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霜六月

飞霜六月

读音

fēi shuāng liù yuè

含义

  • :飘飞,飞扬。
  • :霜雪,象征寒冷或冤屈。
  • 六月:农历六月,盛夏时节。

整体含义:指在炎热的六月天降霜雪,比喻冤情或冤狱感天动地,使自然界出现反常现象。

典故

  1. 《淮南子·天文训》:传说战国时期,邹衍因忠谏被诬陷下狱,他仰天痛哭,时值盛夏却天降霜雪,以示其冤屈感天动地。
  2. 《后汉书·刘瑜传》:东汉刘瑜被冤杀时,六月飞霜,世人皆认为是天象示警。
  3. 元杂剧《窦娥冤》:窦娥含冤而死,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其中“六月飞雪”便是化用“飞霜六月”的典故。

近义词

  1. 六月飞雪:同样比喻冤情极深,感天动地。
  2. 覆盆之冤:形容冤屈难以昭雪,如倒扣的盆子不见天日。
  3. 负屈衔冤:指蒙受冤屈,无处申诉。

反义词

  1. 沉冤得雪:冤屈终于得到洗刷。
  2. 真相大白:事实完全显露,不再有冤屈。
  3. 天理昭彰:天道公正,善恶终有报应。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说,古代有人被冤枉时,夏天也会下雪,就像“飞霜六月”。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冤枉别人是不对的。
  2. 小学高年级

    • 窦娥的冤情让“飞霜六月”,连老天都为她感到不平。
    • 历史上有很多“飞霜六月”的故事,都是因为好人被冤枉了。
  3. 初中

    • 邹衍的忠诚感动天地,竟至“飞霜六月”,可见冤情之深。
    • 当社会不公时,人们常以“飞霜六月”比喻极度的冤屈。
  4. 高中

    • “飞霜六月”不仅是自然异象,更是古人对司法不公的控诉。
    • 在文学作品中,“飞霜六月”常用来烘托悲剧氛围。
  5. 大学及以上

    • 从“飞霜六月”看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 这一成语折射出古人对冤狱的深刻反思。

错误用法

  1. 形容天气寒冷

    • ❌ 今年冬天特别冷,简直是“飞霜六月”。(错误:成语特指冤屈,不泛指寒冷天气。)
  2. 比喻普通的不公平

    • ❌ 老师批评我,我觉得很委屈,真是“飞霜六月”。(错误:成语用于重大冤情,非日常小事。)
  3. 用于褒义场景

    • ❌ 他考了满分,全班同学都“飞霜六月”地鼓掌。(错误:成语含冤屈之意,不可用于褒义。)
  4. 字面理解

    • ❌ 六月下霜了,这就是“飞霜六月”吧。(错误:需结合文化背景,非单纯自然现象。)
飞霜六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笔下的六月盛夏诗词精选 关于六月风情的50首经典诗歌赏析

六月诗韵:历代诗人笔下的盛夏风情六月,仲夏时节,万物繁茂,阳光炽烈,却又因梅雨时节而平添几分缠绵。这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月份,自古就激发了无数诗人的创作灵感。从屈原的香草美人,到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再到纳兰性德的夜雨思乡,诗人们用各自独特的笔触,描绘出六月的千姿百态。1. 先秦的六月:祭祀与农事《诗经·小雅·六月》是现存最早的描写六月的诗歌之一:"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这首诗以六月为背景,描写了周宣王时期北伐玁狁的军事行动,展现了先秦时期六月作为征战时节的特点。诗中"六月栖栖"的描写,既反映了夏季行军作战的艰辛,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时序的敬畏。2. 唐代的六月:避暑与闲适王维在《

描写六月炎热诗词

本文收录了五篇关于六月炎热的古诗词及其赏析。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六月天气的炎热与生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六月的炎热天气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于炎热的无奈与应对,以及对于一丝凉意的渴望和内心的体验。第一篇描绘了六月炎炎暑气、蝉鸣和汗流浃背的场景;第二篇通过描述热浪袭来、草木低头和人们挥扇觅清凉的情景,展现了盛夏的炎热;第三篇以荷塘为背景,展现了六月的一个清凉角落,通过蜻蜓点水嬉戏闹和蛙声一片歌清凉,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热闹;第四篇则通过描绘六月骄阳下的炽热、夏花绚烂的生机与热烈、六月午后的悠闲与惬意以及夏日夜晚的宁静与凉意,展现了六月炎夏的诗意世界;第五篇则从不同角度描绘

