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尸扬灰
读音
fén shī yáng huī
含义
- 焚:烧毁。
- 尸:尸体。
- 扬:撒播。
- 灰:骨灰或灰烬。
整体含义: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度痛恨,以至于要烧毁其尸体并撒掉骨灰,使其彻底消失。比喻极端仇恨或彻底毁灭。
典故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攻入咸阳后,焚烧秦朝宫殿,并掘开秦始皇陵,焚烧尸骨,扬弃骨灰,以泄愤恨。
- 《后汉书·董卓传》:董卓死后,百姓痛恨其暴政,将其尸体焚烧,骨灰撒于道路,任人践踏。
- 《资治通鉴》:南北朝时期,某些权臣死后被政敌焚尸扬灰,以示彻底铲除其势力。
近义词
- 挫骨扬灰:形容彻底毁灭,仇恨极深。
- 恨之入骨: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度憎恨。
- 深恶痛绝:极其厌恶,无法容忍。
- 赶尽杀绝:彻底消灭,不留余地。
反义词
- 爱屋及乌: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之相关的事物。
- 宽宏大量:心胸宽广,不计较仇恨。
- 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
- 化敌为友:将敌人转变为朋友。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犯了错,但妈妈不会“焚尸扬灰”,而是会耐心教导他。
- 故事里的坏人被“焚尸扬灰”了,大家都很高兴。
-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上有些暴君死后被“焚尸扬灰”,因为百姓太恨他们了。
- 我们不能因为讨厌一个人就“焚尸扬灰”,要学会宽容。
-
初中:
- 古代战争中,胜利者有时会对敌人“焚尸扬灰”以示震慑。
- 某些极端分子扬言要对敌人“焚尸扬灰”,这种言论非常危险。
-
高中:
- 项羽攻入咸阳后,对秦朝统治者“焚尸扬灰”,展现了极端的仇恨。
- 在文学作品中,“焚尸扬灰”常被用来象征彻底的毁灭。
-
大学及以上:
- 历史上,“焚尸扬灰”不仅是一种报复手段,更是一种政治象征。
- 现代法治社会禁止任何形式的“焚尸扬灰”行为,强调人权保护。
错误用法
-
用于轻微矛盾:
- ❌ 小明抢了我的橡皮,我真想对他“焚尸扬灰”。(仇恨程度不符)
-
用于褒义:
- ❌ 这位英雄死后被“焚尸扬灰”,人们永远纪念他。(语义矛盾)
-
字面理解:
- ❌ 垃圾焚烧厂“焚尸扬灰”,处理废弃物。(误解成语含义)
-
用于现代法律语境:
- ❌ 法院判决对罪犯“焚尸扬灰”。(违背法治精神)
-
用于玩笑场合:
- ❌ 你把我游戏装备弄没了,我要“焚尸扬灰”!(不恰当夸张)
总结:“焚尸扬灰”是一个极端仇恨的表达,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解。
你可能感兴趣
焚骨扬灰
本文介绍了成语“焚骨扬灰”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和错误用法。焚骨扬灰用来形容极度残忍、彻底毁灭的情景,表达了极度的仇恨和报复心理。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复仇行为,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极度的残忍和复仇心理。同时,也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夸张和误用。
挫骨扬灰
本文介绍了成语“挫骨扬灰”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挫骨扬灰意味着极度残酷和极刑,源于古代残酷刑罚。其近义词包括碎尸万段、灭绝人性等,反义词为仁慈宽厚、慈悲为怀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挫骨扬灰”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如用词过重、随意搭配词语以及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虽然表面上失去活力或衰败,但内在潜力和影响力仍然存在,不易立即消亡。其典故来源于百足虫死亡后能保持一段时间僵硬的状态。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垂而不死、久经不衰、奄奄一息但尚未消亡等。反义词包括朝生暮死、脆弱易逝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顽强抵抗力的组织或事物。
不解之仇
“不解之仇”指的是无法解开或消除的仇恨或敌意,常用于描述两个个体或团体之间深重且难以化解的矛盾和敌对关系。其典故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如《史记》中的世代恩怨。该词的近义词包括深仇大恨、世仇等,反义词则是情深义重、友好相处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注意语境,并避免与“世仇”混淆。文章详细解释了“不解之仇”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
刻骨仇恨
“刻骨仇恨”是指难以消除的深重仇恨,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如赵氏孤儿的故事。其近义词有深仇大恨、血海深仇等。反义词为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情感色彩和适用语境,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表达了人们因严重伤害或冲突所产生的极端敌对情绪,难以化解。
柴天改玉
柴天改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i tiān gǎi yù。它用来形容事情的改变极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该成语源于古代对于天地、玉石等自然现象的崇拜和象征意义,以及对于社会变革、历史演进的思考和表达。柴天改玉近义词有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用词不当、误解含义、搭配不当和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
剥皮抽筋
"剥皮抽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极度残忍、极端的酷刑或对事物的极度折磨和摧残。其读音为bō pí chōu jīn。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作品和酷刑制度中可以看到类似描述。其近义词包括残酷无情、暴虐无道等,反义词为仁慈善良、温文尔雅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和情境,不随意用于不恰当场合或描述轻微情况,以避免给人留下误解的印象。
瓦解冰销是什么意思
瓦解冰销的读音瓦解冰销的读音为:wǎ jiě bīng xiāo,其中“瓦解”指的是像瓦片一样碎裂,“冰销”则是指冰融化,整个成语形容事物完全崩溃消散的样子。瓦解冰销的含义瓦解冰销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事物或组织彻底崩溃、消散,就像瓦片碎裂和冰融化一样不可逆转。它常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局势的彻底崩溃和消散。瓦解冰销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当一方的军队或势力被彻底击败时,其力量就像瓦片碎裂和冰融化一样无法恢复。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某种局势或组织的崩溃和消散。例如,《史记》中记载了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当起义军攻占了许多城市和地区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就像瓦解冰销一样迅速崩溃。
焚巢荡穴
文章介绍了成语“焚巢荡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烧毁巢穴,彻底消灭对方,常用来形容对敌人或对手的打击非常彻底。其典故最早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策略,也有猎鹰活动的说法。近义词包括“斩草除根”和“一网打尽”,反义词为“姑息养奸”和“留有余地”。文章还给出了几个例句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不能滥用,误用对象。
焚巢捣穴
本文介绍了成语“焚巢捣穴”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列表形式展示。该成语意为烧毁巢穴、破坏根基,使敌人或恶势力无法藏身或继续活动,通常用于形容彻底消灭敌人或根除祸根的行动。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或斗争中的策略。文章还提供了有序的近义词和反义列表,展示了相关的成语用法和例子,并对错误用法进行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