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形骸

放浪形骸

读音

fàng làng xíng hái

含义

  •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
  • 形骸:指人的形体、躯壳。
    整体含义:形容行为放纵不羁,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典故

  1. 《晋书·阮籍传》
    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生性放达,不拘礼法,常饮酒纵歌,行为狂放。史书记载他“放浪形骸,不拘礼法”,成为后世形容洒脱不羁的典范。
  2. 《世说新语》
    刘伶是另一位“竹林七贤”成员,他嗜酒如命,甚至在家中裸身饮酒,别人讥笑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种超脱世俗的行为,正是“放浪形骸”的体现。
  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虽未直接使用“放浪形骸”一词,但其超然物外的态度与之高度契合。

近义词

  1. 不拘小节:指不注重生活细节,行为洒脱。
  2. 豪放不羁:形容性格豪爽,不受约束。
  3. 逍遥自在: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4. 纵情恣意:指放纵情感,随心所欲。

反义词

  1. 循规蹈矩:严格遵守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2. 谨小慎微:形容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
  3. 墨守成规:固执地遵守旧规矩,不知变通。
  4.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拘谨的样子。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像一只小鸟,放浪形骸地在草地上奔跑。
    • 画画时,她放浪形骸地涂抹颜色,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2. 小学高年级

    • 假期里,他放浪形骸地玩耍,完全忘记了作业。
    • 她在舞蹈课上放浪形骸地旋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她。
  3. 初中

    • 李白一生放浪形骸,饮酒作诗,留下了许多豪迈的诗篇。
    • 他厌倦了城市的束缚,决定去乡村放浪形骸地生活。
  4. 高中

    • 魏晋名士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是对当时礼教束缚的一种反抗。
    • 他的散文风格放浪形骸,充满了自由奔放的气息。
  5. 大学及以上

    • 在艺术创作中,他放浪形骸,不受传统技法的限制。
    • 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放浪形骸,常常挑战世俗的价值观。

错误用法

  1. 形容不礼貌的行为

    • ❌ 他在宴会上放浪形骸,大声喧哗,惹人反感。(错误:贬义用法,成语本身不含贬义。)
  2. 形容懒惰散漫

    • ❌ 他整天放浪形骸地躺在床上,什么事都不做。(错误:成语强调自由不羁,而非消极怠惰。)
  3. 形容疯狂失控

    • ❌ 酒后他放浪形骸地砸东西,完全失去了理智。(错误:成语不适用于极端失控行为。)
  4. 形容不守纪律

    • ❌ 学生放浪形骸,不遵守校规,被老师批评。(错误:成语多用于褒义或中性,不适用于负面行为。)

“放浪形骸”是一个充满自由精神的成语,正确使用它,可以生动地描绘出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放浪形骸.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抵死漫生

“抵死漫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ǐ sǐ màn shēng,形容事物发展缓慢而持续不断。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描述或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观察总结。其含义强调事物的进展过程缓慢而稳定,不轻易停止或改变方向。近义词包括缓慢渐进、循序渐进等,反义词为突飞猛进。文章详细阐述了抵死漫生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在例句中,该成语被用于描述工程建设的进展、学习进步的过程、森林树木生长的特点以及事业发展的情况等。总体而言,“抵死漫生”这个成语有助于人们更生动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

关于刘伶的诗词

关于刘伶的诗词(第1篇)关于刘伶的诗词一、背景介绍刘伶,字伯伦,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与嵇康、阮籍、向秀、山涛并称为“竹林七贤”。他以饮酒和放达不羁的行为著称,其诗词作品亦以豪放洒脱见称。在古代诗词中,刘伶的形象时常被提及,被诗人用他的故事或形象来抒发情感或表达思想。二、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全文及解析酒中吟作者:佚名(模拟刘伶风格)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英雄尽豪迈。酒酣胸胆尚开张,笑问客从何处来。解析:这首诗以刘伶的豪放形象为背景,表达了英雄豪迈的情感。通过描绘醉卧沙场的场景,以及酒后的豪放不羁,表达了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忆竹林七贤作者:王绩(唐)竹林群贤映日月,酒杯诗卷留芬芳。嵇康志节今何在?唯有刘伶

描写隐居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在阅读这些描写隐居的诗词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具有文学价值,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内心平静和自由。这

描写魏晋时期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魏晋时期的诗词进行描述,介绍了不同诗人及其作品,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所包含的诗词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对友情、爱情和人生的感悟。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文化。本文介绍了魏晋时期的诗词,涵盖了不同诗人的作品,展示了魏晋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通过丰富的诗词内容,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读者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

历代诗词如何描绘刘伶的醉态与人生哲学 从魏晋到现代的饮酒诗赏析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刘伶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古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刘伶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包括他的醉态、超然物外的境界、与知己共饮的欢乐、对人生的思考与向往等。通过欣赏这些诗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刘伶的风貌和内心情感,感受古代文人对友谊、人生和自由的思考和追求。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敬仰,也是对人生的思考与向往,希望能带领读者走进古人的世界,感受其中的韵味与意境。

跌宕风流

本文介绍了跌宕风流的读音和意义,原指人的风度、气度、才情,形容性格豪放、洒脱不羁。该词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并给出了跌宕风流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正面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指出在描述严肃场合或误用于行为轻浮的人等场合中使用该词的错误方式及注意事项。

放诞风流

放诞风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放纵不羁、不受拘束,同时拥有超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其源于古代文化,与历史人物相关。典故如竹林七贤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都体现了放诞风流的精神。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洒脱不羁、风流倜傥等,反义词有拘谨守礼、循规蹈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

放荡不羁

本文介绍了成语“放荡不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不受传统道德或规则束缚,行为思想自由奔放、不受限制的人。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近义词包括无拘无束、放纵不拘等。反义词为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等。文章同时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误解和滥用。

放浪不羁

“放浪不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fàng làng bù jī,用来形容人行为放纵、不受约束。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描述文人墨客不受世俗束缚的情节。近义词如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纵情放歌,反义词如循规蹈矩、拘束严谨、恪守成规。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生活方式、艺术作品、行为举止等方面。但在使用场合和语境上需注意,避免在正式场合或特定职业角色中使用造成误解或不尊重。

放达不羁

放达不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g dá bù jī,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不受拘束,自由奔放。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出自《世说新语·品藻》。放达不羁的近义词包括旷达不羁、洒脱自如、豪放不羁等,反义词有拘束严谨、循规蹈矩、拘谨守旧等。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不要将其用于形容行为放荡的人或事物上。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人的性格、行为、态度等方面,例如他性格放达不羁,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