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迹昭著
读音
è jì zhāo zhù
含义
- 恶:指恶劣、坏的行为。
- 迹:指痕迹、行迹,引申为行为或事迹。
- 昭著:明显、显著,形容非常清楚、众所周知。
整体含义:形容某人的恶劣行为或罪行非常明显,广为人知。
典故
- 《晋书·王敦传》:
东晋权臣王敦谋反,其恶行被史书记载为“恶迹昭著”,最终被朝廷讨伐。 - 《明史·严嵩传》:
明朝奸臣严嵩贪腐弄权,其罪行“恶迹昭著”,最终被抄家流放。 - 《资治通鉴》:
唐代酷吏来俊臣滥用刑罚,残害忠良,史称其“恶迹昭著,天下共愤”。
近义词
- 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人人皆知。
- 劣迹斑斑:指恶劣行为非常多,难以掩盖。
- 罪大恶极:形容罪行极其严重。
- 恶贯满盈:指作恶极多,已到尽头。
反义词
- 德高望重:形容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 名垂青史:指好名声被历史记载,流传后世。
- 光明磊落:形容行为正直,没有不可告人的坏事。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那个小偷恶迹昭著,警察很快就抓住了他。
- 童话里的坏巫婆恶迹昭著,大家都讨厌她。
-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上有些贪官恶迹昭著,最终受到了惩罚。
- 这个诈骗团伙恶迹昭著,骗了很多人的钱。
-
初中:
- 那个黑社会头目恶迹昭著,警方已经盯上他了。
- 某些国家在战争中恶迹昭著,犯下了许多罪行。
-
高中:
- 这位独裁者恶迹昭著,国内外都呼吁审判他。
- 这家公司恶迹昭著,多次因污染环境被罚款。
-
大学及以上:
- 某些政客恶迹昭著,却依然能逍遥法外,令人愤慨。
- 在司法史上,恶迹昭著的罪犯往往会被重判。
错误用法
-
褒义误用:
- ❌ 这位科学家恶迹昭著,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错误,应用“功勋卓著”)
-
形容轻微过错:
- ❌ 他昨天迟到了一次,真是恶迹昭著。(错误,应用“行为不当”)
-
形容自然现象:
- ❌ 这场台风恶迹昭著,摧毁了许多房屋。(错误,应用“破坏力极大”)
-
形容虚构角色时过度夸张:
- ❌ 动画片里的小反派恶迹昭著,偷了一块糖。(错误,应用“调皮捣蛋”)
总结:“恶迹昭著”用于形容极其恶劣且广为人知的行为,不可滥用或弱化其严重性。
你可能感兴趣
恶迹昭着
恶迹昭着是一个成语,指罪恶行为明显被揭露,为人所知,用于形容行为恶劣、罪行严重并被公众知晓。其典故源于古代文献,形容罪恶行为极点。近义词有罪行昭彰、罪恶昭著等。反义词为功德圆满、清白无瑕等。这个成语在描述罪犯罪行、黑社会组织的恶行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但需注意,不可随意使用或用于轻微情况,并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
天地不容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容的读音天地不容的读音为tiān dì bù róng,其中“天”和“地”分别指代天空和大地,而“不容”则表示无法容纳或无法接受。天地不容的含义“天地不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事或某人极度恶劣、令人发指的程度,以至于连天地都无法容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端恶劣的罪行或行为,表达出对这种行为的强烈谴责和不满。天地不容的典故“天地不容”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传说和故事。据传,在古代,有些极度邪恶的行为或人会被天地所排斥,无法存在于世间。这种观念在古代文化中非常普遍,人们相信天地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判断人的善恶,对于极度恶劣的行为或人,天地会予以惩罚,甚至不容其存在。因此,“天地不容”这
极恶穷凶
“极恶穷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è qióng xiōng,用于形容行为极其恶劣、凶狠的人或事物。其含义源于古代,形容极度恶劣、凶狠的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罪大恶极、穷凶极恶等,反义词则为善良正直、慈悲为怀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用词不当、与其他负面词汇重复滥用以及随意滥用等问题。该成语在描述罪犯、恶劣行为或时代背景下的恶劣现象时常用。
遗臭万世是什么意思
遗臭万世的读音遗臭万世的读音为yí chòu wàn shì。遗臭万世的含义"遗臭万世"这个成语指的是某人的行为或事迹极度恶劣,以至于他的恶名会流传千古,永远被人们所唾弃和谴责。它用来形容那些对后世产生恶劣影响,被后人所不齿的人或事。遗臭万世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道德和品行,认为一个人的品行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名誉和后世。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极其恶劣,就会被认为是罪恶滔天,遗臭万年。例如,历史上有些暴君、奸臣、贪官污吏等人的行为被后人所唾弃,他们的名字和事迹都被视为恶名昭彰的代表,因此可以用"遗臭万世"来形容他们。遗臭万世的近义词臭名远扬声名狼藉恶贯满盈臭名昭著
