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卖履
读音
fēn xiāng mài lǚ
含义
- 分香:分赠香料,比喻分配财物或安排后事。
- 卖履:卖鞋子,比喻处理琐碎事务或生活细节。
- 整体含义:形容人在临终前仍牵挂琐事,或指人过于计较细枝末节,缺乏大局观。
典故
- 曹操临终安排(《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
曹操临终前,命人将香料分给众妾,并嘱咐她们学做鞋子谋生,后人以此形容人至死仍牵挂琐事。 - 宋人笔记中的引申
宋代文人常用此典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懂长远谋划的人,如苏轼在《志林》中批评“分香卖履者,岂能成大事?”
近义词
- 斤斤计较:过分在意琐碎利益。
- 鼠目寸光: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 锱铢必较:对微小利益也要争执。
反义词
- 高瞻远瞩:眼光长远,谋划大局。
- 慷慨解囊:大方资助他人,不计较小利。
- 胸怀天下:心系全局,不拘小节。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哥哥连一块橡皮都要和弟弟分清楚,真是分香卖履。
-
小学高年级:
- 计划春游时,老师让我们别分香卖履,要关注安全大事。
-
初中:
- 公司面临危机,经理却还在纠结办公用品采购,简直是分香卖履。
-
高中:
- 曹操分香卖履的故事,警示后人需有宏图远志。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研究中,若分香卖履于格式细节,恐难突破核心问题。
(其他例句略,共20条)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他分香卖履地管理公司,真是细心!”(应为贬义)
-
混淆对象:
- ❌“科学家分香卖履地钻研课题。”(应形容琐事,非专业精神)
-
脱离语境:
- ❌“她分香卖履地挑选婚礼礼服。”(无关临终或大局)
你可能感兴趣
犯上作乱
犯上作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 shàng zuò luàn。该成语的含义是触犯尊长或违背正道,制造混乱或叛乱。典故源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下的不遵守秩序行为。近义词包括叛乱行为、造反行为等,反义词为遵纪守法等。该成语用于形容严重的叛逆或动乱行为,不应随意用于小争执或矛盾。使用时应避免误解和非政治、非社会动荡的语境。
大义凛然
大义凛然的正确读音及其含义被详细解释。该成语源于古代,尤其与三国时期关羽的形象紧密相关,用于形容人在重大事件或困难面前坚守正义,展现刚毅威严的姿态。大义凛然的近义词包括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等,反义词则是卑躬屈膝、苟且偷生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大义凛然错误用法的提醒。该成语在描述英雄人物、正义行为时常见,但在使用时需避免错误用法,以保持其原有的褒义价值。
描写康有为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康有为的生平、贡献、影响以及人们对他的赞美和敬仰。通过诗词的形式,展现了康有为的卓越才华和非凡成就。康有为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不仅主张变法图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还在思想启蒙方面为后世奠定了基础。他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更体现在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做出的巨大贡献。文章通过引用诗词和扩展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康有为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康有为的思想和精神将继续影响和启发后人,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被后人铭记。最后,文章呼吁人们铭记康有为的名字和功绩,珍惜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为
察察而明
察察而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 chá ér míng,意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清晰的判断力,能够明辨是非,洞察事物的真相。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张》,强调了观察的细致和判断的准确。其近义词包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等,反义词为浑浑噩噩、草率从事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误用为贬义、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滥用泛化等错误用法。文章中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察察而明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琐记 读后感200字
《琐记》读后感阅读完《琐记》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全书以平凡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人与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书中记录的是各种琐碎的生活片段,但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生活的真谛。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我深感共鸣。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更加热爱生活。它让我懂得感恩和珍惜,也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琐事虽平凡但真实,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生命的美好与价值。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他们的行为和决策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我更容易产生共鸣。尤其是书中描绘的家庭亲情和友情,这些情感在琐碎的生活中显得尤为
壮士断腕是什么意思
壮士断腕的读音壮士断腕的读音为:zhuàng shì duàn wàn。壮士断腕的含义“壮士断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为了大局或长远利益,不惜牺牲局部或短期的利益,甚至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决断和牺牲的精神。壮士断腕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战争中,一位壮士在战斗中受伤严重,他的手腕被敌人斩断。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忍痛继续战斗,最终为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大局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人。壮士断腕的近义词忍痛割爱:指为了大局或长远利益而舍弃心爱之物或所爱之人。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或理想而勇往直前,不顾一
覆鹿寻蕉
覆鹿寻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ù lù xún jiāo。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追求微小或无谓的事物而失去了原本拥有的重要事物,形容人因小失大或疏忽大意。典故出自《列子·说符》,描述了一个因追求小鹿而失去蕉叶的故事。覆鹿寻蕉常被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失去大局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因小失大等,反义词为明察秋毫。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
不识大体
不识大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shí dà tǐ,意指对重要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不能从大局出发看待问题。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记载,如《史记》中项羽的事迹。不识大体的人常被形容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其反义词包括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等。在使用时,应避免轻描淡写地评价小事、无端指责他人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等错误用法。例句展示了不识大体的人在行为决策上的表现。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反被聪明误”是一个成语,读音注音为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意思是过于自作聪明反而被自己的聪明所欺骗或引来错误。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典故,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自信和自作聪明,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其近义词包括弄巧成拙、自作聪明反受其害等,反义词则是明智之举、深思熟虑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过于依赖自身智慧而忽略了实际情况的失误或失败,如自以为是、过度自信导致失败的情况。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或误解其含义。
毁舟为杕
本文介绍了成语“毁舟为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指因小失大,为了微小利益而舍弃重要东西的行为,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等,反义词为顾全大局、着眼全局等。文章通过示例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该成语,并指出错误用法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