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往独来

独往独来

读音

dú wǎng dú lái

含义

  • :单独、独自。
  • :去、前往。
  • :回来、归来。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行动自由,不受他人约束,独自来去,不受外界影响。既可以指行为上的独立,也可以指思想上的超脱。

典故

  1. 《庄子·在宥》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庄子用“独往独来”形容得道之人超脱世俗,不受外物束缚,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2. 《列子·力命》

    “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强调真正自由的人不受外界干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3. 宋代苏轼《赤壁赋》(引申用法):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虽然不是直接使用“独往独来”,但表达了类似的超然境界。

近义词

  1. 特立独行:形容人行为独特,不随波逐流。
  2. 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顾他人看法。
  3. 孤标傲世:形容人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流。
  4.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反义词

  1. 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跟随大众行动。
  2. 趋炎附势:依附权贵,迎合他人。
  3. 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缺乏独立思考。
  4. 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不喜欢和同学一起玩,总是独往独来。
    • 那只小猫独往独来,从不和其他猫一起吃饭。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性格孤僻,在学校里常常独往独来。
    • 这位科学家喜欢独往独来,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3. 初中

    • 真正的思想家往往独往独来,不随世俗浮沉。
    • 她独往独来的性格让她在艺术创作上更加自由。
  4. 高中

    • 陶渊明辞官归隐,独往独来,追求内心的宁静。
    • 在商业竞争中,他独往独来,从不依附任何势力。
  5. 大学及以上

    • 哲学家的思维常常独往独来,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 这位探险家独往独来,足迹遍布人迹罕至的荒野。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独自一人”

    • ❌ “他独往独来地吃完了饭。”(应改为“他独自吃完了饭。”)
    • 解析:“独往独来”强调自由不受约束,而非单纯一个人行动。
  2. 误用为“不合群”的贬义

    • ❌ “他太独往独来了,一点都不合群。”
    • 解析:成语本身是中性的,甚至带有褒义,不应直接等同于“孤僻”。
  3. 误用于描述短暂行为

    • ❌ “今天下雨,他独往独来地回家了。”
    • 解析:成语通常形容长期的行为模式,而非一次性事件。
  4. 误用于动物(除非拟人化):

    • ❌ “那只鸟独往独来地飞走了。”
    • 解析:除非在文学化表达中,否则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思想。

“独往独来”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既可用于形容行为上的独立,也可指精神上的超脱。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具深度和文采!

独往独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菊花的诗词佳句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菊花的诗词佳句的内容摘要。这些摘要通过描绘菊花的各种形态和情感寓意,展现了菊花的美丽、高洁、坚韧等品质。文章还提到了这些诗词佳句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对于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悟。摘要如下:这篇文章汇集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菊花的诗词佳句,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博大精深。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倩影、高洁品格和坚韧气质,这些诗词佳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们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更传达了他们对于情感、人生的独特感悟。这些佳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们的心灵对话与情感共鸣。赏读这些佳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

独来独往

独来独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ú lái dú wǎng。它指的是一个人习惯独自行动,强调独立性和自主性,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习惯或生活状态。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独来独往的近义词包括孤身独立、孤行己意和独立自主等。反义词包括群居终日、随波逐流和依赖他人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孤独、寂寞或不合群的状态,或用来形容不负责任、不顾及他人的行为。

放纵不羁

“放纵不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行为不受约束,放任自由,不受规矩、传统或道德观念的束缚。其典故可追溯到古代文化中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近义词包括恣意妄为、肆意妄为等,反义词有循规蹈矩、规规矩矩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贬义或误解。例如,“他总是放纵不羁地生活着,不受任何规矩的束缚”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宜用于严肃或正式场合,不应与贬义语境混淆使用,同时要结合情境理解其含义。

超然不群

“超然不群”的读音为chāo rán bù qún。该成语描述的是人超越常人,拥有独特的思想、品行和才情,表示与众不同的特质。典故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超然独立,不与世俗同流”。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古代文人独立于世、不与世俗为伍的志向。近义词有卓尔不凡、出类拔萃等,反义词则为平庸无奇、随波逐流等。超然不群可应用于形容人的才华、作品风格、性格、情节、书法、思想等方面。但在使用时要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中使用,以免产生误解。

放达不羁

放达不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g dá bù jī,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不受拘束,自由奔放。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出自《世说新语·品藻》。放达不羁的近义词包括旷达不羁、洒脱自如、豪放不羁等,反义词有拘束严谨、循规蹈矩、拘谨守旧等。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不要将其用于形容行为放荡的人或事物上。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人的性格、行为、态度等方面,例如他性格放达不羁,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

放浪不拘

本文介绍了成语“放浪不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行为放纵、不受拘束,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近义词包括自由奔放、无拘无束、放荡不羁等,反义词则是循规蹈矩、拘束、守规矩等。同时,本文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场合不当、误解成语含义以及搭配不当都是该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

简傲绝俗

简傲绝俗的读音为jiǎn ào jué sú,形容人性格清高、不随波逐流。源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用于形容高洁清傲的文人墨客。其近义词有孤高自许、超凡脱俗等,反义词有随波逐流、卑躬屈膝等。使用时需注意不要误用语境,避免误解。

放浪无拘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放浪无拘”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这个成语形容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自由自在地生活或行动的生活态度。文章还探讨了其近义词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等,以及反义词如循规蹈矩等。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具体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整体而言,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成语“放浪无拘”。

不同流俗

本文介绍了“不同流俗”这一成语的相关内容,包括其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其形容某人的思想、行为、品质等与一般人不同,具有超凡脱俗的特点。典故源自古代,如伯夷、叔齐等坚守道德信仰的人物被视为典范。最早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同时介绍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用法,如形容艺术品、文学作品、人物等。最后指出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

放诞风流

放诞风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放纵不羁、不受拘束,同时拥有超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其源于古代文化,与历史人物相关。典故如竹林七贤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都体现了放诞风流的精神。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洒脱不羁、风流倜傥等,反义词有拘谨守礼、循规蹈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