穷凶极恶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穷凶极恶”的读音拼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极其凶狠、残忍、恶劣到极点,通常用来描述极其残忍、道德败坏的人或行为。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此外,本文还指出了该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如误用语境、形容天气或动物等。
人人得而诛之是什么意思
人人得而诛之是一个成语,发音为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形容某人的行为极其恶劣,以至于每个人都想杀了他。该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既可以用来形容君王的恶劣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极度恶劣的犯罪行为或人物。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慎重考虑语境和情感色彩,不能随意滥用或误用。某人的罪行极其严重,如贪污受贿、背叛国家等,才会被人人得而诛之。
不堪入耳
“不堪入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言语粗俗刺耳,使人感到不舒服或无法忍受。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语的恶劣性质和令人不快的程度。其典故可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由于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的差异,人们交流中的粗俗言语被认为不堪入耳。近义词包括恶语相向、污言秽语等,反义词则是温文尔雅、妙语连珠等。使用“不堪入耳”时需避免在正式场合使用,也不应与其他负面词语连用,且不能用于形容轻微的不满或自嘲。例句展示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当的场景。
罪应万死是什么意思
罪应万死的读音拼音:zuì yīng wàn sǐ,其中z和s读重音。罪应万死的含义“罪应万死”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罪行极其严重,应该受到极严厉的惩罚或处死。它表示对某人的罪行深恶痛绝,认为其罪行严重到应该被判处无数次死亡的程度。罪应万死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刑法和道德观念。在古代,对于严重的罪行,人们常常认为其罪行严重到足以被判处多次死亡。这种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成语“罪应万死”。具体典故和出处较多,如《史记》中记载了某些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万死”的刑罚。此外,古代的文学作品、史书、戏剧等也常使用该成语来形容罪行的严重性。罪应万死的近义词罪孽深重:形容罪恶极大,难以饶恕。罪恶滔天:形
十恶不赦是什么意思
十恶不赦的读音十恶不赦的读音为:shí è bù shè。十恶不赦的含义“十恶不赦”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罪恶极其严重,不可饶恕。其中,“十恶”指的是古代封建社会所规定的十种重大犯罪行为,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而“不赦”则表示无法得到宽恕或赦免。十恶不赦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会,当时社会对于犯罪行为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惩罚制度。而“十恶”则被视为最严重的罪行,一旦被定罪,往往无法得到赦免。因此,“十恶不赦”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罪恶极其严重,不可饶恕的情况。十恶不赦的近义词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罪孽深重滔天大罪罄竹难书十恶不赦的反义词功德圆满宽宏大
恶籍盈指
恶籍盈指是一个成语,读作è jí yíng zhǐ,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体所犯的罪恶行为非常多,罪恶记录非常严重。该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罪行累累的人。其近义词包括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等,反义词则是功德圆满、清白无瑕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不要随意将小过失或不严重行为形容为恶籍盈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以上是关于恶籍盈指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