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

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12个月的古诗词一、一月《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解析:此诗描述了农历新年元旦的景象,春风送暖,家家户户换新桃符,迎接新的一年。二、二月《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析:这首诗虽未明言二月,但其意境表现出春的气息,夜晚的春雨与清晨的啼鸟构成了一幅春日的画卷。三、三月《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解析:此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景色,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描写冤屈的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冤屈的古诗词。首先,文章描述了五篇描写冤屈的古诗词文章的内容和主要观点。接着,从不同角度列举了多首描写冤屈的古诗词,包括《江城五月落梅花》、《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青玉案·元夕》等,并简要解析了每首诗词中冤屈情感的表达。文章还提到了其他描写冤屈的古诗词,如《离骚》、《怨歌行》等,并强调了这些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对历史中冤案的深刻反思。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些诗词诉说了冤屈之人的心声,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古代人们的情感世界和道德观念。

五黄六月是什么意思

五黄六月的读音五黄六月的读音是wǔ huáng liù yuè。五黄六月的含义“五黄六月”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特别是农历五、六月间。这个成语中的“五黄”指的是这个时期的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燥热不安;“六月”则特指农历的六月,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期。因此,“五黄六月”这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五黄六月的典故关于“五黄六月”的典故,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们对天气的观察和感受有关。在古代,人们常常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而“五黄六月”就是其中之一。它可能是根据人们的实际感受和观察,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五黄六月的

10首描写三伏天的经典古诗词 感受古人笔下的酷暑与消暑智慧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伏日古诗词的赏析文章。文章开头简述了伏日的炎热和人们寻找清凉的心情,然后分别展示了五篇描写伏日的古诗词,包括白居易、杨万里、秦观、王冕等古代诗人的作品,以及现代无名氏的诗词。每篇诗词都有详细的解析,从诗词内容、作者背景、表达情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展示了伏日的炎热景象,也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的独特感受和寻找清凉的心境。这些古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炎炎夏日的感受和情感,无论是古人的夸张描绘还是现代的轻松叙述,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的独特魅力与美好。希望这些诗词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丝清凉与宁静,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摘要。

冤沉海底是什么意思

冤沉海底的读音冤沉海底的读音为yuān chén hǎi dǐ,其中“冤”和“沉”是双音节词,分别读作yuān和chén,而“海底”则是四个字一起读作hǎi dǐ。冤沉海底的含义“冤沉海底”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冤屈深重,无法申诉或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就像沉入海底一样,无法浮出水面。它形象地描绘了冤屈之深重,无法得到平反的悲惨境地。冤沉海底的典故“冤沉海底”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诉讼制度。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以及司法不公等原因,许多人遭受了冤屈却无法得到公正的审判。他们的冤情就像沉入海底的珍珠一样,无法浮出水面,无法被人发现和关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遭受冤屈的人的悲惨境地。冤沉海

枉怎么读

好的,我明白了。下面是我为你写的本文介绍了“枉”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枉”字含义丰富,包括弯曲、使歪曲、受屈等,同时也可以作为副词表示徒然、白白地。文章详细阐述了“枉”字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附有丰富的例句。摘要概括了文章内容的主要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枉”字的含义和用法,符合文章的核心内容。

理冤摘伏是什么意思

“理冤摘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ǐ yuān zhāi fú,意思是平反冤屈,揭露隐藏的罪恶。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于形容处理不公正事情、揭露真相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平反昭雪、伸张正义、昭雪沉冤、澄清事实等。反义词包括掩盖真相、偏袒不公、混淆视听等。该词可以在描述检察官、律师等职业人士的工作,或者在描述历史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时使用。但是,使用时应避免在没有深入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随意使用,以免误导公众。

活天冤枉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活天冤枉”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极端的冤屈,表达某人或某事遭受极度不公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其误用情况,避免在实际运用中的混淆。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