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三献
读音
bái bì sān xiàn
含义
- 白璧:洁白无瑕的美玉,象征珍贵的事物或高尚的品德。
- 三献:多次进献,表示反复尝试或表达诚意。
- 整体含义:比喻怀才不遇或珍贵之物未被赏识,也形容多次努力却未能如愿。
典故
- 《韩非子·和氏》: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均被误认为普通石头,卞和因此被砍去双脚。直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痛哭,文王命人剖开璞玉,发现绝世美玉,即“和氏璧”。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和氏璧被视为国宝,其价值历经波折才被认可,暗合“白璧三献”的寓意。
近义词
- 怀才不遇:有才能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 明珠暗投:珍贵之物落入不识货的人手中。
- 璞玉浑金:比喻人品纯真质朴,未被世俗污染。
反义词
- 一举成名:一次努力就获得成功或认可。
- 伯乐相马:比喻有眼光的人发现并重用人才。
- 价值连城:形容物品极其珍贵,人人认可。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画的画很棒,但老师没看到,他像“白璧三献”一样有点难过。
- 这块石头被扔了好几次,就像“白璧三献”的故事。
-
小学高年级:
- 他多次参加比赛却未获奖,真是“白璧三献”。
- 这本好书被放在角落无人问津,简直是“白璧三献”。
-
初中:
- 科学家提出的理论起初无人理解,堪称现代版的“白璧三献”。
- 她的设计方案被否决三次,最终才被采纳,真是“白璧三献”。
-
高中及以上:
- 历史上许多伟大发现都经历了“白璧三献”的曲折过程。
- 他的才华在职场中屡遭忽视,不禁让人感叹“白璧三献”。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多次成功”:
- ❌ 他“白璧三献”,终于获得了冠军。(正确应为“屡败屡战”)
-
形容普通重复:
- ❌ 我“白璧三献”地提醒他交作业。(正确应为“三番五次”)
-
混淆近义词:
- ❌ 这块玉“白璧三献”,价值连城。(“白璧三献”强调未被认可,与“价值连城”矛盾)
“白璧三献”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或许需要时间才能被看见,但坚持终会迎来认可。
你可能感兴趣
柱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柱”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柱是建筑物中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它也有像柱子的东西,如冰柱、水柱等。另外,“柱”在古文中也有多种含义,如屋柱、铜柱等。同时,“柱”在其他领域中也有应用,比如像胶柱鼓瑟中的柱。
璧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璧”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析了璧的含义。璧是一种古代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另外,“璧”也有玉的通称和比喻月亮等含义。此外,璧还有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的动词含义。
白璧微瑕
本文介绍了成语“白璧微瑕”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整体内容较为完善,只是存在一些小瑕疵,如部分内容略显冗余或描述不准确等,但总体上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楚璧隋珍
“楚璧隋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ǔ bì suí zhēn,原指战国时期楚国所产的璧玉和隋朝的珍宝,现泛指稀世之珍宝。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等古籍,并广泛运用于古代文学作品和史书中。其含义表示珍贵无比,具有无价之宝的价值。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稀世之宝、无价之宝等,反义词为寻常之物、不值一提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确保传达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此外,“楚璧隋珍”常被用于描述极为珍贵的艺术品、珠宝等,并经常出现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描述。
断手续玉
断手续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uàn shǒu xù yù,形容为了大局或整体利益而做出的牺牲或忍痛割舍。其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环境,用于描述为了大局而必须舍弃部分或个体的艰难抉择。该成语也表达了为了更大的利益或目标所必需的牺牲精神。其近义词包括忍痛割爱、舍己为人等,反义词则是贪图私利和自私自利等。在使用断手续玉这个成语时,应注意避免在不当场合或语境中使用,避免错误的用法导致误解。文章详细介绍了断手续玉的含义、典故、用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
描写松滋玉石的诗词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描写松滋玉石的古诗词文章。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赞美了松滋玉石的美与价值,包括其温润的质感、美丽的外观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松滋玉石的美丽与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不分玉石
"不分玉石"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无法区分玉石和石头的差别,比喻对事物真伪、优劣无法正确分辨或判断力不足。典故涉及古代对玉石鉴别的失误故事。近义词包括混为一谈、鱼目混珠等,反义词为明察秋毫。该成语错误用法包括滥用、误用语境和与近义词混用。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
小学描写友情的古诗词大全
小学描写友情的古诗词大全(第1篇)小学描写友情的古诗词大全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王勃,唐代文学家。解析:此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虽然相隔遥远,但因彼此心灵的相通,友情得以长存。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坚定信念。二、《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王维,唐代诗人、画家。解析:此诗写的是送别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的情景,以酒饯别,西出阳关后便难见友人,表现了深深的友情和惜别之情。三、《赋得古原草送别》
等价连城
等价连城的拼音是děng jià lián ché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的价值极高,无法用金钱衡量,具有极高的文化或历史价值。典故来源于古代传说,形容宝玉的价值高。等价连城的近义词有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瑰宝奇珍等。反义词有一文不值、寻常之物。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滥用或误用。
隋珠荆璧是什么意思
隋珠荆璧的读音读音:suí zhū jīng bì拼音注音:suí zhū jīng bì(注音:ㄙㄨㄟˊ ㄓㄨ ㄐㄧㄥ ㄅㄧˋ)隋珠荆璧的含义“隋珠荆璧”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珍贵、价值连城的物品。其中,“隋珠”指的是传说中的隋侯之珠,是古代的珍宝;“荆璧”则是指楚国的和氏璧,也是古代的玉器珍品。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某物价值高昂,非常珍贵。隋珠荆璧的典故典故一:隋侯之珠的传说。传说隋文帝得到了一颗无暇的明珠,这颗明珠就是隋侯之珠。后来,人们将“隋珠”作为珍宝的代称。典故二:和氏璧的故事。楚国时期,有一个叫卞和的人发现了一块玉,并献给了楚王。这块玉后来被命名为和氏璧,成为楚国的国宝。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