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讨西伐
读音
dōng tǎo xī fá
含义
- 东:东方,泛指方向之一
- 讨:征讨,用武力征服
- 西:西方,泛指方向之一
- 伐:攻打,征伐
整体含义:形容四处征战,频繁发动战争。多用于形容古代帝王或将领不断对外用兵,也可比喻现代社会中某人或某组织不断进行各种斗争或竞争。
典故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多年后回国即位,为巩固政权,他东征西讨,先后击败楚国、秦国等诸侯国,最终成为霸主。 -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秦末起义时,东讨西伐,战功赫赫,最终成为西楚霸王,但因战略失误,最终败于刘邦。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操一生东讨西伐,统一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
近义词
- 南征北战:形容四处征战,经历许多战斗。
- 东征西讨:与“东讨西伐”意思相近,指四处征战。
- 连年征战:形容战争频繁,持续不断。
-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四处征战。
反义词
- 偃旗息鼓:指停止战争或争斗,恢复和平。
- 休养生息:指停止战争,让百姓恢复生产生活。
- 安居乐业:形容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安稳。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古代的大将军东讨西伐,打了很多胜仗。
- 这个国王喜欢东讨西伐,让百姓生活很苦。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秦国东讨西伐,最终成为霸主。
- 历史上许多皇帝东讨西伐,导致国家财政困难。
-
初中:
- 成吉思汗东讨西伐,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 曹操一生东讨西伐,为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
高中:
- 拿破仑东讨西伐,最终因战线过长而失败。
- 美国在二战后东讨西伐,试图维持全球霸权。
-
大学及以上:
- 在商业竞争中,某些企业东讨西伐,试图垄断市场。
- 历史上许多帝国因东讨西伐而耗尽国力,最终走向衰亡。
错误用法
-
用于和平行为:
- ❌ 错误:他东讨西伐,终于完成了学业。(“东讨西伐”只能用于战争或激烈竞争,不能用于学习或和平活动。)
- ❌ 错误:这位科学家东讨西伐,最终攻克了技术难题。(应改为“不懈努力”)
-
用于个人日常琐事:
- ❌ 错误:妈妈东讨西伐,终于把家里打扫干净了。(应改为“忙前忙后”)
-
用于褒义场合:
- ❌ 错误:这位慈善家东讨西伐,帮助了许多贫困儿童。(“东讨西伐”带有贬义,不能用于褒义语境。)
-
用于非武力竞争:
- ❌ 错误:他们在辩论赛中东讨西伐,最终获胜。(应改为“唇枪舌战”)
-
用于单一方向的行动:
- ❌ 错误:他东讨西伐,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东讨西伐”强调四处征战,不能用于单向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
南征北讨是什么意思
南征北讨是指四处征战,奔赴各个方向进行战斗的行为。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战争历史,形容军事行动的广泛和频繁。南征北讨的近义词包括东征西讨、四处征战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和平共处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南征北讨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也指出了南征北讨的错误用法,提醒使用者要根据其原意在正确的语境和对象中使用,避免出现误用和混淆的情况。
东碰西撞
本文介绍了词语“东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东碰西撞形容行动鲁莽,没有目标,到处乱闯乱碰。其来源没有明确的典故,而是源于日常生活的形象描述。本文还列举了一些与东碰西撞含义相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多个例句。最后,本文强调了在使用东碰西撞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东冲西突
东冲西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chōng xī tū。该成语形容行动迅猛,勇往直前,毫无顾忌,常用来形容攻击时力量强大、迅猛无比的态势。其典故与古代战争中军队冲锋陷阵、突袭敌人的战术有关。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等,反义词为畏首畏尾、小心翼翼等。该成语在使用时需注意适用场合和语境,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语言不准确或不得体。
敌力角气
“敌力角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í lì jiǎo qì,含义为在战斗或竞争中双方发挥力量和优势进行较量。这个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体现了竞争和较量的精神。其近义词有角逐胜负、斗力角能、竞争激烈等,反义词包括和平共处、相互合作、默契配合等。该成语可用于体育竞技和社会竞争方面的描述,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非竞争性或合作性的情境。
东跑西颠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跑西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动活跃,没有固定目标或方向的四处游走或忙乱的状态或状况。文章还指出这个成语源于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并举例说明其用法和错误用法。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狼奔豕突
本文介绍了成语“狼奔豕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一群动物或人在行动时的慌乱状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详细解释了狼奔豕突的含义和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语法规则,避免误用。
犬兔俱毙是什么意思
犬兔俱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双方激烈竞争后都疲惫不堪、无法继续的状态。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狗和兔子互相追逐至死的故事。近义词包括两败俱伤、疲惫不堪等。反义词有胜负分明、势均力敌等。错误用法需避免,如误用为“犬与兔子一同死亡”、在非斗争性情境中使用以及用于形容非生命体的状态。
反客为主
本文介绍了“反客为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详细阐述了该成语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例句。同时,也指出了反客为主的错误用法,强调了在实际使用中要特别注意成语的适用场合和语境。
两败俱伤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两败俱伤"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双方在斗争或竞争后都遭受损失,没有赢家。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和江湖恩怨。近义词有同归于尽、两败俱灭等,反义词为两全其美、双赢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错误用法的避免。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两败俱伤"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