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亲问友
读音
fǎng qīn wèn yǒu
含义
- 访:拜访,探访。
- 亲:亲戚,亲人。
- 问:问候,探望。
- 友:朋友。
整体含义:指走访亲戚朋友,表达关心和问候,常用于形容人际交往中的亲密互动。
典故
-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这首诗描绘了鸟儿寻找同伴的情景,后来被引申为人们互相拜访、增进感情的行为,与“访亲问友”的含义相近。 - 《后汉书·独行列传》
记载东汉名士陈寔(shí)常“访亲问友”,关心乡邻,以德行感化他人,成为后世典范。 - 民间习俗
古代逢年过节,人们会走亲访友,互赠礼物,表达祝福,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延续。
近义词
- 走亲访友:意思相近,强调主动拜访。
- 探亲访友:侧重探望亲人朋友。
- 串门聊天:口语化表达,指随意拜访邻居或朋友。
- 登门拜访:正式用语,指特意去某人家中拜访。
反义词
- 闭门谢客:拒绝接待客人,与“访亲问友”相反。
- 孤家寡人:形容独来独往,不与亲友往来。
- 疏于往来:指很少与亲友联系,关系冷淡。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春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访亲问友,收到了很多红包。
- 周末,小明去访亲问友,和表弟一起玩游戏。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放假期间,我跟着爷爷奶奶访亲问友,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 妈妈常说,访亲问友是增进感情的好方式。
-
初中
- 古代文人常访亲问友,在诗词唱和中增进友谊。
- 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访亲问友的传统依然重要。
-
高中及以上
- 他退休后喜欢访亲问友,与老同学叙旧,回忆青春岁月。
- 访亲问友不仅是礼节,更是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方式。
-
书面表达
- 春节期间,人们纷纷访亲问友,互道祝福,其乐融融。
- 他虽身居高位,但仍不忘访亲问友,保持朴素作风。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访问亲友”
- ❌ 错误:他经常访问亲友,增进感情。
- ✅ 正确:他经常访亲问友,增进感情。
-
误用为商业拜访
- ❌ 错误:销售员去访亲问友,推销产品。
- ✅ 正确:销售员去拜访客户,推销产品。(“访亲问友”不适用于商业场景)
-
误用为单纯聊天
- ❌ 错误:他们在咖啡馆访亲问友,聊得很开心。
- ✅ 正确:他们在咖啡馆闲聊,聊得很开心。(“访亲问友”强调主动拜访,而非随意聊天)
-
误用为网络社交
- ❌ 错误:我每天在微信上访亲问友,保持联系。
- ✅ 正确:我每天在微信上和亲友聊天,保持联系。(“访亲问友”指线下拜访)
-
误用为工作交流
- ❌ 错误:领导今天去访亲问友,了解员工情况。
- ✅ 正确:领导今天去走访员工,了解情况。(“访亲问友”不适用于上下级关系)
“访亲问友”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亲情、友情的传统美德。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加生动贴切。
你可能感兴趣
串亲访友
"串亲访友"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拜访亲戚或探望朋友,进行社交活动。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方式。串亲访友的含义包括近义词如探亲访友、走亲访友、拜亲访友等,反义词如疏远隔离、独自独行、闭门谢客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如工作场合或正式的书面语。该成语在描述拜访亲戚和朋友的社交行为时非常常见。
问安视膳是什么意思
问安视膳的读音问安视膳的拼音为:wèn ān shì shàn。问安视膳的含义问安视膳,原意是古代诸侯、官吏或长辈的事奉父母、尊长的问候和饮食照顾。问安指的是问候尊长或亲友的安好,视膳则是指亲自照看尊长或长辈的饮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孝顺和关心长辈的行为。问安视膳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于古代的孝道故事。在古代中国,孝顺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而问安视膳则被视为孝顺的表现之一。例如,在《史记》中,有记载汉朝名臣张良对母亲极为孝顺,每日亲自为母亲问安、视膳,以示孝心。此外,在《论语》中也提到了“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孝道思想,即子女要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和健康状况,这也是问安视膳的体现。问安视膳的近义词孝敬
恩断义绝
“恩断义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duàn yì jué,表示两个人之间的恩情和情义已经完全断绝,无法挽回。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如《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近义词有断绝关系、决裂、绝交等。反义词有情深意重、情同手足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用于一般的分离或分手,以及在文学作品中滥用,需用于描述严重的关系破裂情况。
睹物思人
睹物思人是指看到某物会想起某个人,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此成语源于古代,常与回忆、思念有关。看到与亲人、朋友或恋人相关的物品,会触发对他们的思念。近义词包括触景生情、感同身受等,反义词有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等。使用时要根据语境理解其含义,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读音需注意,“睹”字应读作dǔ。
道同义合
道同义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tóng yì hé。它指的是人们的思想、信仰、目标或行动在本质上相同或一致,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可以达成共识、相互理解、互相支持。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强调人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一致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道同义合还有近义词如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等,反义词如道不同不相为谋、分道扬镳、背道而驰等。在使用道同义合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的选择,避免错误用法。
唇不离腮
唇不离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bù lí sāi。它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非常亲近,如同嘴唇和腮部一样紧密相连。此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形容情侣或亲密朋友之间关系紧密。其近义词有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等,反义词有形同陌路、背道而驰等。使用时应避免在非人类之间使用,以及在正式或严肃场合滥用,注意与其他词语的混淆。文章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例句。
金友玉昆
金友玉昆的读音为jīn yǒu yù kūn,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兄弟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无间的关系。源自古代兄弟情深的故事,常用于形容关系亲密、情谊深厚的亲友关系。其近义词有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等,反义词为反目成仇。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是否合适,专指兄弟情谊,不要用于非兄弟之间的情谊或滥用。文章给出了多个例句来展示其正确用法。
贩交买名
“贩交买名”是一个成语,指的是通过买卖手段来谋求名声和交情的行为。其源自古代社会追求名利的社会现象,表示以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名利或声誉的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沽名钓誉等,反义词则是真诚相待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不分场合滥用、与其他近义词混淆使用以及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文章详细解释了“贩交买名”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注意事项。
沾亲带友是什么意思
沾亲带友的读音读音:zhān qīn dài yǒu拼音注解:zhān(第一声,阴平);qīn(第一声,阴平);dài(第四声,去声);yǒu(第三声,上声)。沾亲带友的含义“沾亲带友”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某种亲戚或朋友关系。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一个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与另一个人建立了联系,这种关系可能涉及到血缘、婚姻、亲戚或朋友等。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联系。沾亲带友的典故关于“沾亲带友”的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在中国文化中广泛使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们引用。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社会中重视家庭和亲情的关系文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和亲
寸草不留
本文介绍了成语“寸草不留”的读音、含义、典故及用法。寸草不留用来形容某地荒凉到几乎没有绿色植物的状态,与战争、自然灾害或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地荒芜有关。其近义词包括荒凉无垠、荒芜萧条等,反义词则为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等。文章还提供了正确和错误的例句用法,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