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胎换骨
读音
duó tāi huàn gǔ
含义
- 夺胎:夺取胚胎,比喻从根本上改变。
- 换骨:更换骨骼,比喻彻底改造。
整体含义:形容彻底改变事物的本质或面貌,使其焕然一新。多用于文学创作、艺术表现或人的思想、行为的彻底转变。
典故
- 道教修炼之说:
道教认为修炼者可“夺胎换骨”,即通过修炼脱去凡胎,换得仙骨,从而超凡入圣。如《云笈七签》记载:“修道者若能夺胎换骨,便可飞升成仙。” - 文学创作中的化用:
宋代诗人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夺胎换骨”的创作理论,主张学习前人作品时,应取其精髓而另创新意,而非简单模仿。 - 佛教转世之说:
佛教认为修行者可“转世换骨”,即通过修行改变业力,获得新生。
近义词
- 脱胎换骨:比喻彻底改变,多用于人的思想或行为的转变。
- 洗心革面:指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 改头换面:指改变外表或形式,但本质未变(略带贬义)。
- 革故鼎新:指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反义词
- 一成不变:指没有任何变化。
- 固步自封:指因循守旧,不愿改变。
- 墨守成规:指拘泥于旧规矩,不肯创新。
- 抱残守缺:指固守陈旧的事物,不愿改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经过老师的指导,小明的作文水平夺胎换骨,写得越来越好了。
- 这座老房子经过装修,变得夺胎换骨,焕然一新。
-
小学高年级:
- 他以前不爱学习,但自从遇到这位老师后,整个人夺胎换骨,成绩突飞猛进。
- 这个品牌经过重新设计,产品风格夺胎换骨,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
初中:
- 经过半年的训练,他的篮球技术夺胎换骨,成为球队的主力。
- 这部小说虽然借鉴了古典故事,但作者夺胎换骨,赋予了全新的主题。
-
高中:
- 科技的发展让传统行业夺胎换骨,许多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
- 他的思想经历了一场夺胎换骨的变革,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偏见。
-
大学及以上:
- 在艺术创作中,真正的创新不是模仿,而是夺胎换骨,赋予作品新的灵魂。
- 经过这场社会变革,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夺胎换骨,焕发出新的活力。
错误用法
-
用于轻微改变:
- ❌ 他换了一件新衣服,整个人夺胎换骨。(衣服改变不属于本质变化)
- ✅ 他换了一件新衣服,整个人精神焕发。
-
用于短期变化:
- ❌ 他今天心情很好,像夺胎换骨一样。(心情变化是短暂的,不涉及本质改变)
- ✅ 他今天心情很好,笑容满面。
-
用于贬义:
- ❌ 这个小偷夺胎换骨,学会了更高级的偷窃技巧。(“夺胎换骨”不用于负面改变)
- ✅ 这个小偷变本加厉,手法更加狡猾。
-
用于自然现象:
- ❌ 春天来了,树木夺胎换骨,长出了新叶。(自然生长不属于人为或本质改变)
- ✅ 春天来了,树木焕发生机,长出了新叶。
-
用于简单模仿:
- ❌ 他模仿名家的画作,做到了夺胎换骨。(模仿不等于创新)
- ✅ 他模仿名家的画作,形似而神不似。
你可能感兴趣
抽胎换骨
本文介绍了成语“抽胎换骨”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源于古代道家修炼术语,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经历重大改变后焕然一新,有质的飞跃。文章还列出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并强调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其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
凿骨捣髓是什么意思
凿骨捣髓的读音凿骨捣髓的读音为:záo gǔ dǎo suǐ。凿骨捣髓的含义“凿骨捣髓”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进行极端的、深度的探究或处理。它意味着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或深入到骨髓,彻底地、不遗余力地探究或处理。凿骨捣髓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深意。从字面上看,“凿骨”即用工具敲打骨头,“捣髓”则是用器具搅动骨髓。这两个动作都暗示了深入到本质的探究和挖掘。在古代,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些学问或技艺的深入钻研,或者形容对某事的彻底追究。凿骨捣髓的近义词深入骨髓探本穷源寻根究底彻头彻尾凿骨捣髓的反义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一知半解凿骨捣髓的例句他对于这个
穷原竟委是什么意思
“穷原竟委”是一个成语,拼音是qióng yuán jìng wěi,指彻底追究事物的始末原委。源于《论语·子张》中的孔子的态度和精神,表达深入探究事物的愿望。其近义词包括追根究底、探本溯源、寻根问底等,反义词包括一知半解、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避免误解,同时要避免滥用和与“追根究底”混用。例句展示了在研究和探究中运用该成语的场景。
彻里彻外
彻里彻外的正确读音为“chè lǐ chè wài”,代表事物或情况完全、彻底地展现或被理解。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全面性和彻底性,形容内部和外部都得到全面展现或理解。它的典故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常见的近义词有“彻头彻尾”、“完全彻底”和“全面透彻”,反义词则包括“半途而废”、“表里不一”和“浮光掠影”。文章通过例句详细解释了彻里彻外的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是误以为只关注表面现象或只了解部分内容的情况。
颠倒干坤
颠倒干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ān dǎo gān kūn。它意味着将天地颠倒过来,形容事情的巨大变化或局势的极度混乱。该成语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重大的变革或事情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同时,它也象征着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的语境、搭配以及避免与其他近义词混淆。错误的用法包括在描述日常小事或普通情况时使用,以及与不合适的词语搭配使用。
刨树搜根是什么意思
刨树搜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páo shù sōu gēn。它的含义是彻底追查、详细探求事情的始末原由或底细。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用于形容对事情的追查和探求非常彻底和深入。刨树搜根的近义词有追根究底、寻根问底等,反义词有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等。使用刨树搜根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搭配,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语义上的误解或歧义。该成语常用来形容警方、记者、科学家等对于事物根源的深入探求和追查。
掌握汉字"根"的10种含义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解析
本文介绍了“根”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重含义。根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固定植物在土地上并吸收养分。此外,“根”还有其他含义,如比喻子孙后代、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事物的本原等。文章还介绍了根在佛学、数学、化学中的专业名词含义及动词用法,如根器、根力、根门等,并说明了其作为量词的用法。本文通过全面解析“根”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汉字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颠乾倒坤
颠乾倒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ān gān dào kūn。其含义为将天地颠倒过来,形容事物或局势的巨大变化和颠倒。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该成语用于形容事物的极大变化和混乱状态,常用来比喻社会、政治或自然界的秩序和变化。其近义词有天翻地覆、乾坤颠倒等,反义词有安分守己、井然有序等。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在语言使用中要谨慎选择词汇,避免滥用成语。例如,在描述巨大的变化或政治风波等情境时使用颠乾倒坤较为恰当,而在描述日常小变化时则显得夸张和不恰当。
改柯易叶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改柯易叶”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比喻人的操行或品行的彻底改变,如同树木经历环境变迁而更换枝叶。文章详细解释了改柯易叶的历史背景和寓意,并列举了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及例句。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在使用改柯易叶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错误的用法。
涤瑕荡垢
涤瑕荡垢是一个四字成语,读音为dí xiá dàng gòu。它的含义是洗去污垢斑点,比喻清除人的过失、错误或缺点。该成语来源于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和南齐书的典故。涤瑕荡垢的近义词包括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等,反义词则是积非成是、恣意妄为等。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表达一个人决心改正错误、追求进步的决心和行动。然而,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与表示污秽或瑕疵的名词混淆,以及避免在语境上滥用。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根据具体情境来衡量是否需要使用“涤瑕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