: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
读音
chūn lù qiū shuāng
含义
“春露”指春天清晨的露水,”秋霜”指秋天早晨的霜冻。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春秋两季最具特色的自然现象。合在一起,”春露秋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
- 对祖先的追思和祭祀(因为古代常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活动)
- 比喻恩泽和威严并存
- 形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从字面上看,”春露”温柔滋润,象征恩泽;”秋霜”寒冷肃杀,象征威严。二者结合,体现了恩威并施的意境。
典故
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主要有两个:
- 《礼记·祭义》:”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露秋霜,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这里记载了古代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的习俗,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这里用春露比喻宽厚的恩泽,用秋霜比喻严厉的惩罚,体现了恩威并施的治国理念。
- 《后汉书·袁绍传》中也有”春露秋霜,允集皇度”的记载,用来形容皇帝的恩威并施。
近义词
- 恩威并施:同时使用恩惠和威严来管理或影响他人
- 宽严相济:宽容和严格相结合
- 软硬兼施:温和手段和强硬手段一起使用
- 德威并用:道德感化和威严震慑同时使用
- 赏罚分明:奖励和惩罚都很明确
反义词
- 一味姑息:只是一味地宽容,不加管束
- 严刑峻法:只有严厉的刑罚,没有恩惠
- 放任自流:完全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展
- 偏听偏信:只听一方意见,不能全面考虑
-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不考虑他人感受
例句
小学生适用例句
- 老师对我们春露秋霜,既会表扬好学生,也会批评不守纪律的同学。
- 爸爸妈妈教育我时春露秋霜,做得好有奖励,做错了要受罚。
- 春天的小草上有露水,秋天的早晨有霜,这就是春露秋霜。
- 校长对全校同学春露秋霜,让学校既温暖又有规矩。
- 我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春露秋霜,我们都很喜欢她。
中学生适用例句
- 历史上明君治国往往春露秋霜,既施仁政又严明法纪。
- 这位教练训练队员春露秋霜,因此队伍成绩进步很快。
- 企业管理需要春露秋霜的艺术,过于宽松或过于严格都不好。
- 父母教育子女应当春露秋霜,既给予关爱又要有原则。
- 优秀的领导者都懂得春露秋霜的管理之道。
大学生及以上适用例句
- 古代明君治理国家讲究春露秋霜,恩威并施才能长治久安。
- 在团队管理中,春露秋霜的平衡艺术至关重要。
- 这位外交官在谈判中春露秋霜,既展现了友好也表明了底线。
-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春露秋霜的教育方式最有利于儿童成长。
- 传统文化中”春露秋霜”的理念对现代管理仍有重要启示。
文学性例句
- 岁月如春露秋霜,悄然改变了我们的容颜。
- 他的诗作既有春露般的柔情,又有秋霜似的冷峻。
- 这幅画通过春露秋霜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 春露滋润万物,秋霜肃杀生机,这便是自然的法则。
- 人生路上,我们既需要春露的滋养,也需要秋霜的磨砺。
错误用法
- 用来单纯形容天气:×”今天早晨春露秋霜,天气变化真大。”(正确应使用”乍暖还寒”等词语)
- 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多变:×”她这个人春露秋霜,一会儿温柔一会儿暴躁。”(正确应使用”喜怒无常”等词语)
- 用来描述季节交替:×”这个季节春露秋霜,是旅游的好时候。”(正确应使用”春秋佳日”等词语)
- 用来形容物品的质地:×”这块玉春露秋霜,非常特别。”(完全不符合成语本义)
- 用来表达矛盾心理:×”我对他春露秋霜,又爱又恨。”(正确应使用”爱恨交织”等词语)
- 用来描述植物生长:×”这些花经历了春露秋霜,长得很好。”(正确应使用”风霜雨露”等词语)
- 用来形容饮食味道:×”这道菜春露秋霜,很有特色。”(完全不符合成语本义)
“春露秋霜”这个成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平衡、节制的智慧,体现了古人观察自然、感悟人生的深刻思考。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和人生哲理。
你可能感兴趣
凛若秋霜是什么意思
“凛若秋霜”是一个成语,形容人面容清秀、神态严肃,犹如秋天的霜露一般冷峻,强调人的精神气质和外表形象的特质。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描述某位官员或士人的高雅气质和不可侵犯的感觉。近义词包括肃然生敬、凛凛威严等,反义词则包括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景、对象和语境的匹配,避免与中性或积极词汇混淆,以及使用对象的错误。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景、与中性或积极词汇混淆、使用对象不当等。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描写古代帝王的古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古代帝王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手法描绘了古代帝王的生活、气魄和统治情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每篇古诗词均附有详细的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一窥古代帝王的风采和统治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恩威并用是什么意思
