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所好

夺人所好

读音

duó rén suǒ hào

含义

“夺人所好”由四个字组成:

  • :强行夺取、抢占。
  • :他人、别人。
  • :指代某事物。
  • (hào):喜好、偏爱。

整体含义是指强行夺取别人喜爱的东西,形容不顾他人意愿,强行占有他人心爱之物或利益。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曾批评某些权贵“夺人之所好”,即强占他人珍视的东西,导致民怨沸腾。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攻入咸阳后,不仅焚烧宫殿,还抢夺秦朝珍宝,被后人批评为“夺人所好而不恤民心”,最终失去天下。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时有个富商酷爱收藏名画,一官员仗势强夺其珍藏,结果画作在争执中被毁,两败俱伤,成为“夺人所好反害己”的典型例子。

近义词

  1. 强取豪夺:用暴力或权势抢夺他人财物。
  2. 横刀夺爱:特指在感情上抢夺他人的爱人。
  3. 巧取豪夺:用欺诈或暴力手段占有他人之物。
  4. 据为己有:将本属于他人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反义词

  1. 成人之美:帮助他人实现愿望或保全所爱。
  2. 君子不夺人所好:品德高尚的人不会抢占他人喜爱之物。
  3. 礼让三先:主动谦让,尊重他人意愿。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抢走了小红的玩具,真是“夺人所好”。
    • 老师教育我们不要“夺人所好”,要懂得分享。
  2. 小学高年级

    • 他仗着个子高,总是“夺人所好”,抢走同学的篮球。
    • 这本故事书是图书馆的,不能“夺人所好”据为己有。
  3. 初中

    • 历史上许多暴君因“夺人所好”激怒百姓,最终失去江山。
    • 收藏家最痛恨有人“夺人所好”,破坏行业规则。
  4. 高中

    • 在商业竞争中,靠“夺人所好”窃取对手专利的企业终将失败。
    • 爱情中“夺人所好”的行为,既自私又缺乏道德底线。
  5. 大学及以上

    • 殖民主义本质上是“夺人所好”,掠夺他国资源与文化遗产。
    • 学术抄袭无异于“夺人所好”,严重损害原创者的权益。

错误用法

  1. 误用对象

    • ❌“他夺人所好地吃光了桌上的菜。”(“夺人所好”多指长期占有或争夺心爱之物,而非临时行为。)
    • ❌“下雨天夺人所好地抢到一把伞。”(应改为“争先恐后”。)
  2. 感情色彩混淆

    • ❌“爸爸夺人所好地给我买了限量版球鞋。”(此处是惊喜而非强行占有,应用“投其所好”。)
  3. 语义矛盾

    • ❌“他慷慨地夺人所好,把奖品让给了队友。”(“夺人所好”与“慷慨”矛盾,应删去。)
  4. 滥用比喻

    • ❌“阳光夺人所好地照进窗户。”(拟人化不当,阳光无主观恶意。)

“夺人所好”强调主动抢占的恶意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符合贬义色彩。

夺人所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赞美别人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赞美他人的古诗词,包括《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赠从弟》、《七绝·赠友人》等。这些诗词以景起兴或直接赞美人物品行与才貌,体现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赞美之情。文章还对这些诗词进行了详细解析,展示了诗人对他人美好品质的崇高敬意。这些赞美他人的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人性之美的颂扬,传达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敬仰。

强加于人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强加于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强行施加某种观念、行为或责任给别人,不顾对方意愿和感受。其典故源于古代权力差异下的强制行为。近义词包括强人所难、逼迫他人、硬性摊派等,反义词有顺其自然、尊重他人、委婉劝说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强加于人”的错误用法提示,强调其通常用于描述非自愿的、被强迫的行为。

鹊巢鸠主是什么意思

“鹊巢鸠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uè cáo jiū zh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占据了他人的位置或领地,以强占为能。典故源自《诗经·小雅·小弁》。该成语在描述不劳而获、强占他人所有物的人或行为时使用。近义词包括侵占、霸占、占据和夺取。反义词为归还、放弃、尊重和谦让。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注意避免在轻描淡写或不当语境中使用,并避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等误解。

攫为己有

本文介绍了“攫为己有”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和典故,同时列出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一系列例句以展示其用法。文章强调了该成语的强烈含义,通常用于形容贪婪自私的行为,并指出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过度简化成语意思等。

豁口截舌

豁口截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ò kǒu jié shé。该成语的含义是强行开口,打断别人的话语,不尊重他人的发言权。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豁口截舌的近义词包括强行打断、粗暴无礼等,反义词则是尊重他人发言权、倾听他人意见等。在交流、会议、教育等场景中,豁口截舌的行为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应尊重他人的发言权,采用倾听和包容的方式交流。

掠人之美是什么意思

“掠人之美”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或才华并占为己有的行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和自私行为。其读音注音为:lüè(第四声) rén(第二声) zhī(第一声) měi(第三声)。近义词包括窃取他人成果、占人便宜、霸占他人劳动成果等。反义词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慷慨分享等。错误用法是忽略他人贡献,将成果归功于一人或剽窃他人作品等。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做掠人之美的事情。

绝甘分少

“绝甘分少”是一个成语,意味着虽然拥有好东西但不多吃,愿意分享给他人。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体现了人们崇尚节俭和慷慨的品德。其近义词包括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等,反义词则是贪婪自私、挥霍无度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与反义词混淆或与不适合的场合使用。绝甘分少的行为表现了人乐于分享、不贪图私利的品质。

师心自用是什么意思

师心自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hī xīn zì yòng。其含义是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想法行事,不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师心自用的行为容易使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难以与人合作,也难以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一成语源于《庄子·齐物论》,典故中描述了某些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行为。师心自用的近义词包括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等,反义词包括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等。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师心自用的错误用法表现为只考虑自己的想法和利益,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进展受阻或错误决策。因此,应该避免师心自用,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深文巧诋是什么意思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文巧诋”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深文巧诋指使用复杂的言辞或隐晦的方式对他人进行无端的攻击或诋毁,常用来形容喜欢挑剔、不怀好意的人。文章还指出了在正当讨论、无端指责、恶意攻击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成语的重要性。

助人为乐是什么意思

助人为乐的读音助人为乐的读音为zhù rén wéi lè。助人为乐的含义“助人为乐”是一个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了积极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的行为,并认为这种行为本身会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关心和友爱的精神。助人为乐的典故“助人为乐”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了仁爱和互助的精神。在古代,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的故事和传说。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脱离危险。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被后人传颂并形成了“助人为乐”这一成语。助人为乐的近义词乐于助人:指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扶危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