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密八音
读音
è mì bā yīn
含义
- 遏:阻止、抑制。
- 密:静默、无声。
-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分类,泛指音乐。
整体含义:指停止一切音乐活动,形容国家或社会因重大变故(如君主去世、国丧等)而禁止娱乐,以示哀悼。
典故
- 《尚书·舜典》:
“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舜帝去世后,百姓哀痛如丧父母,全国三年内禁止奏乐。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颂》,曰:‘至矣哉!……虽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季札观周乐时,因鲁国正值国丧,故音乐停止,体现“遏密八音”的礼制。 - 《汉书·礼乐志》:
汉文帝驾崩时,“罢乐府,禁郑卫之声”,即“遏密八音”的实践。
近义词
- 禁绝丝竹:禁止演奏音乐,多用于哀悼场合。
- 罢乐辍音:停止娱乐活动,与“遏密八音”意义相近。
- 哀乐不举:因悲伤而不奏乐。
反义词
- 钟鼓齐鸣:形容音乐盛大,与禁止奏乐相反。
- 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中尽情娱乐的景象。
- 鼓吹喧阗:乐声喧闹,毫无节制。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皇帝去世后,全国“遏密八音”,小朋友也不能唱歌了。
- 老师说,遇到悲伤的事要安静,就像“遏密八音”一样。
-
小学高年级:
- 古时国丧期间“遏密八音”,连婚庆喜乐都要暂停。
- 读到舜帝的故事,我才明白“遏密八音”是对逝者的尊重。
-
初中:
- 《尚书》中“四海遏密八音”的记载,体现了古代礼制的严谨。
- 疫情期间虽非国丧,但许多娱乐活动暂停,颇有“遏密八音”之感。
-
高中及以上:
- 儒家强调“遏密八音”不仅是形式,更是对伦理秩序的维护。
- 现代社会中,“遏密八音”的习俗已淡化,但哀悼的肃穆精神仍存。
错误用法
-
误用于个人小事:
- ❌“今天心情不好,我决定‘遏密八音’不听歌了。”(仅适用于重大集体哀悼)
-
混淆近义词:
- ❌“演唱会取消是因为下雨,真是‘遏密八音’。”(应使用“中止”或“取消”)
-
反义滥用:
- ❌“春节晚会‘遏密八音’,热闹非凡。”(完全违背词义)
注意:该成语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日常口语中需谨慎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
八音遏密
八音遏密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ā yīn è mì。它用来形容音乐停止或声音消失的状态。“八音”指古代八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遏密”表示停止、静寂。该成语出自《史记》中的《封禅书》,描述庄重场合音乐突然停止的情景。其近义词包括静谧无声、悄无声息等,反义词为喧嚣嘈杂。但在错误用法中,人们可能将其用于不恰当的场合或搭配不当的词语。因此,使用时应确保符合成语的意境。
八音迭奏
八音迭奏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多种乐器合奏,声音和谐悦耳。源于古代音乐文化,用来形容音乐的优美动听。八音包括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种乐器。“迭奏”表示轮流演奏或连续演奏。该成语有和谐悦耳、悠扬动听、天籁之音等近义词,而反义词包括杂乱无章、刺耳难听、沉闷乏味等。使用八音迭奏时需注意其特定含义和适用场景,避免误用。例如,形容音乐会的优美和谐,或古代宫廷宴会的皇家气派和文化底蕴等场合。
八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数字“八”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含义及解析。包括其在汉字中的象形意义,如表示分开相背的样子,作为地名、数字及姓氏的使用。同时,“八”还具有多种引申义,如表示次第、乐器的统称等。
密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密”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包括事物之间距离近、部分之间空隙小、关系近、感情好、精致、秘密等含义。同时,也介绍了密作为名词和形容词的不同用法,如形状像堂屋的山、隐蔽的地方、亲密的关系等。此外,还涉及秘密、谨慎、深幽等含义,以及作为动词的接近、封闭等动作的含义。
描写秋天娱乐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秋天娱乐的古诗词文章,包括秋日宴会、赏菊、游园、泛舟、棋局、观鱼、赏月、登高等娱乐活动。文章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文章还包含对这些古诗词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关于斗鸡的诗词
关于斗鸡的诗词(第1篇)关于斗鸡的诗词在中国古代,斗鸡是一项非常流行的娱乐活动,因此也有很多诗词描写了斗鸡的场景。下面是一些关于斗鸡的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作品列表:汉乐府《斗鸡走狗作》杜甫《斗鸡》韩偓《观斗鸡》薛逢《观竞渡》二、诗词全文及解析:汉乐府《斗鸡走狗作》:作者:佚名(汉朝)原文:斗鸡东郊道,走狗南园春。解析:这首诗虽然不是专门写斗鸡的,但提到了斗鸡和走狗这两种娱乐活动。东郊道上人们斗鸡,南园春里人们遛狗,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娱乐活动之一。杜甫《斗鸡》:原文:雄鸡奋飞远近扬,声传几里闻道香。势欲踏尽沙岸草,其奈山中鸡犬强。莫笑农家无好酒,欲知此事须躬行。解析:杜甫的这首诗描绘
古代描写古乐合奏的诗词
古代描写古乐合奏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古代描写古乐合奏的诗词一、诗海寻音,乐舞共赏古代中国,诗词与音乐、舞蹈相辅相成,常以诗词来描绘音乐的韵律与美感。以下为几首描写古乐合奏的经典诗词,供您欣赏品味。《关雎》——佚名(周代)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钟鼓鸣之。解析:此诗以钟鼓之乐衬托淑女的美丽与优雅,展现了古代乐舞的盛大场面。《凤求凰》——司马相如(汉)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箨弹筝兮,弦急调张。将妙声而思听兮,顺节安放。解析:此诗以凤凰求凰为喻,描绘了古乐合奏的盛况,弦急调张的乐声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此处为部分节
关于笙的诗词
关于笙的诗词(第1篇)关于笙的诗词一、诗词全文《笙》唐·李商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此诗以“笙”为引子,描绘了秋夜清冷的画面,以笙声衬托出夜的宁静和深沉。《琵琶行》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以下为节选)“银笙何处声初弄?”其中亦有对“笙”之乐的描写。此诗虽非以“笙”为标题,但其间描写乐器的段落包含了笙声的描写,因此也与主题相关。《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此诗以“听筝”为题,写出了筝声的悠扬和弹奏者的情态,其中亦包含了对“笙”类乐器的间接描写。二、作者及朝
描写敲鼓快乐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敲鼓快乐的古诗词及其赏析。这些诗词描绘了击鼓活动的欢乐氛围,通过鼓声的魔力、快乐的传递和心灵的释放,传达出人们心中的快乐和喜悦。文章还提到了在古代社会中,击鼓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不仅能够传递快乐与喜悦,还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通过一些欢乐的活动来释放自己的情感,享受生活的美好。文章详细展示了每首诗词的内容及其所蕴含的快乐与欢愉,让读者感受到击鼓所带来的纯真快乐与自由。
描写女子吹箫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女子吹箫的诗词,包括每篇诗词的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和感悟。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吹箫的场景,展现了女子吹箫的优雅与音乐的美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子才情与美貌的赞美。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并关注和尊重女性的地位与角色,让她们在文化与艺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