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渐防萌
读音
è jiàn fáng méng
含义
- 遏:阻止、制止。
- 渐:逐渐发展的事物。
- 防:预防、防止。
- 萌:萌芽,指事物的初始阶段。
整体含义:在问题刚刚萌芽或尚未发展壮大时,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或预防,避免其进一步恶化。
典故
- 《后汉书·丁鸿传》:
东汉时期,丁鸿上书汉和帝,指出朝廷的弊端应当“杜渐防萌”,即在问题初现时就加以解决,否则会酿成大祸。汉和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及时整顿朝政。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曾劝谏皇帝“防微杜渐”,强调小事若不及时处理,可能演变成大患。 - 《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书中多次提到“遏渐防萌”的重要性,认为治国安邦需从小事抓起。
近义词
-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时就加以制止。
-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
-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灾祸发生。
- 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前就加以预防。
反义词
- 养痈遗患:对问题放任不管,导致严重后果。
- 积重难返:长期积累的问题难以解决。
- 亡羊补牢:问题发生后才补救,虽有用但已造成损失。
- 临渴掘井:事到临头才想办法,为时已晚。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告诉我们要“遏渐防萌”,比如上课说话要及时改正,不然会影响学习。
- 小学高年级:妈妈说我玩手机时间太长,要“遏渐防萌”,不然视力会下降。
- 初中: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就是为了“遏渐防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高中:政府出台环保政策,正是“遏渐防萌”,防止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
- 大学:企业管理中,“遏渐防萌”是关键,小问题不解决可能引发大危机。
- 职场:领导强调要“遏渐防萌”,发现员工矛盾要及时调解。
- 家庭:父母教育孩子要“遏渐防萌”,坏习惯从小纠正。
- 社会:疫情防控需要“遏渐防萌”,早发现、早隔离。
- 历史:许多王朝衰败是因为未能“遏渐防萌”,任由腐败蔓延。
- 科技:网络安全要“遏渐防萌”,漏洞发现后立即修补。
- 经济:金融监管需“遏渐防萌”,防止风险积累。
- 法律:立法机关修订法律,旨在“遏渐防萌”,减少社会矛盾。
- 医学:医生建议定期体检,做到“遏渐防萌”,早发现疾病。
- 教育:学校开展心理辅导,“遏渐防萌”,避免学生心理问题加重。
- 农业:农民喷洒农药是为了“遏渐防萌”,防止虫害扩散。
- 交通:交警严查酒驾,正是“遏渐防萌”,减少交通事故。
- 环保:垃圾分类政策是“遏渐防萌”,减少环境污染。
- 体育:运动员受伤后及时治疗,体现“遏渐防萌”的理念。
- 文化:保护传统文化需“遏渐防萌”,避免其消失。
- 国际关系:外交谈判要“遏渐防萌”,防止冲突升级。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某公司已经亏损严重,老板却说:“我们要‘遏渐防萌’,赶紧裁员。”
错误原因:问题已严重,不属于“萌芽”阶段。 - 错误场景:学生考试作弊被抓,老师说:“你早该‘遏渐防萌’。”
错误原因:作弊已是事实,并非预防阶段。 - 错误场景:某人熬夜成瘾,朋友劝他:“你要‘遏渐防萌’,少熬点夜。”
错误原因:习惯已形成,不属于“萌芽”状态。 - 错误场景:城市雾霾严重,政府才提出“遏渐防萌”政策。
错误原因:污染已严重,措施滞后。 - 错误场景:夫妻吵架多年,旁人说:“你们该‘遏渐防萌’。”
错误原因:矛盾已长期存在,非初期问题。
总结:“遏渐防萌”强调在问题初期采取行动,若问题已严重或发生,则不适合使用该成语。
你可能感兴趣
杜渐除微
本文介绍了成语“杜渐除微”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并详细解释了其含义为在事情发生前采取措施防止其发展。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此外,“杜渐除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管理等领域,提醒人们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预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杜微慎防
杜微慎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wēi shèn fáng。它的含义是处理事情时要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微小疏忽导致严重后果。该成语源于古代军事战略思想,强调预防和谨慎的重要性。其近义词包括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慎重其事等,反义词有马马虎虎、草率从事等。使用杜微慎防的例句涉及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错误用法示例需注意。总之,杜微慎防是一种强调谨慎小心的态度,提醒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要细心谨慎,避免因小失大。