恩威并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wēi bìng yòng。它指的是在治理、管理和领导过程中,既要施以仁爱、关怀等积极行为和态度,又要运用严肃、严厉等管理和领导方式。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被广泛运用。恩威并用的近义词有恩威并施、宽猛相济等,反义词有只有恩无威、只有威无恩等。领导者、教育者等需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恩威并用的策略,根据具体情况平衡恩惠和威严,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领导。不正确的做法包括滥用恩惠或威严,以及误解为无原则的妥协或放任。
恩威并重是什么意思
恩威并重是一个成语,意指在治理、管理和领导过程中,需要平衡施恩和展现威严。源自古代军事和政治实践,被广泛应用于历史中的有效管理策略。其核心含义是在处理事务时既要关心、照顾下属,又要维持权威和纪律。近义词如恩威并行、宽猛相济、德威并用等,都强调平衡与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反义词如独断专行、软弱无能、偏袒不公等,则缺乏这种平衡。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平衡运用,避免过分强调某一方面。
恩威并行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恩威并行”的读音、含义、典故及近义词反义词,并给出了例句。该成语形容在治理、领导或处理事务时,既施以仁慈和关爱,又施以威严和强制,二者并行不悖。其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实践,有效地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秩序。恩威并行的策略在企业管理、军队管理、家长教育孩子、社会治理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错误的用法可能包括将“恩”与“威”混淆或滥用其中之一。
春风夏雨
春风夏雨的读音及其含义与典故。它是一个成语,形容气候温暖湿润或比喻及时的好雨和有益的教化。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可能与古代农业社会有关。春风夏雨的近义词如“风调雨顺”等,反义词如“风雨交加”。该成语可用于形容自然气候、人的演讲、教育等。但需注意其语境和搭配,避免歧义或误用。
克爱克威是什么意思
克爱克威的读音为kè ài kè wēi。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处理事务时要克制自己的爱,同时树立起威严,以达到治理有方的效果。克爱克威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经验,描述了一种明智的治理方式。它的近义词包括恩威并施、宽猛相济、恩威并重。反义词则为姑息养奸、严而不威、仁弱失刚。在使用克爱克威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误解为完全不表达爱意或滥用权威。这位领导或老师等示例人物在管理或教育中做到了既关爱又严格,真正体现了克爱克威的含义。文章详细解释了克爱克威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解。
春风雨露
本文介绍了“春风雨露”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其中,“春风雨露”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春天和煦的风和雨,以及滋润万物的露水,象征着给予生命和成长所需的一切条件。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其近义词如和风甘雨、润物无声、惠风和畅等,以及反义词如凄风苦雨、暴风骤雨等。最后,通过例句展示了“春风雨露”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并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适用场合,避免出现错误用法的情况。
威风祥麟是什么意思
威风祥麟的读音威风祥麟,读音为:wēi fēng xiáng lín。其中,每个字都保持了其原有的声调,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富有气势和吉祥之意的成语。威风祥麟的含义“威风”指的是威严的气势,“祥麟”则是吉祥的麒麟。因此,“威风祥麟”的含义是指一种既威严又吉祥的气势或形象,常用来比喻非常出众的人才或者事物,也用来形容一种庄重而吉祥的氛围。威风祥麟的典故据《春秋》记载,春秋时期,秦穆公曾获得一只麒麟,认为是非常吉祥的征兆。后来,“威风祥麟”便成为了用来赞美人才或者事物出类拔萃、吉祥美好的成语。此外,该成语也常常被用来比喻帝王的气派和吉祥。威风祥麟的近义词龙凤呈祥:指吉祥的征兆,多用来比喻夫妻或情侣之间
春风风人
“春风风人”是一个成语,拼音是chūn fēng fēng rén。它原指春天的风温暖和煦,给人舒适愉悦之感。现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谈举止温暖人心。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如《诗经》中有相关诗句。它的近义词包括和风细雨、温文尔雅等,反义词包括秋风扫落叶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要根据语境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