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痛欲绝
读音
āi tòng yù jué
含义
- 哀:悲伤、悲痛。
- 痛:痛苦、难过。
- 欲:将要、几乎。
- 绝:断绝、死亡。
整体含义:形容极度悲伤,几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甚至可能因悲痛而昏厥或死亡。
典故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投江自尽后,楚国百姓哀痛欲绝,纷纷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并投粽子以祭奠。
- 《后汉书·列女传》:东汉时期,乐羊子之妻因丈夫外出求学多年未归,日夜思念,最终哀痛欲绝,投水自尽。
- 《红楼梦》:林黛玉听闻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的消息后,哀痛欲绝,最终泪尽而逝。
近义词
- 悲痛欲绝:形容极度悲伤,几乎无法承受。
- 肝肠寸断:形容内心极度痛苦,如同肝肠被割断。
- 痛不欲生:形容痛苦到不想活下去。
- 心如刀割:形容内心极度痛苦,如同被刀割一般。
反义词
- 喜不自胜: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 心花怒放:形容心情极其愉悦。
- 乐不可支:快乐到无法支撑自己。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的小狗走丢了,他哀痛欲绝,哭了一整天。
- 奶奶去世后,小红哀痛欲绝,连饭都吃不下。
-
小学高年级:
- 听到好朋友转学的消息,小华哀痛欲绝,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
- 电影里的小女孩失去妈妈后,哀痛欲绝的样子让观众都哭了。
-
初中:
- 得知自己最敬爱的老师因病去世,同学们哀痛欲绝,纷纷写下悼念文章。
- 战争让许多家庭失去亲人,幸存者们哀痛欲绝,久久无法释怀。
-
高中:
-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欲绝,纷纷划船寻找他的遗体。
- 林黛玉听闻贾宝玉成婚的消息,哀痛欲绝,最终泪尽而逝。
-
大学及以上:
- 在得知挚友因意外离世后,他哀痛欲绝,整日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
- 历史记载,许多忠臣义士为国捐躯后,其家人哀痛欲绝,甚至追随而去。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形容轻微的不开心。
- ❌ 考试没考好,他哀痛欲绝。(应改为“非常难过”)
-
错误场景:形容短暂的悲伤。
- ❌ 玩具被弟弟弄坏了,妹妹哀痛欲绝。(应改为“很伤心”)
-
错误场景:形容夸张的表演。
- ❌ 他在舞台上假装哀痛欲绝,但观众都笑了。(应改为“夸张地表现悲伤”)
-
错误场景:形容非人的事物。
- ❌ 这台机器坏了,工程师哀痛欲绝。(应改为“非常沮丧”)
总结:“哀痛欲绝”用于形容极度的悲伤,通常与生死离别、重大打击相关,不能用于轻微的情绪波动或夸张的表演。
你可能感兴趣
五内俱崩是什么意思
五内俱崩的读音五内俱崩的读音为:wǔ nèi jù bēng。五内俱崩的含义五内俱崩,指内心极度痛苦,形容悲伤、哀痛到极点,仿佛五脏六腑都崩溃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哀痛的情感状态。五内俱崩的典故五内俱崩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其中,“五内”指的是人的内心,“俱崩”则表示全部崩溃。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内心极度痛苦、悲伤的情感状态。虽然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描写。五内俱崩的近义词心如刀割: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就像被刀割一样。悲痛欲绝:形容极度悲伤,感情上无法承受。痛不欲生:形容极度痛苦,宁愿不活在这
痛的拼音
本文详细解析了“痛”字的含义,包括因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感觉,以及悲伤、痛恨等情感。文章还介绍了“痛”作为动词的多种用法,如尽力、严酷等。此外,本文还提供了“痛”的笔顺和拼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字。
描写伤心的古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伤心的古诗词的本文介绍了多首描绘悲伤情感和心境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伤心的情感和心境,包括生死离别、思念远方亲人、孤独寂寞等主题。每首诗词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意境,生动地展现了人们面对伤心之情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这些古诗词的作者包括苏轼、白居易、元稹、岳飞等知名诗人,他们通过诗歌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阅读这些古诗词,能够带来一些启示和感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摧心剖肝
“摧心剖肝”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哀伤的情感,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来描述亲人或挚友的失去。其背后的故事往往充满悲伤。近义词包括痛心疾首、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等。反义词则为欢天喜地、心满意足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进行选择,避免滥用或误用。
哀思如潮
哀思如潮是一个成语,形容悲伤和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于形容对亲人、朋友或故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其近义词包括悲痛欲绝、悲思如海等,反义词为欣喜若狂、欢欣鼓舞。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情感色彩选择,避免滥用或误用。
悲痛欲绝
本文介绍了成语“悲痛欲绝”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人的内心极度悲痛,几乎无法承受。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来说明其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总的来说,本文旨在详细解释“悲痛欲绝”这个成语,为读者提供帮助。
悲不自胜
悲不自胜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ēi bù zì shèng,表示因内心极度悲痛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它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以描绘人物内心的悲伤情感。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悲痛欲绝、伤心欲绝等,反义词则是欢天喜地、心满意足等。使用时应根据情境恰当运用,避免夸张和误用。悲不自胜体现了人因极度悲伤而无法自我控制的状态。
椎心泣血是什么意思
椎心泣血的读音拼音:zhuī xīn qì xuè注音:ㄓㄨㄟ ㄒㄧㄣ ㄑㄧˋ ㄒㄩㄝˋ椎心泣血的含义"椎心泣血"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伤心到极点的情感状态。其中,"椎心"表示内心痛苦到如同被锥子刺入,"泣血"则表示哭泣得眼泪几乎要流干,形容悲伤至极。椎心泣血的典故这个成语典故源自于古代,通常与失去亲人或遭受巨大不幸的情境相关。相传在古代,当人们遭遇极度悲痛时,他们的心痛如被重锤击打,眼泪如血般流淌,形容其悲痛之深重。典故一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夺取王位后,伍子胥因家人被杀而逃亡他国。在逃亡过程中,他历经艰辛,每当想起家人的惨死,便椎心泣血,悲痛欲绝。典故二还有说法认为这个成
风木含悲
风木含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ēng mù hán bēi,用来形容因父母亡故而感到的极度悲伤之情。其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表达了孝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和失去父母的悲痛之情。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哀痛欲绝、痛不欲生、悲恸欲绝等,反义词包括欢天喜地、喜笑颜开、心情愉悦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场合、搭配和语法结构,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或随意改变其结构和含义。文章详细解释了风木含悲的典故出处、含义、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号啕大哭
“号唃大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áo kū,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时大声哭泣的情景。该成语可能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中描述的悲痛场景。近义词包括悲痛欲绝、嚎啕大哭、痛哭流涕等,反义词包括欢声笑语、喜笑颜开、笑逐颜开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该成语,同时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