长虺成蛇
长虺成蛇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ng huǐ chéng shé。其含义是比喻积小患为大害,小事不慎可能终成大祸。该成语源自《左传·文公七年》的典故,告诫人们对于微小的隐患和不良苗头应及时防范和消除。其近义词包括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养虎遗患等,反义词为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误解和混淆其原本的含义,特别是在描述从小事开始最终导致大问题的情境时使用。
杜渐防萌
“杜渐防萌”是一个强调预防重要性的成语,意为在事情刚开始或尚未形成规模时采取措施防止其发展壮大或产生不良后果。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治理智慧,强调预防工作要走在问题出现之前。杜渐防萌近义词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反义词为“亡羊补牢”。文章还介绍了杜渐防萌的历史典故、例句及错误用法。运用杜渐防萌的原则,可以在工作、教育、医疗等领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提高公众对杜渐防萌的认识和意识,是预防问题的关键。
蠹众木折
“蠹众木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zhòng mù zhé。该成语的含义是内部问题严重或矛盾众多,最终导致整个组织或体系崩溃。其源于古代寓言故事,也可追溯到《战国策》中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积重难返、病入膏肓等。反义词包括稳如泰山、固本强基等。“蠹众木折”需要正确运用,不应用于轻微损坏或问题不严重的情况。在使用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以避免不恰当的用法。
堤溃蚁孔
堤溃蚁孔,读音为dī kuì yǐ kǒng,意味着小事物的变化可能引发大灾难。这个成语比喻小事情的疏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典故源于古代传说,提醒人们应警惕小问题的潜在危害。其近义词有防微杜渐、积小成大等,反义词为防患未然。在生活中,我们应警惕堤溃蚁孔的现象,对待小问题也要及时解决。错误使用此成语为将“堤溃蚁孔”用于形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实际上应注意并处理小问题,避免大灾难的发生。
丛轻折轴
丛轻折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óng qīng zhé zhóu。它表示即使是很轻的东西也可能导致车轴折断,比喻看似微小的事物可能带来重大的影响或后果。这个成语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以及事物之间微妙关系的复杂性。典故源自古代军事中的战车。近义词有细枝末节影响大局、细节决定成败等。反义词有举足轻重、无关紧要等。丛轻折轴的错误用法是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或误解其含义。该成语在多种场合如建筑工程、比赛、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等中都有应用。
养痈成患是什么意思
养痈成患的读音拼音:yǎng yōng chéng huàn,标注拼音为“yǎng yōng chéng - huàn”。养痈成患的含义养痈成患,指纵容包庇坏处或错误,任其发展下去,结果会酿成大害。其中,“养痈”指养育、纵容坏处或错误,“成患”则指最终会带来祸患。养痈成患的典故该成语来源于《左传》中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赵盾发现晋国的朝政有诸多弊端,但他并没有及时提出改正。相反,他选择了纵容这些弊端,认为只要不直接危害到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不去管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弊端逐渐积累,最终导致了晋国的衰败和内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纵容错误或弊端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后
迟疑不断
文章介绍了成语“迟疑不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犹豫不决、迟疑不前的状态。典故来源并不明确,但可能源于人们在面对困难或重要抉择时的犹豫心态。文章还列举了迟疑不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根据具体语境恰当使用。
日甚一日是什么意思
“日甚一日”的读音为rì shèn yī rì,指情况或问题逐渐恶化,越来越严重。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逐渐恶化的趋势。其反义词为渐入佳境、趋于平稳和有所缓解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包括描述健康状况恶化、工作或学习压力增大、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其他情境下的使用。同时,也指出了在描述情况逐渐好转、非时间性的逐渐恶化情境以及随意搭配使用词语或成语时,不宜使用“日甚一日”。该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逐渐恶化的观察和感受,是中文语言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