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凿圆枘

方凿圆枘:格格不入的困境

读音

fāng záo yuán ruì

含义

  • 方凿:凿,指木工凿出的孔洞;方凿即方形的孔。
  • 圆枘:枘,指木器的榫头;圆枘即圆形的榫头。
  • 整体含义:方形的孔无法容纳圆形的榫头,比喻两者格格不入、难以相容。

典故

  1. 《楚辞·九辩》
    战国时期宋玉在《九辩》中写道:“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意指圆孔与方榫无法契合,暗喻自己与世俗不合。
  2. 《庄子·天下》
    庄子以“方枘圆凿”形容不同学派的思想难以调和,强调道家的独特立场。
  3. 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犹方枘圆凿也。”比喻儒道两家思想的对立。

近义词

  1.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抵触,无法融合。
  2. 水火不容:比喻二者矛盾尖锐,无法共存。
  3. 南辕北辙: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引申为方向不一致。
  4. 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意见或目标对立。

反义词

  1.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契合,毫无破绽。
  2. 水乳交融:形容关系或配合十分融洽。
  3. 一拍即合:双方意见一致,迅速达成共识。
  4. 珠联璧合:优秀的人或事物结合得恰到好处。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例句)

  1. 他想用圆形积木塞进方孔里,真是方凿圆枘,怎么也放不进去。
  2. 弟弟硬要把三角形的拼图块放进圆形的凹槽,妈妈笑着说:“这是方凿圆枘呀!”

中学阶段(中等难度)

  1. 他的保守思想和团队的创新理念方凿圆枘,合作起来非常困难。
  2. 这两套管理方法如同方凿圆枘,强行合并只会导致混乱。
  3. 古典音乐和重金属的混搭尝试,结果方凿圆枘,听众纷纷离场。

高中及以上(复杂例句)

  1. 东西方文化在某些价值观上如同方凿圆枘,需要长期磨合才能相互理解。
  2. 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的残酷规则方凿圆枘,最终让他选择了退出。
  3. 传统教育模式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方凿圆枘,改革势在必行。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形状不匹配”的物理描述

    • 错误:这个螺丝和螺母方凿圆枘,拧不紧。(应直接用“尺寸不合”)
    • 正确:两人的价值观方凿圆枘,难以共事。
  2. 误用为“时间冲突”

    • 错误:会议时间方凿圆枘,我无法参加。(应说“时间冲突”)
  3. 误用为“性格差异”但不强调矛盾

    • 错误:他们一个内向一个外向,方凿圆枘。(若未体现冲突,宜用“性格互补”)

注意:该成语多用于抽象事物的矛盾(如思想、制度),而非具体物体的形状差异。

方凿圆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枘字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枘”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其中,“枘”指榫子,也可形容格格不入。文章详细解析了枘的名词含义及动词用法,并举例说明了其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方枘圜凿

本文介绍了成语“方枘圜凿”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不协调、不合拍、无法配合,源于古代木工技术的榫卯结构。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例子,并强调了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的正确用法。

圆凿方枘是什么意思

圆凿方枘的读音读音:yuán záo fāng rùi标注拼音:yuán-zháo-fāng-rǔi圆凿方枘的含义"圆凿方枘"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不匹配、格格不入的情况。其中,"圆凿"指的是圆形的孔,而"方枘"指的是方形的榫头。这个成语比喻人的言行、事物之间的配合不协调,就像把方形的榫头硬要嵌入圆形的孔中一样,无法配合。圆凿方枘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在古代,木工制作器物时,需要凿子和榫头相互配合。如果凿子是圆形的,而榫头是方形的,那么两者就无法配合使用。这个典故形象地表达了事物之间不匹配、不协调的情况。圆凿方枘的近义词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之间非常不合,无法协调。貌

方枘圆凿

方枘圆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格格不入、不匹配、不合意的情况。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指的是形状、性质、用途等方面完全不协调、不匹配的两种事物或人。典故源于《诗经·大雅·桑柔》,比喻人的才能和职位、环境等不相适应。近义词包括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等,反义词则是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恰当地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避免错误使用。

枘圆凿方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枘圆凿方”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源于古代木工技艺,比喻不匹配、不合用或格格不入的情况。文章还指出了错误使用该成语的方式,包括误用为褒义词和滥用在不相关场合。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枘凿方圆是什么意思

“枘凿方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è zào fāng yuán,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言行不合常规,无法相容。该成语源于古代木工技术难题,比喻思想行为上的不协调。近义词有“格格不入”、“貌合神离”等,反义词包括“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的合适性,避免错误使用。

水火不相容是什么意思

水火不相容的读音水火不相容的读音为: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水火不相容的含义水火不相容的含义是指水和火不能相互融合或共存。比喻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或冲突,无法调和或共存。水火不相容的典故水火不相容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两种对立的力量或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如,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常常有水神和火神之间的争斗和冲突,这种争斗被形容为“水火不容”。此外,在古代的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水火不相容的记载和描述。水火不相容的近义词水火不兼容势不两立格格不入矛盾重重针锋相对这些词语都表示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或冲突,无法调和或共存

龃龉不合

本文介绍了成语“龃龉不合”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意见、行动等方面存在分歧、不合拍的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龃龉不合”的含义和用法,并列举了多个例句以助于理解。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

落落难合是什么意思

“落落难合”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之间难以相互配合或融合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表示事物间缺乏协调、难以结合的情况。近义词包括格格不入、貌合神离等,反义词则是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该成语常用来描述团队、人际关系中的配合难题。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褒义词及使用场合不当。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好地表达相关情境。

势不两立是什么意思

势不两立的读音势不两立,读音为 shì bù liǎng lì,其中“势”表示形势或力量,“不两立”则表示不能同时存在或共存。势不两立的含义“势不两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两种或多种力量、势力、意见等,在特定的情境下无法同时存在或共存,必然会发生冲突或矛盾。它常常用来形容双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敌对或冲突的关系。势不两立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当时各个势力之间互相争斗,互相攻击,常常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典故中,有的故事描述了双方因为争夺地盘、资源或权力而无法共存,最终导致冲突爆发;也有的故事描述了双方因为信仰、理念不同而无法达成共识,最终走向对立面。这些典故都形象地表达了“势不两立”的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